病中思绪(二)

标签:
疾病 |
分类: 人生感悟 |
病中思绪(二)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个人,无论是谁,在疾病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生老病死,只要人不是神仙,就无法跳出其轮回。
不知为什么,流行性疾病,有时就是顽固,似乎在与人捉迷藏一样,摸不着,更猜不透。我从心底就特别讨厌疾病的到来,原因就在于,这可怕的疾病随时都在摧残一个人的身心,恨不得五脏六腑都得吐出来。
一个人活着,健健康康,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呀!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疾病面前,我们常常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许多时候,凌云壮志,一旦疾病来临,会立刻土崩瓦解,连一根毫毛都不是。
疾病就像超级能量发动者,可以随时让泰山崩裂,搞得人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我这些天,断断续续咳嗽,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就像踩在棉花上,浑身都软乎乎的。到底啥时候才算到头?可能生了病的人,都不希望疾病长时间的停留。
我发现,生了病的人,脾气都不是很好,往往稍有一点小火星,就会变成熊熊烈火。这几天,我尽可能克制自己,不要发脾气,毕竟,错误地行动带来的肯定是糟糕的结果。不知是不是眼睛蒙上了一层面纱,心底似乎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老是觉得周围不如人的意。难怪一个人想要修炼出高尚的品格,需要经历许多的磨难。
人也许来到世上,享受快乐不过是奢侈品,更多的是在焦虑与无聊中度过。健康人何况如此,又何况生了病的人呢?许多智者喜欢把生病作为磨炼自己意志的最佳试验场,殊不知,一场病结束后,才猛然发现,一个人没有病,那是上天给予的多大幸福呀!
生了病,眼睛似乎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自然一个人的情绪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人说,人生了病就得静养,如果让虚妄占据了一切,就有可能犯错误,给周围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试想想,如果不是生病,我又怎么可能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了。也许,许多有疾病的人,他们在人前人后,絮絮叨叨的,作为正常健康的人,我们不应该表示不屑,而有必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做一名实实在在的倾听者。唯有如此,生了病的人,才不会情绪激动,说不定还能稍微好得快一些。
将心比心,一个人,素养的最好体现。我知道,想要真正做到将心比心,实在不容易,毕竟,能实实在在管理好情绪的人,在尘世间,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我们都是平常人,喜怒无常,老是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着补救,实在有些不怎么争气。
一大早,从被窝里伸出头来,想要看看,到底身体有没有好一些。等到咳嗽几声,才发现,疾病并没有离开,一天的好情绪都没有了,似乎特别低落。为什么会觉得心底着急?不为别的,白天不像黑夜,我们似乎有忙不完的事儿,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就不可能完成任务。
然而,生了病的人,有时还真得学会放下,而不是什么都抓在手里。“放下即菩提”,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了这样的话,可能是在记忆储存深处早早放在那里,只不过没有在意罢了。放下,也就是忘记一切执念,多着眼于当下。一个人生了病,就不要过分在意,还有什么都放不下,都着眼于眼前还有多少事儿需要处理。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电闪雷鸣,似镜花水月,应作如是观。我们在滚滚红尘中漂泊,十之八九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许多看上去属于自己的一切,多年后,也不知消失到何处去了。漫漫人生路,看似不同寻常,殊不知,天地间,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是非成败,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放下执念,意味着可以挣脱苦海,进而更好地追寻尘世间的真理。我觉得苦海之所以无边,就在于我们的欲念过重,似乎过于把自己当回事了。实际上,洪荒宇宙,缺了谁,都照样运行,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过重,我们不过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微生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看清自己,不至于整日里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人的智慧从何处来,这些天,疾病来了,似乎在告诉我,“放下一切,顿然成佛”。不知是不是悟道了,还是怎么了,文字间,淡然无味,又似乎有些……(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