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写作如虎的姜小白?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故事 |
畏写作如虎的姜小白?
——一个中年教师的学生手记之十二
陆陆续续写了班上的一些学生,亲爱的读者,你一定会特别奇怪,我们的班怎么什么样的学生都有,难道就没有什么亮点可以搜寻吗?事实上,学生的亮点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说出来一定不会吸引你的眼球。
不是说不写亮点,就不喜欢孩子们,正因为爱得深沉,才愿意去揭开孩子的面纱,真正地全方位了解他们,就像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黎鸣先生写《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之类的文章一样。试问,一个硬币如果只看一面,不看另外一面,又何谈看到了整个,如盲人摸象,很难真正的去了解一个孩子。
写这样的文章,我事前都会尽可能让自己心绪平静下来,就在于更加客观记录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样的生活。当然了,我再次重申,写的学生可能是这一个,也可能是那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变成一个,也可能是一个变成几个,都在文章里面,绝不会离开文章一步。如果你看到文章中的自己或者家里的孩子,不妨当做镜子,多想想如何改变,变成未来社会的优秀公民,也算是我写了这么多手记的欣慰之事了。
闲话少说,今天,我说的孩子,名字叫姜小白,学过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与春秋五霸里的齐桓公同名,如果稍不注意,在生活中,你一定会与江小白混淆起来。一个是春秋霸主,一个是当下励志男孩,可我们班的姜小白却是地地道道的学奴,没有什么豪气,更没有什么意志,只不过是长着圆嘟嘟的脸蛋罢了。
姜小白,人长得一点都不白,整日里嘴唇上像被胶布封了一样,从来都不喜欢多说话。如果老师上课问问题,他会慢悠悠地站起来,嘴唇扭扭捏捏的,声音似乎从地缝里发出来的,不靠近听,什么都不会听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姜小白变成了不愿意说话的孩子,我也了解了一点点。与不懂女孩不一样,有时姜小白未必不懂,而是胆小如鼠,生怕说不好。可能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据说,在自己上二年级时,父母亲不知怎么搞的,竟然父亲硬生生地抛弃了娘儿俩,家里的一切都搬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下子掉到冰窟窿里了,如果不是母亲能干,说不定姜小白就会像大街上的流浪猫,到底未来是什么,都无法认清。从那以后,姜小白自动关闭了说话的大门,整日里躲在桌位上出神卖呆,看上去在干着学习的事儿,可走近一看有什么都没有做。
姜小白偷偷摸摸地活着,似乎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当然,也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如果不是要进行各种测验,做多少作业,我可以肯定,许多任课老师也未必记得住班上还有一个姜小白。姜小白不拘言笑,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如麻花一样,都不知道是怎么搅在一块的。
为什么说进行测验,做多少作业之时,姜小白才会出现呢?不用多想,一方面,姜小白的学习成绩与冒火星、睡美人、不懂女孩等相比,绝不会差得离谱,另一方面,做的作业却乱七八糟的,时有时无,当然会成为老师经常找的地方。在我们身边,教师与学生为了作业,不知要绞尽脑汁,花费多少精力呢!
姜小白的作业从来不主动完成,但也不会在班级闹出多大的动静,整日里坐在桌位上卖呆,似乎日子是别人的日子,与自己无关。来来往往的同学,多多少少的事儿,对于姜小白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完全不可能放在心上。正因为如此,姜小白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几乎什么都没有存下。可以想象,姜小白最头疼的事儿,就是写文章,别人家的孩子,写起文章来,再怎么煎熬,到底能够写出将近八百字来。
如果说人家写文章就像小兔子在爬山,蹦蹦跳跳,总算到了山顶,可姜小白却不是,写起文章来,如蜗牛攀爬,一个字恨不得要写上一分钟,一般情况下,写了差不多一行二十来个字,就会抬起头来,四处张望,似乎在看什么,又仿佛不是,然后,深深叹一口气,再继续爬行。
等到一小时已过,正常的学生都能够写得差不多,他却在半山腰叹息呢!上不得上,下不得下,正因为如此,每次语文测试,他就像陷入人间地狱一样,圆嘟嘟的脸马上挤在一块,变得尖嘴猴腮起来。等到学校一次次统一测验之后,最着急的就是文科老师,理科能够考到中游偏上,文科只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记得有一次,监考老师都看不下去了,说什么,姜小白快点写作文呢?否则,时间来不及了。没想到,姜小白可能是脑袋瓜断电,竟然写了不到四行字,就草草作罢,当然考不好了,作文是老师可怜才给了七八分的。为什么数学能考好,原因就在于字写得少,不需要去想一个字到底怎么写。
姜小白惜墨如金,恨不得少些一个字,都会万分的轻松。哪里知道,偷工减料,常常被同学或者老师的锐眼所发现,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惩罚。他不会生气,而是一路继续慢慢地写,只不过写的速度就像写毛笔字一样,一个笔画一顿,生怕哪里不到位。可老天爷喜欢与他开玩笑,在行笔的过程中,又会时不时被出神的空白所断电,写了一点点,就会歪到不知哪里去了,等到一个字完成,就会变成四不像的丑八怪。
姜小白写字如要了自己的命,学习成绩到底如何,也不怎么在意。没想到,母亲的要求却特别高,想着姜小白将来能够考上什么重点高中,我都在一边为之捏一把汗。如果学习永远是慢慢吞吞的,就算题目再简单,恐怕写那么多的字,成绩未必好到哪里去。小学时可以慢吞吞的,可能学习未必受多大的影响,到了初中,学科增多了,内容变多了,难度加大了,姜小白恐怕再怎么唉声叹气,都可能无济于事。
姜小白也到校外培训机构去补课,到底学得怎么样,恐怕效果不怎么明显。我曾经单个的喊着姜小白到办公室去写文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写的时候不允许停下来,如果有什么字不会,暂时空在一边,无需去想。写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母亲,那时,姜小白似乎特别听话,毕竟在办公室里,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竟然写了一大段的文章来。没想到,回家给母亲看,竟然得到的是废话多,文不对题,可以想象,姜小白的文章写的是多么糟糕。
冒火星读书一塌糊涂,可写文章却能够任意下笔,写的东西错误的句子比较多,但总归写出来了;睡美人尽管喜欢睡觉,等到梦醒之后,写出文章来,只要高兴,完全可以超额完成任务;姜小白的大脑在写文章上简直就是空白,不知手抓住笔在想什么,只是一味地出神,很难入化到文章中去。
也许姜小白还在想,大概天赋不足,写到现在的样子,自己依旧超额完成任务了,我怎么能不为其未来的考试担忧呢?就像窗外漆黑一片,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变得明朗起来,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了!(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