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论与判断

(2018-10-12 07:05:56)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言论与判断

言论与判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古至今,言论如滔滔长江水,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如果没有一定的判断力,就会在无形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说不定就会滑入无底深渊。

言论,可以说,只要是有点智慧的人,都可能在有意与无意间表达自我,否则,又怎么可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呢?不用说别人,就算老子,在出关之时,还要留下五千言,也就是说,人世间每天都在制造言论,又在言论中左右着我们的灵魂。不管来到什么样的时代,言论只不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似乎更加广泛,距离不再是问题,只要愿意表达,随时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诉说着一切。然而,在便捷表达的同时,我们也增加了言论表达的风险,如果没有冷静的头脑,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带给自己的可能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在表达言论的同时,也在给别人的需求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调进行传递,带来的必然是不同的效果。每个人在传递言论之时,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多多少少带着自己的一厢情愿或者别有用心,难怪许多人喜欢把经给念歪了。

说话者,在表达言论之时,千万不能随意,有必要慎之又慎。古人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如果整日里信口雌黄,口无遮拦,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说不定就会因为言辞的表达不当,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管住自己的嘴巴,一方面在饮食方面可以健康,另一方面在表达方面可以更加精确。我们本能地希望表达自己,就像嘴巴如果不渴望吃饭,就容易饿肚子,同样的,如果我们没有了言论的滋润,灵魂会变得空虚与无聊。

为什么说人是社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与社会格格不入,而是在无形中表达自己,又在判断别人的言论,进而了解时代的信息。世上最悲哀的人,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去思考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同样的,那些随波逐流之人,听到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长脑子判断,到头来,也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人活着,想要得到智慧,就得在别人表达言论面前,不盲目冲动,而是带着理性去判断。孔子曰:“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判断一个人所说的是否正确,不妨看看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如果随性惯了,就不必当真,更无需烦恼了。事实上,烦恼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内心没有冷静下来,只要别人说上一两句话,马上不得了了,无名火起,似乎天下人都得罪了自己,等到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再想着后悔不已,可惜的是白白浪费了精力与时间,又有什么必要呢?

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在吵吵嚷嚷中度过每一分钟,随时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言论乱了阵脚,到头来,心情会坏到了极点,显然不利于正常的学习与工作。心平气和,在言论铺天盖地而来的今天,可以说是判断最起码的条件,如果火急火燎的,整个人都是草鸡毛,往往会忙中出错,想要提高幸福指数,是不是白日做梦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说出去的言辞,到底有没有价值,关键在于人品到底如何。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所说的是否为肺腑之言,就得如孔子所做的那样,多考察其行为到底如何,所谓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不是有许多人,他们所说的与所做的常常矛盾,不知这样的人的言论有没有必要记在心底呢?

许多人一天到晚生闲气,就在于不加选择地接受铺天盖地的言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可能不去思考,如此,心底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智者之所以快乐,一方面,心底纯正,说出来的话坦坦荡荡,没有多少可以挑剔的,自然可以畅意地表达,据孔子说,想要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可能需要一辈子去修心养性,等到了古稀之年,见识多了,自然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同样的,听别人说话,不会没有明确地判断,而是兼听则明,做到听其言,观其行,才不至于决策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到天地之广阔,我只不过是苍穹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自然不敢自大,只愿意谨慎活着,哪怕保持沉默,也比说多少错话要好上百倍,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怀念与喜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