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之“人生至乐”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幸福教育之“人生至乐”
人活着似乎本能地希望得到快乐,只不过每个人的快乐并不相同,一旦与自己的快乐相违背,心底会不怎么舒服,自然学习也罢,工作也罢,都会觉得身心疲惫,腿肚子就像注了铅一样,老是迈不开前。
人之快乐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错误,就会在前行中走向毁灭,到头来不仅仅害了自己,可能还让整个团队跟在后面受到了损失。一个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快乐,是不是所有的追求都是正确的,我想,不能从小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给予引导,就会误入歧途,想要回头,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社会就像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带来的是不同的自己,只有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才能走出康庄大道来。正本清源,一个人活着,有必要时时刻刻反省自我,而不是浑浑噩噩在一边浪费大好时光。为什么一个祥和的世界,有人会觉得无聊与空虚,有人却觉得充实而幸福?说到底就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不同而已。
我们老是觉得自己不幸福,到底什么才是幸福,每个人的答案不怎么相同,殊不知,真正的幸福在于到底有没有为别人以及生存的环境带来什么,如果什么都没有,只知道一味索取,可以肯定,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什么快乐。
有些孩子,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世界,可为什么却难以感受到人生之快乐呢?我想,与大人的引导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一个家庭,什么都围绕着孩子转,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个脾气暴躁的小公主、小皇帝,那么,无论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什么样的任务,恐怕都会觉得痛苦异常。
二毛(妻侄儿)刚刚上小学,开学前几天,我陪着老婆大人到上海中山医院看病,小家伙的父母亲又在上海工作,只是奶奶一个人陪伴着。小孩子毕竟刚刚起步,写的字歪歪扭扭的,读的书自然细声细气的,可以说,在老师心中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等到我们回家,没有责怪小家伙,而是提出了高要求,无论花多长时间,都得完成任务。
刚开始,小家伙不适应,可能是写字读拼音有些找不到窍门,只不过从小就听我们的话,忍耐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任务,尤其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要有一点点偏差,都会立即重来。一次、两次,小家伙甚至着急得掉下金豆豆,可教育之规律要求大人必须铁着心挺住。慢慢地,小家伙的字不再是下,变成了优,拼音朗读不再是含含糊糊,而是大大方方,每次都得到满分。数学考试不再丢三落四,竟然在规范下变得有条有理起来。这不,小家伙两门学科测验,竟然同时得到了满分。远在上海的父母亲自然开心,小家伙学习起来更加带劲儿。
有意思的是,现在小家伙回到家,不再想着尽可能早的完成作业,可以溜到下面去玩儿,而是不写得完美决不罢休。我知道,在幼小的心灵中,小家伙已经把认真而完美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毕竟,如此的学习过程带来的是成功,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呢?
人的快乐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兴趣没有正确的指引,就有可能走上岔道,就算是智力再好,也会白白来到人世间一趟。许多人之所以学习与生活特别痛苦,就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往往在痛苦中生活着,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就难比登天了。
人的快乐最终走向的是成功,而不是颓废与堕落,如果我们整日里只知道懒散惯了,什么都不求进取,可以肯定,走到哪里,都看不到太阳,最终带来的可能就是无限的悲哀。不是有许多身强力壮的人,他们整日里游手好闲,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为其悲哀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一个人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有必要去思考,到底为什么而快乐,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有可能失去人生的真正意义。事实上,想要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行驶,刚开始可能会特别痛苦,就像一个人挑着百来斤重的担子,如果从来没有挑过,就有可能肩膀上的皮都可能磨掉。等到适应下来,健步如飞,就有可能唱着山歌在幸福大道上前行。在大山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挑山工,几百斤的东西,几乎不怎么费力就可以登上顶峰,谁也没有理由说这些人不开心。只不过在外人看来,这些是不可思议的,殊不知,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在适应中从容淡定,快乐无比。
同样的,喜欢写文章的人,在敲击键盘时,无需酝酿多久,就可以滴滴答答地写下万千文字来。如果让写文章的人与挑山工交换工作,就会带来无限的痛苦。也就是说,术业有专攻,没有人会是万能的神,只有在喜欢的学习与工作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快乐的方向不能错,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尊重别人的快乐,就像喜欢写文章的人没有必要鄙视挑山工,挑山工也没有必要瞧不起写文章之人,相互包容,才能在理解中相互分享快乐。
在追求至乐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灯红酒绿的世界所迷惑,进而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人为什么无奈地做着违心的事儿,就在于生存本身还没有得到快乐,就像一个画家,肚子的温饱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又怎么可能快乐地去从事绘画工作呢?社会说到底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我们在追求自我快乐的同时,不妨为别人的快乐奉献宽松而幸福的环境。众乐乐才是最大的快乐,如果为了一己之私,老是打扰别人的快乐,就算得到再大的快乐,恐怕也未必得到真正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陶渊明一样,学会了忘我,多想着如何改善世人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哪怕上下而求索,照样可以像屠呦呦那样,不计名利得失,带给人类的却是最大的贡献,此中之至乐又有几人能知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