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之“劳逸结合”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幸福教育之“劳逸结合”
一张一弛谓之道,天地之间,四季轮回,才缔造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风光无限。一个人,只有顺应自然之道,做到天地人合一,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世界里立稳脚跟,站得高,飞得远。
可能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缘故,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人们似乎都在与时间赛跑,让利益最大化。什么都在追求最好,哪怕好到顶点,似乎没有止境,就像竞技场的比赛,让生命之弦愈绷愈紧,等到真正断了,再回过头来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人的身体不是永动机,有着取之不竭的能量,如果不能做到张弛有度,就有可能存在崩塌的糟糕结局。日子还长着呢?我们得悠着点生活。许多人在社会的潮流中无奈的退了下来,为啥呢?身体的能量已经枯竭,想要再继续前行,只能听天由命了。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心急肯定达不到终点,而一路风花雪月的欣赏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才有可能登上最高峰,环顾寰宇,逍遥天下了。
人之幸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认真打理的,我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只有心底明白,到底如何劳逸结合,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时间就是那么奇怪,往往属于真正懂得欣赏并热爱生活之人,一味地四处奔波,不知停下来聆听心底的声音,恐怕做了一段路,魂都不知到哪里去了。
是是非非,一切都在斗智斗勇,生怕失去,殊不知,愈是想得到许多,愈是什么都得不到,就像手里拽着一大把沙子,捏得愈紧,愈是什么都抓不住。时间在每个人生命的长河中厚度不一,到底如何让时光机器轻快的奔跑,就得学会劳逸结合,才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地经营人世间的点点滴滴,给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人活着,忙而不乱、不累,才是真正的劳。我们为什么会如无头的苍蝇,在社会的车轮带动下,转来转去,似乎永远停不下来。想要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一旦失去了许多,就会空荡荡的,希望愈大,失望愈多,心底又怎么可能不累。
所谓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想要在天地间逍遥自在,就得学会放下,才能走得更远,不会让有限的生命乱糟糟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得感谢上天的眷顾,只要第二天还能看到美丽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就得认真对待可以呼吸的自己,不要有事没事的生闲气。人活着之所以累,就是需要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老是非分之想,没有了坦诚之心,整日里在用无数的谎言来验证更多的谎言,生怕什么时候一张窗户纸被捅破。
毋庸置疑,生活不可能不忙碌,但绝不是忙得晕头转向,而有必要明白,到底为什么忙,该怎么忙才能幸福。实际上,许多事儿看上去复杂至极,等到真正走进去,慢慢缕出头绪,似乎一切又不是那么回事。勤劳如何得到幸福,就得认清目标,大胆向前走,而不是想着得到更多,生怕败下阵来,什么都得不到。
世上之事,没有十全十美,过分追求完美,有时就像拧螺丝,说不定在拧紧的同时,自己钻进死胡同,恐怕晚上做梦时,都会浑身出汗,不知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人对待生活,不要成日里苛刻不已,有时难得糊涂才是大智慧。如果人生什么都在追求最好的一切,就像攀登山峰,说不定人人争得头破血流的地方未必有什么风景,反而是另辟蹊径之地,反而会风光无限。生活就是奇怪,一扇大门关闭了,只要你对未来不放弃,说不定另一扇大门又敞开了。
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记提升自我之能力,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让安逸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学习本领,可能会给一个人创造无数机会,只要停止了,渐渐地,就会与时代脱钩,变成老古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劳逸结合,逸绝不是安逸,而是让闲适的生活充实精彩起来。
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精神气是否存在,如果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而不是积极主动迎接生活变化带来的挑战,就会目光呆滞,精神恍惚。许多人哪怕活了将近百岁,依旧精神抖擞,就在于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经营,一路上,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精彩不断。
我相信,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坐在苍穹之上,一定把目光投向更远处,而不是担心自己创造的一切会毁灭殆尽。生死随缘,劳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命之规律,反而能够让灵魂与肉体紧密合二为一,不会过着没有灵魂的生活。生命之劳为什么累,就在于不知疲倦的奔波,似乎什么都在挣命,等到生命之弦绷断,再想着补救,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人们在羡慕乔布斯创造了奇迹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到底是什么夺走了其生命。透支生命,就在掐断美好时光,哪怕再怎么灵验的药方都难以解决。我们一边渴望生命之时间愈长愈好,另一方面又在透支生命,恨不得自己是神仙,可以白天黑夜都能创造奇迹。
为什么上天会有白昼与黑夜,就是希望创造的凡人能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一步步透支老天爷带来的时间,日以继夜似乎成了生活常态,哪怕有了一点休闲时间,都会忙着在网络间冲浪,刷微博、微信,在许多平台发出声音,生怕被恐怖的世界所丢弃。
人想要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有情趣、有价值,我觉得有必要理解生命之内涵,到底是不是欲壑难填,老是在自私自利的生活。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不知道如何打理幸福的生活,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带来不稳定的情绪,火急火燎的,时不时会给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带来痛苦与不安。生活的快节奏我们无法阻止,但生命中如何做到劳逸结合,却需要我们智慧地去处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学会劳逸结合,就像在沙漠中,无论可能被海市蜃楼迷失了方向,与其拼了命的奔跑,不如停下来仰望星天,思考走过的路,说不定会在茫茫沙海中走出困境,找到生命中的一方绿洲,又有什么必要身心疲惫,没了准心呢?
幸福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我觉得无论教育者也罢,还是被教育者也罢,都得用心悟出生命的真谛,做到劳逸结合,才能行万里路,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