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笔下无文到底为哪般?

标签:
作文教育杂谈 |
分类: 教学天地 |
孩子笔下无文到底为哪般?
天寒地冻,教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我在讲台前翻阅着孩子们刚刚上交的习作,头不知为什么有些生疼。从第一张翻到最后一张,不是事情叙述得敷衍了事,就是词语随意堆砌,很难找到一两篇亮人眼球的好文章来。外面的风更紧了,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回家了,我的心却不由得一紧,思绪却没有因回到家停止,到底是什么让孩子笔下无文呢?
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孩子从小学到今,差不多也写了四五年了,读来读去,索然寡味,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园,我们愣是送上了可怕的雾霾,人只觉得特别的恶心,没办法享受到阳光普照下的快乐与幸福。
时钟的指针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我却在床上辗转反侧,慢慢地,似乎缕出了一点头绪,不愿意丢弃,写出来,算是一种安慰,更是一种自我寻找道路吧!尽管老生常谈,却能够成为入睡的良药,又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孩子们笔下无文的前提条件是缺乏平淡生活之美好体验。生活就像源源不断的泉水,只要你愿意着笔,会有无数的甘泉滋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曾经担忧,如果每天都在写文章,会不会思维枯竭,江郎才尽。七八年的坚持下来,如此顾虑是多余的,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生活,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智慧女神总能够在平淡生活中给予你灵性的指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先生的话道出了写文章的实情,如果缺乏对平淡生活的美好体验,咬断了笔杆子恐怕也不会写出像样的文字来。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触,看到别人登载的文章,心底有一百个狐疑,怎么这样的事儿也值得写,我不也是经历过了吗?事实上,擅长写作的人从来不会嫌弃生活之平淡无味,往往会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挖掘生活内在之美来。
“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美的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简单的概括无非是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到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写呢?不用说孩子们,我们老师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除了上课,就是改作业,找孩子谈心,很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发生。绝大多数人都在按部就班的活着,孩子想的是如何应对考试,老师想的是孩子如何得高分,简直是一加一等于二再明白不过了。
事实证明,平淡生活中善于写作者会珍爱彼此交往的点点滴滴,用心挖掘彼此间的感情,就像一杯绿茶,慢慢品尝,才会发现绿意点点,如烈日下的一抹绿荫,一片惬意直上心头。如果缺乏平淡生活之美好体验,我们就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下去,啥滋味都没办法尝到。难怪林黛玉会挑剔地认为,刘姥姥喝妙玉的茶不过是浪费茶叶罢了。
其次,孩子们笔下无文的关键在于缺乏阳光思想之不懈追求。生活从来都是杂乱无章,如果脑袋瓜里乱七八糟的,就算是艳阳天,你都不会享受到生活带来的青春气息。我们常常有这样的遗憾,多少事,只有等到过去了,失去了,回过头来再想着,才会觉得有无限的味道来。生活就像一个人的旅行,在跋涉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把目光紧紧锁定在欲望驱动下的目的地,没有注意到路边的无限风光,可能走了很远的路,都不会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停下脚步,用心去聆听来自生活的天籁之音。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个人的生活之品质之所以天上地下,我想就在于你的思想到底是冰窟窿,还是阳光普照。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他的头顶上始终不会丢弃温暖的光,走到哪里,都会把希望带到哪里,生活才会充满着无限的情趣。
孩子们似乎整日里都被无厘头的烦恼所左右着,也许社会就是如此,磕磕碰碰,没完没了,争得一身的闲气。如果我们能够把个人得失放下,心静下来,多寻找生活中的阳光,才能给予别人以无限的温暖。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在于到底是为人人,还是为自己,生活中为什么苦恼多多,就在于自己没有如夸父逐日,一生致力于阳光般的世界。文章写出来不是发泄情绪的,而是给予每个阅读者以更加美好生活的理由。孩子们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索然无味,就在于缺乏阳光思想之不懈追求,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思想道路上给予充实与引领,相信情况会有所好转的。
最后,孩子们笔下无文的基本硬伤在于缺乏想象与创造。文章来源于生活,但绝不可以完全拘泥于生活,就像我们教育者,如果整日里只是在琐事中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又怎么可能得到幸福的教育人生呢?文章之所以充满着灵性,就在于写作者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创造,否则,哪怕生活再怎么精彩,恐怕经过自己文字的叙事也会蒙上了阴影,没有多少味道。碎片化的教育培养的恰恰就是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缺失,一个个只知道死记硬背,才不会去想到底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人生来。一篇作文,我们似乎不再追求美好生活之体验,阳光思想之挖掘,而是在千方百计模仿优秀作文,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投机取巧,得到想象中更加高的分数。一心一意只知道取得高分数,然而,过分地矫揉造作,得到的常常是不伦不类,反而让文章失去了灵气,无法感动读过的人。好文章绝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从心底流出来的,不带丝毫的功利。只有忘记了一切,在生活之海洋中慢慢欣赏,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和风细雨,都会慢慢变成一种境界,你的笔下自然会妙语连珠,情思切切。想象与创造就像一篇文章的两个车轮,不断地给予前行的动力,我们在琐屑的生活中,敢于想象,勇于创造,才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无新的真善美的文章来。
当然了,影响孩子们写作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不过是抛砖引玉,算是不眠之夜的灵丹妙药,可以早点睡下,明天还有更多的事儿在等着自己,不敢有丝毫松懈。(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