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女排给中国教育的幸福启示

标签:
教育杂谈体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巅峰女排给中国教育的幸福启示
里约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挥汗如雨,尽管有得失成败,我们却从来没有忘记关注,其间的喜怒哀乐,恐怕会进一步激励国人怎么样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在奥运赛场上,我们为孙杨的真性情而感动,更为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而倾倒,喜欢林丹与李宗伟的经典对决,更为裁判的误判而愤慨,但一切都伴随着女排的一路奋进,登上最高领奖台而烟消云散,留下的更多的是激动与团结,拼搏与快乐。
郎平注定了是创造神话的人,在女排开局不利的境况下,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冷静下来,积极调整自我,竟然在淘汰赛中一路过关斩将。险胜曾经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力克实力强劲的荷兰队,挑落黑马塞尔维亚队,成就了女排新的神奇。我们在激动谈论的同时,更有必要去思考,到底如何让女排精神发扬光大?作为教育人,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咀嚼。
首先,广大师生应该像女排姑娘们那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易经》开宗明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活在世界上,只要有一口气尚存,就应该奋斗不已,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或者埋在失败的石头底下自暴自弃。女排姑娘们刚刚踏上里约土地,可能水土不服,也可能稍微有些激动,刚开始的小组赛成绩不佳,竟然以两胜三负的成绩买进淘汰赛。当时,天昏地暗,国人在为三大球的不争气而或喜或悲,可以说,女排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令人感动的是,女排姑娘们不愿意止步,他们面对实力强劲的巴西队,谁都没有手软,相互配合,互相激励,竟然与巴西队抵抗到底。有人说,观看女排姑娘们比赛,心惊肉跳,就像欣赏好莱坞悬疑大片一样,上一秒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比赛不结束,谁都不知道成败到底如何。
与巴西队的较劲可以说是磨砺意志的试金石,咬咬牙,女排姑娘们终于从窒息的比赛中缓过劲儿来。我想,女排姑娘的激情因为与巴西队的对决而彻底点燃,这场比赛,她们不仅收获到了继续前进的门票,更收获了胜利的信心。面对小组赛打败自己的对手荷兰队与塞尔维亚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在相持战中咬紧牙关,毫不气馁,就算比分落后,也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更加得强劲。难怪一场淘汰赛下来,场内外的人都特别激动。有人说得好,女排姑娘们让所有人感动的流泪,这样的拼劲带来的是更加强大的动力,自然会激励国人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奋力拼搏。我相信,多年后,我们回忆里约奥运会,想起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女排姑娘们的飒爽英姿一定会镌刻在脑海里难以忘记,激励每个人不断地战胜并超越自我。
孩子的学习不也需要女排姑娘们的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吗?我们的许多孩子智力差不多,关键就是意志力不强,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选择了回避,不能亮出宝剑,向极限进行挑战。跑过步的人都知道,人就是这么奇怪,胜利者得到的不仅仅是成绩,更主要的是意志。每个人都在旅行,看上去前面的路细成一条缝,自己的腿也开始发软,但真正走过去,才会发现峰回路转,一切奇迹都会给勇于闯关者准备着。可以说,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需要向女排姑娘们学习,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在困境中披荆斩棘。
其次,做教师要向郎平教练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伟大的比赛,许多球员们奋力拼搏,但更离不开教练的运筹帷幄。郎平再次让女排圆梦,这离不开平日里对球员的严格训练,更需要临场指挥若定,而不是手忙脚乱,扰乱心智。郎平女士只有等到一场比赛胜利后,才会稍微发泄一下,无非是拥抱一下在赛场上拼搏的孩子们。我挺佩服这样的铁榔头,绝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忘记冷静。不知为啥,每次郎平接受采访,都不会表现出过分夸大的表情,更多的是冷静的分析,简短的自我激励。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面对成功,我们到底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姿态。我不反对使用洪荒之力这样的词汇,小姑娘说让人觉得特别可爱,但在郎平这样的经历太多的人眼里,似乎不仅使用了洪荒之力,而是在洪荒之力之后,到底如何打理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马云先生就提出了“成功之后,到底该怎么做?”这样的命题,我们之所以平庸就在于没有认真对待成功之后的事儿。郎平在里约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堂人生课,那就是在成功之后,我们不能狂热,而是迅速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即将到来的困难,一步一步地走向人生的巅峰。
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滞不前,郎平教练在人生潮流中,没有大喜大悲,而是保持冷静,可谓是举泰山如鸿毛,挥洒间,一切都如浮云一般。事实上,我们许多教师之所以生性烦躁,说到底,就是没办法看清自己,老是喜欢回忆过去与憧憬未来,不喜欢珍惜当下。结果,所带的学生,看来看去,就是不觉得顺眼,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实际上,我们需要向郎平教练学习,不断地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在孩子们成败面前保持淡定,多想办法,不用多长时间,一切会变得愈来愈好。可以说,孩子们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老师给予什么样的表情,得到的也是相应的结局。只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工作心态,我们才能够更加认清自己,从而引领孩子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
最后,我们的教育也需要社会给予跟女排一样的理解与包容。时代在变化,我们的奥运关注点也在悄悄地变化。曾经,奥运会来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奖牌数量,以金牌来论英雄,搞得赛场上的运动员们紧张兮兮,一旦失败,立马眼前一片迷茫,昏天暗地。如今,奥运会,人的认识在发生变化,否则,傅园慧也不会大大咧咧地使劲了洪荒之力,尽管得了铜牌,照样得到世人的理解与喜爱。女排姑娘们刚开始的一连串失败,国人没有不长脑子的谩骂,而是更多给予理解与包容。郎平与她的姑娘们在登上最高领奖台时,大伙都从心底鼓掌点赞。在观看最后的决赛,许多人都撂下这样的话,就算姑娘们输了,我们也照样为其点赞。可以说,人们不仅仅关注成败,更在意比赛过程中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气。只要不断地进步,我们会赢得奇迹,女排姑娘们用行动证明了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我们的教育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尽管随着社会的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社会上下给予理解与包容,而不是整日里谩骂与斥责。女排姑娘们在失败面前得到了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可以说,如果社会上下都在无礼谩骂,恐怕不要说比赛了,唾沫都会让姑娘们淹死。人活着,有时不需要多少物质的奖励,更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与包容,我发现男足为啥不能一飞冲天,不仅仅与体制有关系,恐怕与国人的不能脚踏实地有直接关系。我们不需要抱怨者,更需要行动者,只要大家都能够行动起来,国足一定会走出阴霾。同样的,我们的教育也需要行动者,而不是抱怨者,只要互相支持,生死与共,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希望在行动中获得,而不是在抱怨中攫取。我们的教育有了力量,社会不会更加幸福与快乐吗?
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我们的竞争会更加激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孩子们传递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不要火急火燎,更需要淡定,相信,有社会的理解与包容,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和谐与幸福。(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