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人陪伴孩子的八点小提醒

(2016-07-27 07:34:34)
标签:

教育

育儿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大人陪伴孩子的八点小提醒

大人陪伴孩子的八点小提醒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家长愈来愈重视孩子学习,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更多关注学习结果,没有认真对待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想要得到合理运行,我们需要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讲究一些底线,通过平日里与许多年轻家长交流,稍微罗列了八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孩子世界无小事,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来认真对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儿童所经历的事儿,总喜欢以成人的角度来审视问题,表现出随意性。小孩子特别在意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大人可能认为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在孩子看来说不定比天还要大。有家长抱怨,为啥孩子不愿意跟自己分享喜悦,原因就在于一次次地成功,我们的一些大人并不在意,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让胜利的喜悦传递到你的身边。不要小瞧一次成功,哪怕是成功的一次捏泥巴,我们都不能大意,只有大人认可,孩子们才会更加富有创造力。大人与孩子的区别在于自己来到世上,经历了许多风云变幻,渐渐变得麻木起来,小孩子恰恰不一样,他们是带着好奇来到这个世界,哪怕一只小小的蚂蚁,都会蹲下身子观察半天。小孩子不喜欢大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大人没有认真对待其身边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譬如,孩子辛辛苦苦得到了一张奖状,尽管不是一个群体中最优秀的奖状,但至少是孩子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特别重视,最好把所得的奖状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可惜的是,我们常常因为孩子没有得到最高的奖项,总是忽略其已有的荣誉,显然不利于孩子健康向上成长。

第二,不要老是抱怨孩子过去的种种不足。人有时就是奇怪,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他们心里装着孩子的点滴成长记录,但明智者绝不会想着孩子过去曾经存在什么样的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犯了错误,给大人带来了麻烦,这下好了,一些大人管不住嘴巴,立马稀里哗啦地把孩子过去犯过的错误都翻出来,生怕孩子不知道。这样做容易给孩子产生错觉,那就是父母一定不会原谅曾经犯的错误,在其心中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怀孩子。更加糟糕的是,有些大人,喜欢人前人后说自家孩子的种种不是,生怕孩子忘记曾经犯的错误,这样做容易让孩子迫罐子破摔,本能产生抗体,最终变成没有了自尊的尴尬局面。不是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怎么这么脸皮厚,不知道积极上进,殊不知,孩子为啥不以为然,不还是我们的家长平日里喋喋不休强化其错误有关系吗?

第三,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人难免存在虚荣心,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常常喜欢表扬别人家的孩子,有意贬低自家的孩子,导致一切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强,自家的孩子不免嘀咕,难道在父母亲的心里,我就是一无是处的孩子吗?每每父母与孩子三句话不到,究其根源,恐怕就是与人家的孩子有关系。明智的父母绝不会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家的孩子,相反,不断挖掘其闪光点,让孩子在公众面前昂起头,挺着胸膛做人。小孩子就是奇怪,你愈是说人家的孩子怎么样优秀,他愈是不买账,甚至有意为之。有时,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完全可以利用好人家的孩子,假如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习惯、性格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妨捏造一个人家的孩子,他在家里如何做,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再强调自家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孩子就是奇怪,你只有在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他们会立马醒悟,自然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时下许多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教育,往往又会神经过敏,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立马会耐不住性子,什么话会出现。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事儿。如果我们的家长没有认真做好调研工作,直接把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无疑在削弱老师的威信,同时也在增加教育的难度。睿智的家长经常与老师进行亲切交流,主动了解孩子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而不是仅仅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失败的教育往往在家长与老师对抗中发生,我们的家长老是以批评的口吻来评判孩子的老师,这不利于孩子与老师正常的维系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家长只有不断地维护老师的威信,帮助孩子解剖自身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家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打心眼里尊重老师,为其终身成长奠基。

第五,对孩子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一些大人与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缺乏耐心,只要孩子有一点点不如大人的意,立马晴空霹雳,搞得彼此之间特别尴尬。与一些问题孩子以及家长进行交流,我发现这些孩子以及家长做什么事儿都是火急火燎的。大人遇到孩子出现问题,而不是认真去调查,老是以成人的眼光去判断,似乎拥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殊不知,孩子敢怒不敢言,只能从心底进行软对抗,或者不以为然,这样缺乏耐心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成长愈来愈糟糕。孩子遇到问题,我们不要去抱怨,而应该主动去了解情况,认真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孩子战胜缺点足够的耐心,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一方面不会回避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及时征求大人的意见,让一些错误的念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第六,孩子做作业出现错误,我们不要代劳。有些家长活得特别辛苦,在老师的提醒下,每天都会准时帮着孩子检查作业存在的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平日孩子作业正确率挺高,等到考试时,原形毕露,什么问题都有了。我们的家长也许会纳闷,怎么这样呢?我认为从本质上看,许多家长没有搞清楚学习到底是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有人还洋洋得意,说什么城里的教育与乡下的区别就在于到底是大人的事儿还是孩子的事儿,我觉得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孩子,大人只能充当服务的角色。孩子做作业,大人可以关注其做作业的情况,但不是帮着其做作业。家庭作业三个环节,即从审题到解题,再到检查检验,任何环节的主体都是孩子。如果大人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可以提醒,在作业中存在几处错误,需要孩子自己去检查,一旦大人发现了,与老师事先约定好,可以直接在作业本上用红笔评判对与错。这样做,大人尽管也关注了孩子的作业情况,但没有越俎代庖,反而有利于孩子正确解题。

第七,孩子出现困难,大人应该鼓励孩子,并传递共同战胜困难的意念。如今,孩子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遇到许多问题也毫不奇怪。然而,孩子毕竟就是孩子,在考虑并解决问题上还是存在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大人给予把脉并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平日里,大人千万不能够高高在上,完全不知道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导致与孩子交流三句话不到就吵起来。一些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依旧出在大人身上,我们不妨放下身段,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挫折,也可以与孩子说说,倾听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遇到困难也会及时与大人交流,一旦有了交流的平台,我们就会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战胜生活困难的勇气。

第八,大人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身先士卒。俗话说,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一些大人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可以漫天要价,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认可度。实际上,孩子渴望大人与自己一起执行同样的要求,而不是大人高高在上,肆无忌惮。有人说,大人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我们与孩子约法三章,千万要记住,只有自己做到,孩子才能够更好地执行。孩子们为啥讨厌大人的喋喋不休,关键就在于这些喋喋不休的内容,大人往往不能够做到。一些明事理的家长,他们会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就算文化程度不高,照样不影响孩子的优秀。

总之,孩子的成长是一门学问,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大人去认真对待。只要大人愿意做有心人,一切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陪伴我们。(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