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子女教育 “先得月”未必那么玄乎?

(2016-06-30 06:27:03)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教育论坛

教师子女教育 <wbr>“先得月”未必那么玄乎?

教师子女教育 “先得月”未必那么玄乎?

据蒲公英评论网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耳边常听见这样的话:“对别人的孩子,我总是教得很好;对自己的孩子,我却束手无策。”“自己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却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出类拔萃!”“我能带出一个出色的班级,怎么就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子女特别优秀,只有极少数不怎么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中、高考,有许多状元就出自教师家庭。为啥会产生教师子女“先得月”与“灯下黑”两种现象呢?追根溯源,问题依旧出在教师本人身上。

作为教师,我们的孩子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比任何一个人更加熟悉校园,更加了解教师,一般情况下,自然不会紧张兮兮,学习有滋有味也没啥奇怪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一些教师,可能是职业病在作怪,他们在教育人家孩子的同时,往往无限制地给自家孩子增加压力,似乎人家的孩子可以在要求上放松一点点,自家的孩子就是不行,殊不知,这在无意中让教育失去了公平,难免会给自家的孩子造成焦虑与恐惧。这不,前不久,小高考刚刚结束,有一个学习特别优秀的孩子因为与年级第一名相差两分,就选择了结束生命,据说,孩子的父母亲都是教师,平日里关系也并不和谐,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

儿子在一篇日记中认为做教师的子女特别不容易,学习压力并不像平常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全校上下都在看着自己,一旦犯了错误,可能自己的老师不会说什么,但在内心深处还是异常尴尬,谁让咱是教师子女呢?

我和妻子在儿子学习与做人问题上很少走极端,只要其能够健健康康成长,一般情况下,不会说三道四,没完没了的。儿子至今依旧难忘的一件事儿,上五年级时,有一次测试并不理想,满以为回家会被妈妈责怪。哪里知道,老婆大人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指出其问题所在,同时告诫其在学习方式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儿子有些纳闷,不理解妈妈为啥四年级的时候,某次测试不理想为啥会大发雷霆,此次并没有。老婆大人解释道:“四年级的那次测试不理想,问题出在学习态度与上,当然需要严肃批评,这次测试,你只不过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我当然没有必要过分批评了!”

儿子刚刚六年级毕业考试结束,分数也很快出来了,尽管与全校第一名还少两三分,但我和妻子自然不会责怪,原因很简单,小家伙懂事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儿。有人会说,教师子女自然在辅导上比人家孩子要方便得多,说句惭愧的话,我和妻子整日里忙着学校里的孩子,早晨儿子还没起床,我们就赶往学校,晚上回家时,儿子已经呼呼大睡,又有多少工夫去辅导呢?有时儿子需要家长在作业或者试卷上签字,往往摆在固定的位置,我们稍微看一下,问上几句,压根儿没有多少关注。还好,儿子听懂事的,没有一句怨言,明白做教师并不容易。

我们经常在工作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回过头来看看儿子,自然觉得有些对不住。但这么多年过来,一家人并没有闹得鸡飞狗跳,反而在理解中相互扶持,现在想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的学习不是辅导来解决的,而是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得以进步的。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子女,他们的父母——我们的同事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教育方法,只不过在孩子学习习惯上下足了工夫。可以说,教师子女绝大多数没有吃零食、作业马虎、上课不听讲等毛病,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能够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孩子更加懂事,更加优秀。

事实上,教师子女不需要过分的责骂,毕竟,父母的角色决定了其在学习上不允许有任何马虎,这就需要教师与子女之间保持一个度,而不是只要孩子有了一点点瑕疵,立马生气发火,一旦相互间出现了裂痕,往往不利于孩子正常成长。

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职业病,尤其是那些工作特别要强的人,他们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待子女上也会显得异常暴躁不安,只要孩子犯一点点错误,或者考得不如别人,马上会大发雷霆,似乎孩子啥都不是。在这一点上,老婆大人比我强上百倍,可以说,儿子从小到大,在成长问题上没有走多少弯路,与其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据说,一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受不同时期的叛逆期,不知为啥,我家小子并没有表现出叛逆,相反总能够快快乐乐成长。现在思量起来,我和妻子并没有给孩子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一家人,相互间如果发现毛病,彼此间相互提醒,不用忌讳。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大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决定性的,从小到大,我不抽烟、不喝酒,工作兢兢业业,这一切都在儿子身上发生作用。老婆大人当然也不会把工作问题带到家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我们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如何读一些好书,怎么样写点属于自己的文字。有人也许奇怪,我凭啥坚持每天写一篇心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儿子。我陆续买了五六千本书,可能自己一辈子也读不完,但无论一天有多忙,都会抽出一本仔仔细细读上几页,没想到,儿子只要作业完成了,也会从书房抽出几本,读得有滋有味。不久前,儿子的语文老师把其作文在网上晒了一把,从文笔上判断,小家伙用词流畅,思想活跃,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我的写作水平,难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父母亲,我和妻子自然特别高兴。

我和妻子很少关注孩子考多少分,往往在意到底是什么原因丢失了分数,在做人方面,我们有许多话题需要聊,可以说,家庭气氛还是挺和谐的。事实上,教师想要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不要忘记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更不能在分数上过分斤斤计较,只有在相互协商中赢得彼此的理解与包容,在做人习惯上讲究底线与原则,相信,所有教师子女都能够“先得月”,而不是“灯下黑”。

总之,孩子的教育想要“先得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本人的态度,只要我们正常与孩子交往,不让孩子搞特殊化,一切顺其自然,我们的子女一定会享受教育“近水楼台”,在成长的路上始终走在最前列。(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