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到底有啥需要还给可爱孩子?

(2016-05-18 19:03: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学校到底有啥需要还给可爱孩子?

学校到底有啥需要还给可爱孩子?

巡视学校,看着有些孩子课堂打瞌睡,下课没精打采,我特别揪心,不为别的,可能自己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到位,否则,也不会出现这些与生机勃勃的夏天不相称的尴尬情景。来到办公室,我没有忙碌于其他的一切杂务,而是静下心来思考,学校到底有啥需要及时还给可爱的孩子。

不要老是抱怨当下教育体制如何扼杀孩子们的天性,殊不知,我们教育人到底做了多少确实值得思考。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希望真正的实践者在抬头看天的同时,更需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每个孩子开开心心上学校,高高兴兴把家还。

学校到底有啥需要还给孩子们呢?我发现首当其冲最重要的就是课堂。尽管大家都明白,课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改课。然而,在大容量的课堂上,能够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的人并不多,一言堂,或者虚假的“自主,探究,合作”依旧占据上风。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唯分数论决定一切的大背景下,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进入灌输式教学轨道上去,为啥,教学进度常常制约了课堂到底要不要还给学生。实际上,如今,许多课堂依旧拼的是时间以及作业的多少,殊不知,学生的家庭背景特别复杂,我们的学生常常在荒废时间,经常在作业问题上大打折扣。有老师不免感叹,自己未尝不是不努力,可惜的是,孩子学习就是不上进,请求家长配合,然而得不到正确地支持。也就是说,课堂依旧被教师把持着,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热情,一旦思维的火花被无限制地疲劳战所扑灭,到头来,教与学相互脱节也就不奇怪了。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不断地发现自身还有多少不足,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往往能够知道知识学习到底什么地方存在困惑。课堂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碰撞思维火花,不断地探究新的领域里的知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孩子。不要老是抱怨孩子们学习主动性不强,殊不知,在课堂上,我们到底给了孩子多少时间与空间,让其做主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广大学生不过是课堂进程中的道具而已,很难真正意义上决定课堂向何处走。

当然了,一个人知道有必要在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广大学生已经被长期僵化为听课的容器,不再是思考问题的主宰者,我们就算再怎么启发,恐怕也不会发挥多大的作用。教育从来都是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改变的,只有全校上下整体联动,我们才有可能让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一个真正的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改革一定要从课堂开始,毕竟,孩子们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有时,我们需要将心比心,真的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真正意义上解决课堂生命活力的问题。许多人不妨问问自己,整日里让孩子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出轨,他们立马得到责骂,只能战战兢兢地过着每一天,难怪有些外国专家看到中国秩序井然的课堂教学,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主宰者,更应该是知识学习的引领者,我们的课堂只有真正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课程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其次,把管理自主权还给孩子们。学校里有方方面面的许多制度,但很少有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容,总是明确要求学生应该怎么样,就是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中来,从而达到自我内化的目的。人活在世上,之所以存在差别,就在于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的强弱。许多孩子就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有问题,试想,将来走向社会,又能够走多远呢?一个人面对社会的变幻无穷,只有懂得自我控制,才能够不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另一方面,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处理什么事儿都乱七八糟的,可以想象,工作又能够干出什么样的实效呢?学习需要主动,生活等方面都需要自我控制与管理,而不是自以为是,误以为世界围着自己转,到头来又能够做出什么成绩呢?事实上,许多孩子在自我控制与管理上特别糟糕,只要有一点点风吹草动,立马左顾右盼,生怕耽误了看笑话,自然没办法专心致志做事,同时,看看这些孩子自我打理,本来在家里就是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一切都考虑好了,如此,教室抽屉里乱七八糟的,什么吃的、喝的、玩的都有。最最可怕的是,这些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在教室里不是学习而是恣意妄为,在家里不是帮着家人干活而是好吃懒做。不要老是说这与生活富裕有啥关系,我看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这些孩子似乎天上就是玩乐的祖宗,只要走进教室,一旦这样的孩子占大多数,你能指望生活学习的空间干净与安宁吗?自我管理有利于孩子及时反省,更有利于其理解他人,从而为未来更好生活做准备。

最后,学校还需要把丰富多彩的活动还给孩子。本来学校应该有许多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但我们常常在无意中忽略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只知道狠抓学习成绩,不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思考。社会本来就是由无数活动构成的,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此,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习生活自然缺乏活力了。孩子的智慧从何处来?只要是懂得教育的人都明白,活动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组织以及应变能力,这不是任何一张试卷所能够测算出来的。学校问题多多,我发现,根本原因就在于单一的学习生活,固定的考核评价,这一切都不利于调动孩子积极性,如果不给你搞破坏,那就是老天爷的造化了。多角度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完全可以给不同孩子带来胜利的喜悦。更何况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也会培养更多的成功者,如果学校仅仅在一门心思地抓成绩,忽略了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试想,这就算考了再多的重点,又有什么意义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遗忘后所得到的东西,如果我们整日里逼迫孩子搞枯燥无味的测试,忽略了活动本身所具备的意义,难忘校园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人说得好,校园里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欢快的笑声、热烈的加油声与掌声、激动人心的歌声,然而,如今,许多学校在所谓无缝式管理下,死气沉沉,师生之间只剩下考了多少分,又有什么可以怀念的呢?

我渴望课堂上孩子们主动学习,热情地相互帮助,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与管理,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学校有必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其中尽情地挖掘潜能,开拓视野,灵动思维,拥有无限的活力。一旦学校给了孩子足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又何愁不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