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家长与教师之间岂能明争暗斗?
据蒲公英报道分析:一直以来,家长和老师就是两个各自独立但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群体,这两个群体共同对孩子产生影响,最应该形成合力,但事实上,由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所站角度、持有的教育价值观、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常常造成他们之间的错位、误解,甚至矛盾。于是,家长和老师之间,常常会发生或明或暗的较量。尤其是近些年,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70后、80后家长又被各种教育理论武装到了牙齿,家长和老师更加势均力敌,这种较量便成了常态。
从日常情况看,明智的教师绝不会忘记利用好家长这样的资源,所谓一个人的教育力量有限,只有激发家长参与进来,我们的孩子成长成功才更有可能性。基础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说到底就是整个生活学习环境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导致孩子的认识混乱,不利于其心平气和地看待世界,反而让教师与家长失去了威信,如此下去,教育只能变得愈加糟糕,最终受伤的依旧是可怜的孩子。
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往往会利用很短时间让家长成为自己最伟大的同盟者,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已故教育家孙维刚老师,他们的眼中、笔下都鲜活地记录了家长与自己如何和谐共处的过程。最近不是有一本书——《中国教学的奇迹》,专门介绍了孙维刚老师如何爱生如子,感动了所有的家长,等到孩子成绩上去了,自己却累得一身病,住进了医院。没想到,这些可爱的家长却轮流服侍,这样的教师与家长关系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前不久,竟然发生了家长失去理智掌掴怀孕教师,不知道,这样家长能够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来,简直令人发指,难怪有人说,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依赖,才能够赢得尊重,从而产生教育的力量。教育缺乏彼此的信任,只知道相互抱怨,我们又怎么能够让教育在正常的轨道运行呢?
为啥教师对家长一百个不满意,一方面,如今的教育要求愈来愈高,自然需要家长帮忙的地方也愈来愈多,可惜的是,许多家长为了生计而奔波,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陪伴孩子学习,尤其是乡村学校,家庭关系特别复杂,家长很少能够顾及,就算要求其签字,也是马虎从事的居多;另一方面,社会的浮躁不堪,许多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愈来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希望孩子获得很高的分数,这无形中给了广大教师更大的压力。这两方面的结合带来了教师情绪的不稳定,毕竟,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程不怎么重视,却异常关心结果,自然会激化与教师的矛盾。我发现许多家长会无形中成了告状、训斥会,孩子只能愈来愈紧张,如果没有人加以疏导,说不定就会酿造一些悲剧来。
话又说回来了,家长对教师也未必有什么好脸色,据说,有些学校,只要孩子受到点委屈,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打电话给校长室,吵吵嚷嚷,不问青红皂白,搞得教师狼狈不堪。这一点,乡村与城市各有各的难处。城里学校,家长关心孩子学习过度,只要孩子有了一点点偏差,马上就会大动干戈,搞得校园鸡飞狗跳,许多教师紧张兮兮,生怕在孩子问题上出一丝的漏洞,不信,你可以看看城里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人的皮肤干燥,处于亚健康状态,显然精神压力特别大。乡村学校,由于家庭关系复杂,许多孩子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如此下去,学习生活习惯差到极点,可悲的是,我们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一个劲儿地那这样的薄弱学校与城里进行比较,美其名曰“均衡教育”,不过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而已。试想,一旦孩子出现了麻烦,家长打心眼里不愿意管束孩子,如果老师主动与之接触交流,又有什么好的脸色可以得到呢?
更何况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普遍不高,只要庞大的群体里有一两个犯事之人,立马整个团队都会得到否定,俨然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是过去有这样的笑话吗?说的是一小段时间,星星点点有校长出了事儿,这下好了,整个社会都误认为校长都不是东西,相互见面,喜欢开玩笑说,今天都做校长吗?殊不知,许多时候,教师都因为极少数人背上了黑锅,乃至于整个社会都没有什么好感,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旦教师出现了一点点瑕疵,家长自然会较量一番,不觉得脸红,反而会扭曲为特别光荣。
这些天,孩子打老师,家长掌掴教师的事儿星星点点在新闻媒体报道,这恰恰给了一些无知家长以及孩子产生了误导,只要自己蛮横无理,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每次看到师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就算教师一方有理,教育主管部门也喜欢息事宁人,采取不了了之的方式,这样的处理结果无疑助长了一些不正常的风气,给教师心灵与肉体带来了无穷的伤害,难怪有人提出要健全教育法规,不仅要建立惩罚孩子的法规,更要有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否则,人人都可以凌辱教师,又何谈什么师道尊严呢?
一个民族如果不知道尊师重道,就算经济取得再大的进步,恐怕文明进步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也许有人说教师队伍本身并不咋的,又有什么必要尊重他们?殊不知,这种先天性的偏见往往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谓大人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家长们骨子里轻视教师,教师打心眼里看不起家长,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孩子一百个看轻大人,对于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没有好处。
人分为三六九等,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心中有一杆秤,只有家长与教师相互鼓励,彼此信赖,才有可能带给孩子高大的形象,这比说教上百句恐怕都来得有效。家长与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对于学校的教风、学风、班风都会有根本性的影响。实际上,孩子们害怕严厉的大人存在,但成长的过程又需要严厉的大人在前面指路,否则,任其放纵不良习气,无法无天,就算天赋再高,恐怕也不会站得高,行得远。
时下,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平台变多了,几乎随时都可以相互了解情况,关键是你到底愿不愿意的问题。据说,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行课堂向家长现场直播的举措,可能刚开始,教师会特别紧张,一旦走上了正常化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好处。试想,教室里的师生在家长的眼皮子下,又有谁敢无所事事,不认真对待呢?当然了,绝大多数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还没有达到可以现场直播的境界,但定期召开家长会,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孩子在学校与家庭学习生活情况,这对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好处。不要以为家长也个个知书达理,殊不知,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也是傻里傻气,往往粗暴的居多,这不,刚刚开完家长会,许多家长回家之后,不是帮着鼓励并帮助孩子,而是一股脑儿地责备,似乎自己没有责任,难怪许多孩子纳闷,难道大人永远是对的吗?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时刻反省自己,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得失,不能够彼此之间推卸责任,更不可以相互较真,唯有心平气和地商量,教育才会发挥力量,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是一句空话。和谐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信赖,有话好好说,有问题认真分析,相信,不用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在幸福的教育道路上飞奔,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