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锡惠公园别有情趣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漫谈 |
春游锡惠公园别有情趣
谁都没想到,这次一同到无锡玩耍的人竟然多达九十人,前前后后,长长的队伍,老人、小孩,在春寒料峭中快乐前行。可能是短途的缘故,大伙都特别带劲儿,一路有说有笑,毕竟平日里工作繁忙,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忘快快乐乐逍遥一番。
无锡,我来的是第四次,前三次是三国水浒城,这次到了锡惠公园,别有一番情趣。据说,无锡得名于人类过分开采,本来,这块地方盛产锡矿,也不知从啥时候起,没有了锡矿,不由得令人悲哀。
然而,锡山脚下,人们并没有因为锡矿的消失而丢失人文。到底是文人的汇集地,权贵的栖息场,我们一行人走进锡惠公园,听着导游的讲解,隐隐约约感到帝王、文人给这块贫瘠的地方带来新的生命。大富大贵之人,由于康熙、乾隆的到来,显得更加别具一格,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卧”字也因为右边的“卜”字写成了“人”字更加富有情趣,到底是一代帝王,写出来的字也有着深刻的含义,难怪走到哪里,人文景观就在哪里绽放。
我特别遗憾许多人不愿意带着孩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外面走走,老是喜欢吃吃喝喝,忙个不停,看上去事业有成,可惜的是,失去的是最美的天伦之乐。有人奇怪,我为啥张口闭口老是喜欢谈家庭,说孩子,议论教育,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在改革的浪潮中,更多的人从花花绿绿的社会里解脱出来,只要家庭和谐,社会不就变得幸福起来了吗?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锡惠山下,到处都能看到树枝长满嫩芽,听到鸟鸣流水之声,静下心来,冥思苦想,梵音会随时从远处飘进耳际,看着远处的山山水水,你怎么也不会在意山脚下,园门外那喧闹的城市了。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相比,高楼大厦没有什么情趣,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风的吹拂下,你会不免疑惑,人类为啥愿意在灯红酒绿中不能自拔呢?
许多人不愿意到外面走走,总觉得这是拿钱买罪受,殊不知,老是待在格子般的楼房里,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要么打电脑,就是不愿意欣赏原生态自然。人毕竟是自然之子,长期远离山山水水,烦躁、无味一点也不觉得稀奇。我无论多忙,每周都会不由自主地到外面去透透气,哪怕吹点风,看看窗外的一点新绿,也会特别的满足。
如今,许多人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总算回过神来,他们愿意带着一家老老小小,到周围的一些小地方去驻足观光,赏花赏月赏新天,玩山玩水玩心情,早出晚归,怡然自乐,回味无穷。曾经,我们误以为只有到远方才算真正的旅程,殊不知,只要波心荡漾,在普通的旅途中照样能够欣赏到最美的风景来。
山山水水本来没有什么特别,如果你是一个势利之徒,可能会觉得懊恼,怎么到处都是买卖声,到处都是吃吃喝喝,能不能换点新鲜的玩意,殊不知,山水之乐本来就在于小吃、小喝中忘记了归路。
走到哪里,如果不品尝当地的小吃,实在有些遗憾,我与儿子一路前行,花点小钱,完全可以吃出一番情趣来,特别是那美味的肉夹馍,那不特别的太湖鲜,就算吃得饱饱的,内心深处还有期待。再加上文人雅客、权势之人留下的匾额、楹联,多多少少会长点学问,整条惠山古镇就是一个完整的万卷楼,学问只要你愿意挖掘,似乎无穷无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更应该明白功夫在诗外。这不,儿子上五年级学了阿炳的《二泉映月》,多多少少对这位瞎子艺人有着特别的印象,眼前似乎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副墨镜,在大街小巷拉起二胡,哪里知道,到了当地,我们才会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阿炳来,又有谁会想到阿炳的父亲是道观的主持呢?如果没有天下第二泉的孕育,谁能够听到最美的二泉仙境呢?陆羽在这里品茶,灵动的智慧在这里孕育。
没想到汤恩伯先生竟然也特别崇拜学习,否则,“学为帝师”也不会写得那么带劲;走进寄畅园,远看惠山与锡山交汇处,你会不知不觉感到山岚扑面而来,似乎在给美人石提供最舒服的沐浴露,拿映山湖当镜子,难怪“听松”、“塔影”会令游人浮想联翩,不忍离去。松风水月,凤谷行窝,任谁都会畅意无边;读一读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吟一吟“精忠贯日”、诵一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算没有什么诗韵之才恐怕也能够熏出点文人味道来。参观卧云堂,走过凌云阁,欣赏江南胜迹,湖光山色,那远远的关塔似乎在倾述时光飞逝的岁月,不愧是“江南第一山”。
带孩子到人文味儿浓的地方去,不用你说多少,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长学问,这不是课本上所能学全的。我发现,真正心智健全的孩子常常会与大自然幸福邂逅,就算再难写的字,也会非常容易的记住。“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图、百家姓,无论是谁,都会心灵有所触动,人杰地灵、惠麓钟灵,盛世繁华的景象荡然于胸。人潮如流,惠山古镇,猛抬头,夕阳西下,快乐在轻快的脚步中飞翔。也许是文化胜迹太多的缘故,竟然没有关注无锡匠人笔下的泥人丁,倒是孩子们特别细心,吵吵嚷嚷地拿着泥土做成的口哨在囫囵吹奏,在看看简单又复杂的九连环,难怪走到哪里,智慧就会来到哪里,会玩山游水,智慧不知不觉来到我们中间。
许多人瞧不起小孩子,误以为他们不能够坚持到最后,然而,实际上小孩子迸发出来的能量着实让大人吃惊。妻侄儿刚刚上幼儿园小班,别看小小年纪,与我一起从惠山上下来,相互鼓劲,共同前行,竟然能够完成三四公里的行程,又有谁想得到呢?我们只要愿意给孩子机会,他们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多少次我们选择退却,可孩子们就是不简单,放开手脚,一路向前,蹦蹦跳跳,从来不知道疲倦。真的,那么高的山,有时候,大人都会两腿发抖,然而,只要你愿意给孩子鼓劲儿,他们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孩子与大人走在美丽的春天里,不要老是产生错觉,误以为平日里工作繁忙,杂事多多,双休日完全可以在家尽情的睡觉,殊不知,真正颐养身心的恰恰是融入大自然中去。人世间,宇宙玄黄,皇天后土,我们不妨放下一切,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无需丝竹之乱耳,更不必案牍之劳形,只需静静与孩子在一起,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必在意脚下的劳顿呢?
一天下来,古镇的人没有变少,相反似乎更多了,就算那些回家的游人,也会在梦中再次回来,美味美景,人情人文,青山清水,谁忍离去?说不定大伙还在思量,为啥杜鹃花没有开呢?(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