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应该辩证看待孩子被孤立现象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论坛 |
大人应该辩证看待孩子被孤立现象
郭女士的儿子小川今年14岁,在高新区外国语学校上初一。眼看学期快要结束,小川的座位却被换了,课桌椅搬到了教室最后方,离其他同学远远的。“这么一来,孩子不就被孤立了?!”郭女士着急了,她尝试着与班主任沟通,希望能把小川的座位换回来。小川告诉妈妈,只要自己抓到其他上课讲话的同学,就可以把座位换回来,否则,就这么一直坐着。
看到这则消息,我倍感痛心,不为别的,总觉得老师戴着有色眼镜行动似乎不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喜欢把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事儿与其品质直接挂钩,愣是弄出一些别扭的举措来,看上去有效,殊不知,这样做只能给孩子带来深层次地伤害,如果不及时反思,只能在错误的教育道路上愈走愈远。
从这则消息本身可以判断,事情是一个孩子上课讲话,也可能老是讲话,让教师觉得特别讨厌,这一点上,我们不能把板子完全打在班主任头上,说不定班主任的惩罚也是任课老师反复告状的结果。
做班主任的人都知道,我们常常会接受来自任课老师关于学生不听讲,随意讲话的告状。实际上,许多孩子,只要班主任提醒一下,几乎都会立马警觉起来,十之八九都会有所收敛。不要听单方面之词,我看,一个明智的班主任,绝不会因为一个学生一两次上课讲话,就会出此下策,往往是学生上课讲话变成了家常便饭,才会利令智昏的。
事实上,许多班级,都会有学生在课堂上讲话捣乱,对此,教师要么大声呵斥,要么就会采用孤立的方式给以教训,目的希望课堂能够正常运转。再说了,时下正是期末,师生正处于复习阶段,此时,教室里每个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一旦有点风声,说不定就会点燃火爆脾气,导致人人自危,想来实在有些可怕。当然了,许多任课老师也会本能地去找班主任数落孩子的不是,甚至责问班主任对学生管教不严,这一切都让班主任狠下心来,去干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错误的事儿来。
我发现,教师为了给孩子教训,往往喜欢采用孤立孩子的方式,这种方式从惩罚的效果上看一点也不比粗暴的打骂来得差。不要以为孩子之间就是那么的纯洁,他们往往会看老师的言行来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老师孤立某个学生,其他学生也会跟在老师后面效仿。什么风凉话呀,三八线呐,……应有尽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与老师保持一致。
在一个班级,差生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为啥呢,老师瞧不起,同学更是没有好眼色,只能陪着笑脸,学着脸皮厚,浑浑噩噩过日子,直到混到毕业结束。相反,那些优等生,往往在美丽的光环中风风火火,一副高傲的样子。可悲的是,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生活直到走进社会才会发生改变,不相信,你可能参与或者看看一些同学聚会,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在社会平等机会面前打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从而拥有了一份自信。
人毕竟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一旦被孤立,那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儿。许多人之所以产生悲剧的结局,都是没有处理好被孤立的问题,否则,也不会有些伟大人物提出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孤独,懂得如何在孤独中提升自我的修养,正如李白先生所说:“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有人可能奇怪,一些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孩子,为啥走进社会,会变得一个个人模人样起来,原因很简单,老师有意无意地孤立孩子,反而造就了孩子本能地挖掘潜能,从而建立起看上去扭曲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世人看不起的厚脸皮。许多成绩优异者,他们没有在校园里得到这方面的锻炼,一旦走进社会,如果遇到被孤立的困境,就会想不开,从而酿造了悲剧。看来,一件事儿,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千万不能够如郭女士那样火急火燎,弄得鸡飞狗跳起来。
郭女士的儿子刚刚上初一,可能是小学时养成了上课说话的坏习惯,班主任老师也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做出的不怎么合理的惩罚。然而,郭女士没有从孩子自身找原因,而是风风火火地走向学校,火急火燎地希望班主任把位置恢复原状。这样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一旦在媒体舆论的压迫下得逞,只能让孩子找不到东西南北,迅速堕落下去。事实上,许多孩子之所以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说到底都是一些大人的不明智撑腰有关系。
我觉得这依旧是学校与家庭沟通出了问题,如果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孩子上步调一致,也不会出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尴尬的争执。一个聪明的班主任,他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绝不会单方面行动,往往事先与家长沟通好,从而达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其实,孩子最怕家长与教师联手,一旦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保持一致,孩子也会安心学习,不至于养成多少坏习惯。一些孩子之所以有许多坏习惯,不就是家庭问题突出,学校没办法及时与家长联系,这在乡村学校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这儿有位老师双休日布置了五六条数学作业题,哪里知道,周一检查,竟然只有五六个孩子做了,老师没办法只能发家校通告知班级作业情况,得到的反响却有限得很,只有十几位家长给以关注,其他家长要么没工夫,要么就没有看信息,试想,这样的现状怎么能够保证家校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保持一致。
再说了,时下媒体总是一边倒的批评教育,似乎教师怎么做都不对,用一些大帽子来抨击教育,殊不知,任何教育问题,都需要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析,而不是断章取义,故意制造一些玄虚的东西来。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往往会误导许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常常会自以为是,往往不去反思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总是指责学校教育如何的不对,显然,这样下去,学校和家庭只会两败俱伤,真正倒霉的依旧是学生本人。
任何人想要得到进步,我觉得需要自我反省,不仅仅是学生,我们的大人更应该如此。试想,如果郭女士冷静地去了解和分析孩子的行为,班主任老师提前与家长做好沟通,孩子也不会陷入孤立的境地,可惜的是,又有几个人愿意这样思考呢?
再说了,班主任老师要求这个孩子抓到其他上课讲话的同学,这无疑加重了孩子孤立境地,试想,有几个孩子愿意跟其玩耍,说不定,在班上,风凉话、讽刺话一定不少。试想,一个班级,人人自危,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温馨与和谐,我看,就算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再怎么严厉,在复习上再花费多大的工夫,我看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一个明智的班主任只有真正做到凝聚人心,让每个人孩子都不被孤立,才能够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安心的学习,从而确保复习效果最大化。
再说了,郭女士从自身和自家孩子方面了解并寻找原因,主动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思想工作,尽快让孩子明白上课随便讲话的错误,迅速从被孤立状态中走出来,这才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真正教育。
在孩子被孤立面前,我们家长与教师都得反思!唯有不断地沟通与合作,孩子才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阳光成长。(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