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和谐丢弃谁之过?

(2015-12-09 18:32:0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校园和谐丢弃谁之过?

校园和谐丢弃谁之过?

时下,有关教育的事儿每天都有,从来没有消停的意思,然而,泱泱中华,这么多学校,这些事儿就算翻出天大的浪花,从整体上说,也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等到烟消云散时,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校园依旧在向前走。

事实上,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它同样遵循社会的发展原则,出现矛盾是再正常不过了,一群人议论纷纷也毫不奇怪,毕竟,这是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说话渠道的增多,势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原因很简单,只要一台电脑,一只手机,就可以轻轻松松接受信息,自然也可以反反复复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说吧,如果没有网络时代,我也没办法锤炼文笔,指点江山,确实也是一种意外。

然而,校园在好事者的鼓噪下,看上去都在旗帜鲜明的搞什么改革。殊不知,只有一线的教师清楚,许多所谓的改革无非是绣花枕头,做做样子,到底有什么成效,只有天知道,否则,也不会每年的招生,校与校之间不是头破血流,完全忘记了兄弟情分,这其实就是对改革的一种否定,一种不自信的表现,难怪有人说得好,学校为改革而改革就是折腾。正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姚跃林在中国教育报发文称,将学校改革的可能性混同于必要性,进而患有“改革多动症”的人并不在少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改革举措也不绝于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当作样板来推广的。

我不反对学校的改革,但是千万别成为扰民的工具,这就有些过分了。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改革建立在追求政绩,好大喜功,而不是建立在师生幸福成长的基础上,这样的改革,就算理论一套一套的,最后,常常是不了了之的居多。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师生幸福,然而,一些表面文章的改革,往往让学校变得鸡飞狗跳,矛盾重重,想来,难免让许多教师倍加沮丧。

学校之所以没有偏离相应的轨道,说到底,还是教师的良知与智慧在起作用。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就会发现,真正热爱学生的人,十之八九都不会因为生活待遇的不平而忘记传道授业解惑。

尽管有许多教育管理者喜欢把学校的失败归结在教师身上,然而,真正走进校园,在一线关注日常教学的人就会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广大教师身上,恰恰发生在管理者本身,至于懒散平庸之人那也不过是少数。

天下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教育管理者是不是时刻想着广大教师,是不是随时关注学生的成长,有没有进行自我反省,这一切都注定了学校到底能不能走多远。我特别欣赏诸如蔡林森先生那样的学校管理者,从早到晚,总是在围绕师生的幸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从而让广大师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

人心齐了,再难的事儿也会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许多时候,一些教育管理者随便惯了,总是在细小的环节里失去准心,没有了公开、公正、公平,导致自己与教师的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学校就会人为的制造一些困难,把本来简单的事儿也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学校里之所以烦心事挺多,就是教育管理者不敢直面矛盾,妄图用拖延与推脱的方式来敷衍一切,等到矛盾尖锐起来,想要解决,自然倍感伤神了。许多教育管理者在任上平庸的工作着,完全是上级的传话筒,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这多多少少与自己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就很大关系。

没有哪个教师希望学校衰落,毕竟人还是有荣誉感的,关键是学校的管理者有没有在为教师服务上下功夫,做到亲力亲为,真正把一桩桩事儿落到实处。一个团队,怎么样才会有力量,那就需要主心骨能够明确工作思路,懂得去关注学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做到部门协调共进,从而在处理一件件事儿中赢回自信与威信。

实际上,教师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哪怕是一两句温馨的话,他们都能够干出耀眼的成绩来,然而,这仅有的要求,许多平庸管理者都没办法摆出头绪,你能指望学校在稳定的环境中走向辉煌吗?

我特别感动于许多教师的兢兢业业,就算有时稍微发点牢骚,但只要走进教室,一样的是精神饱满,豪情万丈。这没有年龄之分,只有责任心的不同,我不否认少数人工作态度有问题,但无论什么样的学校,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带着一颗善心,在认真组织教学,如果没有这些教师的坚守,不是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有人说,绩效考核让教师的师德滑坡,我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为啥,正因为许多学校的管理者违背了绩效考核的初衷,从而伤了许多教师的心,让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滑坡了。试想,用工厂的管理模式来要求学校,这才是教育之所以痛苦的根源。教师面对学生与工人面对零件,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然而,我们的政府的一些头头,老是用管理工厂的思维来要求学校,只能让教育背离应有的轨道,到头来,学校成为窒息的场所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他不会在表面文章上给自己贴金,更愿意在师生幸福上呕心沥血。事实上,只要你把师生放在心上,就会非常自然地考虑教师可能遇到的什么困难,学生到底在学习上可能遇到什么样的痛苦,这不是你愿不愿意关注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关注的人和事儿。

譬如,大冬天,天下大雨,如果你是一个爱教师与学生的学校管理者,就会思考,明天会不会降温,地上会不会特别的滑溜,这时候,自己会不由得到网络上去查一下明天的天气,假如天寒地冻,就有必要发信息提醒每位教师,不要小瞧这样的行为,它有利于学校的和谐与发展。

杜威先生写过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帕夫雷什中学,只要读一读,就会发现,只有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心上,极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无论硬件如何破旧的学校,都会跻身世界一流,如果教育管理者眼里没人,就算高楼大厦林立,那也不过是徒有外表而已。

一些平庸的教育管理者之所以出现,与人事部门的用人制度有密切地联系,只有真正做到选拔人才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那种过分强调组织任命的方式显然不利于一所学校正常的发展。更何况,当下的教育行政干部任命往往是能上不能下,除非你触犯了道德底线,否则,就算再怎么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教育管理者不能乱作为,更不可以不作为,只有真正意义上走群众路线,敢于维护大多数人利益,就算遇到再大的挑战,绝不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的幸福与实在。不是有些教育管理者面临困难直皱眉头,殊不知,在平日的工作中,自己有没有一碗水端平,往往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一切,这样的感情用事,只能把平和的校园推向风尖浪口,害得广大师生跟在后面遭殃。

我不过是一名小小的中层干部,不知为啥,走进校园,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喜欢到教室、办公室、各个功能室去走走,遇到教师和和气气打招呼,没有什么觉得不妥,反而觉得信心十足,幸福无比。

看来,谁让校园丢失和谐,恐怕教育决策者、人事任免者、教育管理者都得深刻反思了!(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