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碗事小却折射教育硬伤

(2015-10-05 18:53:18)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洗碗事小却折射教育硬伤

洗碗事小却折射教育硬伤

武汉李女士的儿子凯凯上小学三年级,国庆期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至少帮妈妈洗一次碗”。李女士让儿子洗碗时却遭到婆婆的阻挠,李女士解释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然而,婆婆并不买账,她认为老师是“瞎胡闹”。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式的家庭里,教育很难取得完全的一致,总是以分歧出现,这实在是教育的一大悲哀。

事实上,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教育需要统一思想、理念,而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在孩子看来,到底谁的话正确,假如没有人让孩子明辨是非,只能让教育愈来愈困难。这不,不是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家人都变得异常复杂起来,这种不包容式的教育行为显然不利于一个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发现,需要孩子难以管教,一方面来自特殊家庭,另一方面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复杂。如今,不是有许多独生子女存在吗?常常是一个孩子后面跟着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家庭,由于家庭成员的阅历不一样,导致在教育问题上异常复杂,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困难,难怪许多老师感叹,为啥孩子在学校里好好的,等到了家里,几天一过,啥都不行了呢?

我们的家庭,尤其是许多辈分的人住在一起,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总是一个试图建立威信,另一个往往会在背后破坏威信,一旦孩子没有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了错误的认识,想要纠正过来那就难比登天了。

我走访了许多家庭,常常发现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不能认同,一般情况下,爷爷奶奶说孩子爸爸妈妈怎么不在行,孩子爸爸妈妈说爷爷奶奶怎么宠着,就是不愿意反思自己在教育问题上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缺陷。为此,我经常提醒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可以说其他大人怎么样不好?然而,这种提醒毕竟有限,我们的家长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的好恶,这势必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洗洗碗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长辈们之间形成了分歧,如果不及时给以制止,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我觉得成功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不会表现出过分的好恶,只有平平和和的生活,一个孩子才可能得到最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家庭的温馨不在于物质怎么样丰富,关键是成员之间是否和睦相处,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才是最最需要的环境。我发现,许多成绩优秀,品质高尚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家庭,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从来不轻言放弃,就算成员从事的工作再怎么平凡与普通,照样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来。

这不,儿子的老师也布置了做家务劳动的作业,我们并没有认为这是件不着调的事儿,慎重其事地策划,让儿子尽可能跟在外婆后面干农活,小家伙自然不知道劳动的艰辛,干了不多长时间,就立马败下阵来。此时,我们立即与儿子探讨,看来想要干成一件事并不容易,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智慧和巧劲,否则,许多事儿都干不成。

许多老人出于疼爱孩子,本身就勤劳惯了,家里的许多活计自己都一手操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史,这样的习惯保留终身,看到孙辈们参乎进来,自然会认为有些不务正业。相反,孩子的父母亲可能是接受的文化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认可学校的教育,这就需要一个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定要保持一致。

可悲的是,许多老人往往喜欢倚老卖老,他们自以为,既然能够让子女成才,那就没有理由让孙辈们成长。等到子女与自己的理念不一致时,总会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当年我们如此教育,你不也长大了吗?如果子女再进行反驳,立马会得到老人的揭老底,如此,看上去在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其实,在让孩子犯糊涂,自然不喜欢听父母的话,似乎认为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孩子存在许多问题,都来自大人的问题。一些孩子之所以好逸恶劳,好高骛远,似乎自己就是小公主、小皇帝,走进社会,都显得特别任性,缺乏一定的毅力,这样的孩子很难在社会上闯出一番天地来。

我发现,许多成功人士,他们不会在智力上表现出如何的超群,但在对待工作上看,常常表现出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然而,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忽略孩子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儿呀!

我莫名担心,一些孩子成了考试的机器,会不会成为孔乙己第二,只知道之乎者也这些没用的东西,就是不知道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过,人生到底应该怎么看?一旦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就算是高智商,那也不过是野蛮人一个。

我常常看到一些孩子离开了父母,什么都不会干,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一大群人围着孩子,帮着孩子打理行李,就是不愿意让孩子独立的走进校园,难怪一些孩子很难独当一面,总在社会竞争中怨天尤人,似乎自己永远没有什么错,这种错误的教育内容肯定不利于一个孩子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为此,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教育,常常会尽可能从老家搬走,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营造理念固定的教育氛围,这可能不利于照顾老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我不觉得什么四世同堂就怎么有利于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反而会因为不同人的教育观念不一样,反而不利于后世子孙正常的发展。我发现,人往往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成家立业,学会独当一面,不应该老是躲在父母后面,不知道正确地为家庭的兴旺发达做出努力。

事实上,一个孩子想要正常的生长,父母亲的榜样的力量不可少,唯有大人做出榜样,孩子才会不由自主地跟在后面铆足劲儿奋斗。有人说得好,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实际上,许多孩子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父母亲在无形中也存在这样的陋习,我们不需要给孩子提多少要求,多想想,自己到底做得如何,试想,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自己都没有做到,又何谈让孩子在教育上得到响应呢?

家务活,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如果你认为这样的小事可做可不做,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发展为大事,毕竟,在做家务活这件事上,许多家庭的意见是不一致的。难怪一些成功的家庭,他们会经常召开家庭会议,以此来解释和梳理正确一致的教育理念,这才是真正完美的教育。

可惜的是,许多人家,孩子完全是留守儿童或者特殊儿童,自然不经常与父母亲待在一起,常常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这样的家庭,孩子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的习惯,什么贪玩好吃刷名牌,只要孩子喜欢,这些老人都会尽可能满足,不为别的,就是害怕子女有什么想法,甚至出现,两家老人共有一个孩子,相互攀比,只要孩子高兴就行了。

等到孩子长大了,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到那时,父母亲想要纠正,那就非常困难了。我们从《虎妈猫爸》电视剧里看到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但千万不要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几代人的事儿,他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因为一两句话或者轻微的行动,导致教育存在隔阂,这是许多人都常常忽略的事儿。

我觉得在教育问题上,一家人要学会学习,保持谦虚、理解与包容,多召开家庭会议,听取各种意见,从而让孩子在自由的范围中快乐成长起来。

家务事虽小,但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硬伤,如果不学会破除坚冰,谁能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