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平气和看待人生

(2015-09-29 21:00:22)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生感悟

心平气和看待人生

心平气和看待人生

人一天不知要经历多少事,如果你没有一颗平和的心,可能要彻底抓狂,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用形象的比方说,如热锅上的蚂蚁,忙得晕头转向。

我总算明白,为啥许多人不在意宦海沉浮,宁可浪迹天涯,浅唱低吟,也不愿意急急似漏网之鱼,搞得整日里紧张兮兮的。实际上,自古以来,案牍之劳形就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也不会有许多仁人志士放弃荣华富贵,做一名实实在在的乡村野老,幸福快乐的带月荷锄归,看着悠闲的菊花,品味其中真意,享受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不知为啥,老是在官场上显得不那么安分,时不时溜回家,不为别的,尽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可这一点都无法阻止其畅想桃花源,快意勾画幸福的世外桃源。三国时的一流名士庞统,尽管其貌不扬,没有引起刘备的重视,但是这位先生特别知道如何处理俗务,不会整日里纠缠于琐事,反而能够知天下,看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否则,一把火也不会来得那么猛烈,三分天下也会来得那么干脆。庞统的伟大在于不拘泥于杂事,而是胸有成竹,知道轻重缓急,自然从容不迫,乃至于一天能够干一个月的事儿,可谓是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觉得累,连政治家刘玄德都觉得不可思议。

实际上,在公文漫天飞的时代,只有从容淡定的人才能够如鱼得水,不知是哪一位高手,看着一天处理的公文,竟然洋洋得意,不由飘飘然起来,等到别人说道,面对这样的成绩,对于苏老爷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可见,别小看苏老爷子风流倜傥,但是在政界也算是处理公文的高手。

如今亏得有什么网络,否则,面对材料满天飞,也不知道让一个人的智商变得多么疲乏。有人说,在世上走,一个人的文艺气息会消失殆尽,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曾经在学校里写文章崭露头角的人,如今也不知道还有几个对文字特别感兴趣,说不定在大话、废话、空话的环境下,已经没有了本来的灵气,想来也算是一大糟糕之事。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管你行路也好,读书也罢,在文字繁杂的年代,许多人已经不再能够心神安定,整日里嘟囔着该怎么样才能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一点,刘庸先生有着清醒的认识,说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不为别的,就是在朝堂之上,高庙之前,战战兢兢,做着揣摩别人的心思,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看上去整日里如华威先生般跳上跳下,殊不知,回过头来,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干,这也算是人生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如果大人的世界还在为生活奔波,为啥小孩子的世界也变得如此单调无味起来,许多孩子在吃喝拉撒中完全忘记了陪伴自己的美丽世界,他们成日里喜欢待在虚幻的世界里,看着网络间传播的图片,就不愿意仰望星空,俯察万物,乃至于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七拼八凑,完全没有了小孩子的味道。我知道,孩子在成年人的驯化下也一个个成人起来,可以想象,他们在迎合大人,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不能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完全可以虚拟一些不着调的事儿,看上去很美,至于现实是否如此,唯有天知道。

孩子们似乎在与大人之间铸就了一道可怕的大坝,他们不愿意听大人说什么,总在与大人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完全在演绎一场戏,难怪有人感叹,如今的孩子就是早熟,也不知道大脑里整日里在盘算什么玩意。

事实上,孩子们不可能如大人那样,脸上摆着一副面具,只要有机会,都会把自己的天性暴露无疑,直到大人一声棒喝,才明白,自己的无知行为触动了大人可怕的神经,立马又规规矩矩起来。

贾宝玉,这位混世魔王,不知为啥,就是不愿意与整日里在官场上混的人打交道,一听说,父亲让其与贾雨村打交道,就会立马不乐意,想出办法加以推辞,殊不知,在大观园里,这位公子哥并不代表着一切,他的姐姐妹妹都在时不时把外面的元素带进来,在宝玉挨打一节,连林黛玉都哭哭泣泣地说什么从此改了吧!事实上,一个人想要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自然需要超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陋习,否则,在官场上混来混去,想要在思想领域干出点名堂来,那是不可思议的。

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说白了,在混乱的年代,人们没有多少繁文缛节,更多的是简洁明快,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曹孟德草拟的文书,又有多少吱吱呀呀的东西呢?曹雪芹先生借助凤姐之口批判那些扭扭妮妮之人,明明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人,这不,总要拐弯抹角,似乎不如此就不能显出水平一样,我看,这样活着一定觉得累,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我不开窍,整日里胡言乱语,不知道轻重,完全不顾前程,实际上,只有这样活着,心才不会过于累,反而活得特别坦荡,无需过多的牵挂。

有人佩服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却认为这一点上,庞统似乎高出孔明一筹,如果庞统不是相貌问题,不是急于立功,没有在落凤坡下马,说不定这位鬼使神差的家伙也会干出徐文长那样的成绩来。我不反对一个人兢兢业业,但也不喜欢整日里小心翼翼,不知道风流倜傥,不懂得如何生活之人。

上天给了我们美丽的世界,如果整日里被丝竹之乱耳,被案牍之劳形,不能够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物,恐怕只能面对大海,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又有谁比得上范老爷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系天下的胸怀呢?

人需要不断地修心养性,修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看待一件事的态度,看待自己人生的一种识见,不要以为年纪可以决定一切,殊不知,一个人没有了心平气和之情态,就算位置再高,也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不是说干一行怨一行吗?实际上,人在世上,谁都会被杂事缠身,也许你会说,离开了这里,一切会改变,殊不知,到哪里都是一样,就像钱钟书《围城》里所说的,冲出城外的,还是挤进城里的,对于人生也罢,婚姻也罢,一切都是如此。拯救自己不能靠别人,只有调整了自己的目光,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

小孩子本来应该快乐的生活,但因为大人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导致许多孩子没有了生活的情趣,宁愿生活在虚幻中,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看看美丽的世界。大人成日里在应付人为制造的各种文牍,殊不知,这样看似在忙碌,实际上只不过在荒废时光,等到夕阳西下,想要真正看几眼美丽的世界,那时候,眼也花了,耳也聋了,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歌德在《浮士德》里写出了各种美好的人生,只有真正停下来欣赏美才会走进天堂,这一点,魔鬼梅菲斯特是很难体会的。我们却似乎与魔鬼签订了合同,把灵魂与肉体一起卖给了杂事,看上去稍有成绩,其实有干出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

朱元璋这样的大老粗,做了皇帝,不会没来由的要求天下士子考什么八股文,为啥呢,不就是希望脱离那种废话、大话、空话吗?可惜的是,老人家的一番苦心却被投机取巧者搞得变了味,许多钻营者僵化式的读书,完全背离了初衷,难怪五四需要提倡新文化运动,大概虚伪的托词已经让读书人没有了灵气,完全是范进似的书呆子了。

人不一定要高官厚禄,但千万不能够被世俗之事搞得晕头转向,唯有真正认清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举重若轻,在荆棘之路上杀出一道光明之路来,可惜的是,世界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