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老百姓遭受招生排队之苦?

(2015-05-25 06:44:3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谁让老百姓遭受招生排队之苦?

谁让老百姓遭受招生排队之苦?

据蒲公英评论网爆料:一个月前,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区内的布朗幼儿园贴出今年招生报名登记的公告,报名时间是523日上午9点,名额100个。排队55夜,这是刘桂槐一家为孙女的幼儿园报名指标所付出的代价。并非这家私立幼儿园出类拔萃,但对于这个有6000余户居民的小区来说,这是最近最便利的幼儿园。往年,最长的报名排队纪录是33夜。

每年到了招生之时,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排队之苦都会在一些特别的学校出现,让人不由感叹,这招生排队之苦啥时才是个头?然而,年年讨论,岁岁依旧,看来,就近入学问题的解决错综复杂,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认真细致地分析,把“就近入学”真正落到实处,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就近入学”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各种配套措施来加以展开,否则,老百姓排队之苦是很难脱离的。我们的家长有哪个不希望家门口有个像样的学校,有谁愿意花费冤枉钱挤进所谓的重点学校?问题是,教育的不均衡性常常让家长对一些学校不怎么满意,毕竟,周围发生的事儿,完全是纸里包不住火,可能一夜之间,老百姓都知道。

有人说,教育办得怎么样,应该由教育专家来评判,我对此不敢苟同,其实,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到底谁办得如何,不需要什么宣传,大伙心里都有素。一些教育管理者总喜欢把目光锁定在最后的中高考上,殊不知,老百姓还是讲良心的居多,他们看重的是学校平日里的管理,只要管理到位了,学校尽力了,很少有家长胡搅蛮缠的。说实在的,过程管理上档次了,结果还会差到哪里去吗?

幼儿园,尽管没有什么成绩的考核,但它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习惯、做人等方面的培养,这不是多识几个字,多画几幅画所能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幼儿园管理者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多角度地审视孩子发展状况,从而量体裁衣,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

孩子年龄小,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的幼儿园能够办在家门口,毕竟接送方便,有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赶到。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许多我们的家长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比如尿裤子了,感冒生病了,……

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许多原本方便家长的学校被无情撤并,可以说,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付出太多太多,这就导致只要学校发生什么事儿,就会大惊小怪起来。家门口的学校没有了,或者即将面临灭亡,此时,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生源问题,许多地方采用了与建立民办幼儿园的方式,这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可以甩包袱,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赢利,这有什么不好呢?

民办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用人与管理上肯定更有品味,在宣传与特色建设上更有亮点,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家长,这一点,我们不难判断。然而,可能是民办幼儿园需要在赢利与质量两方面都得做出保障,他们往往会严格规定班级人数,家长对这一点特别看重,不像公立幼儿园,尽管文件也有班额数的规定,但在各级政府地压迫下还可以屈服,从而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班级,这无疑影响了每个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益。说不定,私立学校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独立,这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点和立足点。

在基层学校的管理者都知道,如今头上的管事婆婆太多了,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事务主义者,尽管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但忙出了什么头绪,可就谁也说不清楚了。许多校长、园长在平日里诉苦道,怎么这么些事儿呢,老是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学校发展的问题。

私立学校,有自己的董事会,完全可以把学校管理与运营区分开了,董事会的头头们可以考虑学校发展问题,可以考虑如何应对校外的那些管事婆婆们,校内管理者可以一心一意的干自己的事儿,一个劲儿地把学校办出特色来,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就读。

绝大多数民办学校,他们不在乎生源,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学校从来生源就不成问题,他们选择的管理者可以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有本领,无论你多大了,照样能够发挥作用。这一点,蔡林森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刚刚退休,河南永威私立学校听说后,立马做思想工作,让其重新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如今依旧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依旧是这所私立学校的一张名片,其成就一点也不比在洋思中学逊色。

然而,公立学校就不一样了,领导如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很少有人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去思考问题,总在干着杀鸡取卵之事,如此急功近利,我们能够指望学校走得更远吗?我觉得布朗幼儿园的前身说不定就是一个即将倒闭的幼儿园,许多家长宁可绕弯路也不愿意在此就读,然而幼儿园体制变了,这就导致许多生源回流,如此,学校的规模与周边的需要出现了矛盾也就再自然不过了,许多家长连夜排队,又有什么奇怪呢?

当然了,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小区本来没有预计有这么多孩子,再说了,私立幼儿园的价格并不便宜,在初创幼儿园之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切,问题产生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时下,学区房之所以火爆,并不是说家长愿意削着脑袋往里挤,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管理,好的学习环境吗?可见,布朗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周边老百姓的愿望,这对于幼儿园本身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但从整个教育大环境来看,我们在满足老百姓愿望上做得还不够,没有前瞻性。

不是几天前网络爆料,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规模,兴办一些幼儿园,大搞特稿装修,到头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从事儿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学校的发展没有考虑到未来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最终买单的依旧是老百姓。

幼儿园私立化,我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来整个教育体系势必会变成私立与公立并存的局面,许多优秀的管理者和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完全可以在私立学校满足其愿望,政府支持的公立学校渐渐会对平民子弟开放,这样并存的局面一旦形成,教育发展也就有了希望。

如今,各级政府对教育管得太紧、太死,从人事任免到招生都会干预,忽略了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这样的经济模式思维下的管理方式迟早会被淘汰。我觉得教育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花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春天带来的教育气息。

私立学校尽管也存在许多问题,他们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铤而走险,变成塌方式的腐败,这样的危险我们也不忽略,不是有一些私利大学,一味地扩大办学规模,由于管理不当,导致学校资金无法周转,最后,老百姓和教师跟在后面遭殃,这其实就是民办学校天生所有的软肋。

公立学校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国家正在实验教师“县管校用”的方式,体制内的教师是不需要担心没有工作,只不过是工作的远和近而已。私立学校,教师自我压力很大,社会压力也不小,而公立学校,只有那些真正有良知的教师,才会倍感压力大,如此,许多公立学校的管理者不免困惑,这样的学校,到底怎么管理呀?

追根溯源,我们需要把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梳理清楚,真正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等到哪一天,老百姓只要坐在家里就收到来自学校入学的通知,教育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