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生活教育一考了事

(2015-05-06 06:46:4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别让生活教育一考了事

别让生活教育一考了事

据蒲公英评论网报道成都部分学校小升初考题,老师问,“内裤和袜子可不可以一起洗?”答“不能”,老师追问,“一起洗会传播什么细菌?”

有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常识成为考题是教育的自我觉醒,殊不知,无论是杜威“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恐怕都不是纸上论道那么简单。事实上,纸上谈兵是一回事,真正的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许多学车的人都知道,教练面对车子说出了一大堆理由,讲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都一一记在大脑里,没有实际上的操作,那么,车子照样没办法开出啥样子来。不要拿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来说道,似乎教育只要唤醒孩子的潜意识,一切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所谓的生活教育,本质上说就是让一个人学会如何生活,即衣食住行如何打理,怎么样看待生活,为什么要热爱生活方面做文章。

如果仅仅把生活常识进入考题就简单的归结为教育的自我觉醒,似乎有些太过容易了。日常生活中,许多大人都不愿意孩子走进生活,动不动就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我们来。正因为如此,许多孩子很少明白生活之艰辛,创造美好生活之不容易,从而以自我为中心,想当然的觉得自己就应该享受生活之幸福。

当下孩子难以管教,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往往处于虚拟世界里,一方面书斋生活让孩子脱离世界,没办法正确地看待生活,甚至把生活中的各种工作化为三六九等,误以为只有不劳而获才是工作的最美境界,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刚刚出校门,不是去思考如何给努力工作来给生活加把劲儿,而是在不断地追问,工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实惠,难怪许多外资企业会觉得目下许多新新人类不好伺候,只能撤离大陆,到其他国家去寻找新的商机。另一方面网络虚拟世界让孩子整日里处于幻想之中,小孩子希望有超人的存在,自己可以凭着超能力解决一切,长大后,他们会在游戏中寻找刺激,似乎在虚拟的世界里才可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快感。实际上,如此生活只能让更多的人对生活本身特别冷漠。生活如果纯粹的变味为机器式的的程序,那么生活本来的味道就没办法体验到了。无论走到哪里,我发现各种年龄的人都喜欢拿着手机搜寻信息,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子,就是忽略了眼前近距离的交流,这样的冷漠常常让生活没有了味道,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气氛,只能是名存实亡了。

五一节,回到老家,没有干其他事儿,就是与躺在床上的父亲进行唠嗑,尽管九十多岁的奶奶也会拄着拐杖来参乎几句,老人许多困惑得到解决,自然脸上洋溢着笑容。生活到底是什么,常常许多人误以为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殊不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你的心有没有与生活真正意义上融为一体。如果你把这些东西视为一种任务或者负担,试想,生活又怎么会觉得快乐,又怎么可能热爱生活呢?

生活教育不仅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之艰辛,更要体会生活带来的无限快乐。不要说其他,就算忙一桌好菜,你如果带着痛苦的表情在厨房捣鼓,说不定就会因为心神不宁而让一个个菜滋味走样,本来好好地一桌菜自然会糟蹋了。走进生活,我们应该以接纳的目光来热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可以说,生活与劳动密不可分的。然而,我们需要大人不能理解这样的道理。据成都商报55日报道:上课铃响了。成都20中高二(8)班的学生却没有进教室。全班学生穿上了绿背心,有的拿扫帚,有的拿拖把,有的推起了垃圾车,开始打扫校园。从昨日起,他们将全部停课三天,专职负责校园卫生。这是该校延续了20年的传统,但这一传统最近却遭遇了家长的质疑。一位高二学生家长致信校长胡铃冬,表示当前高二学生正在备战“零诊”考试,希望能够将停课打扫卫生的方式变为放学后打扫,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复习。昨日,胡铃冬也致信家长,表示传统不会变,“因为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星空,也要关注大地”。

实际上,能够如成都20中这样重视劳动实践的学校并不多见,为啥呢,当下许多学校都在有意无意地迎合社会、家长,忽略了教育到底需要给孩子带来什么。实际上,关注星空也罢,着眼大地也罢,都需要孩子真正意义上热爱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孩子仅仅成为学习的工具,正如双料博士所言的,除了学习,其他啥都不会。

在十多年前,我们的学校条件普遍比较简陋,没有如今的塑胶跑道和水泥场,几乎做到校园内无裸土,那时候,只有是开学,全校师生首先干的事儿就是打扫卫生,从家里拿来笤帚、箕畚、小锹、锄头、抹布等,除草的除草,扫地的扫地,擦窗户的擦窗户,……大伙齐动手,尽管腰酸背痛,但也干劲儿十足,成绩斐然。如今,学校的杂草有专人处理,就连厕所都请外人来清理,孩子只要三点一线的学习就可以。

事实上,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可以随意乱扔垃圾,可以不顾自身的公众形象,这是教育的尴尬局面。每每到学校检查,明明学校下了功夫打扫卫生,可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往往会留下许许多多的垃圾,很少觉得这样的随意扔垃圾有多糟糕。学校如何做好养成教育,我看要从劳动教育开始做起。

我发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想通的,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五个方面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品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学好技能是如何生活的基础,健康的体魄这是生活的本钱,而如何用美的目光来审视世界这是生活的必要条件,快乐的劳动是生活得以延续的核心动力。一个乐观向上,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自信的人,他往往会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美和呵护美,如此,生活才能够真正让一个人接纳并融为一体。

时下,仅仅为生活常识入考题就觉得是教育的觉醒,我看为时尚早,毕竟,生活教育并不是一两道试题所能解决的,他需要我们的学校真正意义上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行动指南,设计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成都20中那样敢于与世俗的错误的认识作斗争,全力以赴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舞台,让孩子正确认识生活,了解生活,走进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作为家长,我们要主动配合学校,不要自以为是,总觉得孩子除了学习,其他都不需要关注,这样的错误意识迟早会让自己或者孩子买单,是特别糟糕的一件事儿。

也不知道十五年前大学里拥有劳动周这样的活动平台到底有没有了,如果没有了,教育部主张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那就难比登天了。毕竟,劳动是创造生活的关键,我们的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过,你能指望其在创业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也许会有教训,如果变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就违背本意了。

生活里的常识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孩子的考题,只不过师生才不愿意考虑考题本身的生活价值,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得多少分数上,想来与生活本身又有什么关联呢?如果仅仅让孩子知道袜子和裤头不能放在一起洗会传播什么细菌,没有真正去洗衣服,那么这样的纸上谈兵确实没有实际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面临着各种困惑的孩子,如果不能真正走进生活,打理生活,仅仅在磨嘴皮子,唤醒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

别忙着给生活常识入考题叫好,我们的生活教育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