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师“被加班”何时了?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加班加点、兢兢业业的老师,往往才是好老师。可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从来不鼓励老师们废寝忘食地加班工作,而是希望老师们有自己的生活,妥善安排好工作时间。这一点,我与先生有同样的感受。
其实,许多老师是被加班,他们也渴望多陪陪家人,静下心来学习,让和谐安宁成为最幸福的生活。我有一个同事,他说道加班眉毛一皱,脸上写满不解与伤感,问其故,原来已经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了。这样的事儿,许多教师都经历过,他们因为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杂务,总把尽孝放到了一边。
我们不是什么神仙,可以不食人间烟火,殊不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充当着许多角色,这就需要在每个角色上都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否则,一个角色没有当好,常常会后悔一辈子。尤其是人到中年,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你有许多事儿需要去打理,为此,许多教师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过早地衰老。不信,你到校园看看,许多四十岁过一点的人,白头发就已经早早爬上头,人也显得特别老气。这时的父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孩子正使用钱,一切都压在一个人微薄的工资上,我不由得想起烈日与暴雨下的祥子,整个人都在挣命。
每年,都会有优秀的教师倒在讲台上,勤奋的校长在忧郁中离开人世,我就在想,到底是谁让这些好人过早的失去生命,恐怕压力过大是主要凶手。如今的基础教育,那不是一般有良知的人能幸福工作的对象,无论是城镇的重点,还是乡村的薄弱学校,大家都特别的焦虑,城里的重点学校,班额超大,据说一个班常常在六十人以上,一个老师带三个班是再正常不过了,试想想,如此,不累死也会忙死,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有出息的学生不算少,至于这种精神层面的支柱到底能够维持多久,谁也没办法预测?再说说乡村薄弱学校,大量的生源流失,剩下的十之八九都是问题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教育难度一点不比城里的孩子小,往往一个孩子的教育总得你花费十足的力气,至于有没有效果,一切都难说。然而,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政府的压迫下,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学校成绩大排名,这下好了,许多学校都在尽可能地向衡水模式发展,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至于效果肯定有,但对于人才的培养到底怎么样,谁也很难说得清楚?为此,许多学校把学业放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其他课程能省则省,乃至于一些常态工作都没办法做到位。广播操本来应该做到静快齐,然许多教师争分夺秒,一个劲儿地与广播比嗓门,实在没办法,喊到办公室去查漏补缺,至于眼保健操,那是可有可无的,如此,学生的体质自然下降,大家都知道,身体健康都没有,其他东西再怎么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道理大家都懂,可在体制下,谁会这么做呢?学校管理的矛盾往往如此,任课老师之间为了占据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常常是大眼瞪小眼,谁也不会让步,学生的学业负担愈来愈重,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孩子,能够保证八小时睡眠,恐怕是神话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沉重负担下变得愈来愈重,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没有了意义。许多孩子一旦毕业,就会把书本试卷撕得粉碎,你能指望他们终身学习吗?可惜的是,一个人想要有出息,那就需要保持无限的学习热情,否则,今后自然没办法干出一番事业。
平日里学校里除了上课,还有来自政府各部门的琐碎之事,几乎样样都挺重要,有良知的老师疲于应付,很难有多少空闲时间来学习、思考并更好地备课。有人说不是有集体备课组吗?也不知是谁发明了这玩意,我看许多学校都是做做样子而已,真的能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给广大教师提供帮助,那只不过是官方的神话,置身其中的教师都心知肚明。我发现,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在谈论教育问题,都是在布置任务,至于能够把下一周的教学任务仔细商量,困难可见一斑。如此,社会、家庭需要孩子出成绩,学校却在办学理念上出现了庸俗化倾向,这一切都逼迫老师机械地搞不科学的学习,许多孩子整日里上下眼皮子打架,不知有什么效果。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最痛苦的莫过于有良知的人,许多优秀的教师也在想尽办法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他们也希望孩子的学业成绩扶摇直上,既然学校没工夫备好课,只能把与亲人团聚的时间无条件剥夺,常常是一坐就是大半天,完全是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换了个地点而已。
据说,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对自家子女的教育却显得特别苍白,实际上,自家孩子的教育不需要多少大道理,更多的需要陪伴,然而,我们的优秀教师到底给了多少这样的陪伴呢?平日里工作,常常在孩子之前上班,孩子睡觉之后回家,压根儿没时间交流,等到了双休日,一方面要处理平日里没有到位的工作,另一方面,家里老老小小,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事儿都得管一管,至于真正静下心来陪陪家人,那就是奢望了。我们把教师当成了神人,可在现实面前,我们往往是拿着社会低水平的工资,也许有人说,工资不是一直在涨吗?问题是,教师涨工资常常是落在公务员的后面,一旦教师涨工资了,那整个物价也跟着跑起来,看上去工资多了,真正能买多少,许多教师都在为之皱眉头。难怪贾平凹先生会在《废都》里写道,一群孩子看着老师蹲茅坑,有些不解,问老师怎么也蹲茅坑,然而,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要求教师的,在表彰先进的选择上,就是在传扬那些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工作疾病缠身这些不正常的行为,殊不知,教师也是人,除了教师这样的角色,他还是父母、子女,作为父母亲自然要关心自家孩子的学业,作为子女,自然要关注父母亲的健康,一旦在哪根弦上出了问题,那么整个人都会崩溃,瞬间衰老。
我有一个同事,平日里乐呵呵的,过着稍微自由自在的生活,工作也挺上劲儿的,然而,突然有一天,自己的妻子得了白血病,女儿正在上大学,这下糟了,一切重担都落到他的身上,人在一夜之间马上衰老,一个和谐的家就此失去了平静。实际上,这样的家庭又何止一个,也不知啥时候,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意义上处理好免费上学(包括非义务教育阶段)和免费医疗两件事,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许多家庭常常在大病到来之时瞬间贫穷,在孩子学习问题上投入过多,常常是一家人一年的积蓄有一半用在孩子身上,至于效果怎么样,那又是另外回事了。
人为制造的重点学校,就是为了发展所谓特殊地段的经济,打破了一个地方教育的平衡,到头来,许多家庭为之四处奔波,看上去,一些地段的房地产、餐饮业等行业火爆了,然而,真正掏的依旧是老百姓的钞票,牺牲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这种畸形教育状况尽管一些地方正在出台政策想要改变,到底能够干出啥样来,一切都值得怀疑,到底是地方政府说了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过是一个小小单位而已。
如此,整个教育界都是嘈杂声不断,校园是火药味十足,可怜的教师,却干着神仙才能做的事儿,尽可能把家庭抛在一边,过早地衰老,等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许多人都在健康与身心上受到了大大的打击,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俞正强先生本来正常的言论也会变成锐观点,可见,教育思想的扭曲到了什么程度?
啥时候,我们的教育工会真正能够代表教师的声音,啥时候,广大教师保持一个团,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形式,不是社会庸俗的机器,从被加班中解脱出来,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民族的发展才会更具有竞争力。(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