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珍爱魅力生命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让孩子珍爱魅力生命
两个高中生九天杀了七个人,听到这个消息,我顿觉后怕,再想想,幼儿园未婚老师小王,竟然把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亲骨肉扼杀在被褥中,可见,生命在许多人眼里是那么的不屑一顾,看来,生命教育不可松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瘫痪在床,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始终没有忘记生命价值的思考,难怪保尔柯察金这样的英雄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史铁生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于自己瘫痪之后,并没有放弃自我,而是在重病地折磨下,生命的思维反而更加真切,每每读之,你能够发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上天送给每个人最美的礼物。
我们追寻许多物外的东西,包括荣誉、利益,可等到生命即将失去之时,才会恍然大悟,人生其实并不要过分在意得失,只要心存感恩,才会看到太阳每天都会从地平线上崭新升起,梅花会在寒风中快意绽放。
人就是奇怪,身强力壮时要这要那,等到腿脚不灵便,思维混乱时才会明白生命健康之可贵。许多人都知道活着有时候要放开一点,可是在名与利面前,我们常常不能把握好自己,总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似乎只要多得到哪怕一点点东西,都会觉得特别高兴。事实上,风光不可能永远属于哪个人,在滚滚红尘中,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现象比比皆是,否则怎么会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呢?
这几天,无论是《怪医唐慎微》,还是《医痴叶天士》,他们痴迷于医学,从来不会把名利放在眼里。这一点上,叶天士与乾隆皇帝的对话值得每个人去审视,乾隆皇帝想给叶天士赏赐,可先生就是不要,认为做医生只要受诊金,不应该得到什么赏赐,只要有什么妄念,你会影响自己在医学上的造诣。难怪乾隆皇帝会翘起双拇指,赞叹叶天士为一代神医。
庄子在《逍遥游》里强调,人要想逍遥于天地之间,就应该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们在生命长河中之所以特别痛苦,就像一个人在走路,看到路两边的琳琅满目的东西,见什么都要据为己有,拿的东西多了,背负的一切就会愈来愈重,等到走不动时,一旦生命无法承受身外之物之重,才恍然悔悟,猛回头,可惜,人已经日落西山,顿觉一生空落落的。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可以说,面对大千世界,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知道人应该多思考到底该怎么活着,到底该怎么认清自我。事实上,在名枪利索中,我们许多人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点点,等到从权利场上退下来,才明白,人活着其实什么都不是。我觉得王蒙先生在这方面是智者,他才高位上退下来,并没有放弃思考,不断地钻研古典文学作品,无论是庄子、老子、孔子的言论,还是《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先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你读他的文章,不会觉得累,反而感觉到先生在褪尽铅华之后,更多地接近生命的本质。
人活着,千万不能放弃对生命的思索,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历程中,常常忽略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在学校里,老师千万句话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为了你的前途,请不要浪费一分一秒,当下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人上人。在家里,父母亲可以不要孩子干什么家务事,只要学习好,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要干。孩子们渐渐成为分数的承载体,不是一个正确驾驭生命的智者。不是有许多成绩优秀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遇到一两件不顺心的事儿,立马会想不开,等到问题愈想愈复杂,神经难免紧张兮兮,生命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失去。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花季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丢开父母,让生命从这个世界失去。当然了,也有一些孩子,不能认识到生命与时间紧密相连,喜欢在恍惚间让时间从指尖溜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他们不关注生命本身的价值,而是在追寻生命之外的东西中迷失方向。
生命,作为学校教育,我们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然而,在世俗的压迫下,我们常常因为呆板的分数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是有许多孩子在学校里没有成功感,整日里低着头,生怕老师找自己麻烦,生怕同学笑话,这其实是学校单一的考核带来的恶果。生命没有了激情,你能指望一个孩子在校园里快乐成长吗?按照多元发展的理念,人不可能成为全才,这也是单一以分数为指标带来的悲剧。一些在学校里毫不起眼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恰恰会变得活灵活现起来,未必就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经常有老师感叹,某个孩子上学时,什么都不行,可是,社会上几年一混,竟然人模人样起来。这种尴尬的现象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始终把生命的发展当回事,不要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唯有如此,生命才可能在学校找到合适的位置。
学校教育想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觉得生命教育至关重要。一些孩子之所以习惯差,学习目标性不强,说到底,就是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经常问孩子,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为了什么。一些习惯差的孩子,他们因为家庭环境的种种因素,对生命以及生命所处的环境存在误解或者不解,要么以斗争的方式来对抗自己的生存环境,要么以逃避的方式来敷衍自己的生命,反正,无论你怎么点拨,自己就是不愿意开窍,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复杂的原因所在。
生命教育离不开相应的活动,系列活动的举行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不断审视生命的意义,一旦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享受到生命本身带来的意义,自己就会不断地调整心态,从而积极参与到生命意义的追寻中来。我写文章喜欢行云流水,就是希望在畅意地表达中更加接近生命的真谛。只要有一点点杂念,文章就会变得艰涩难懂,愈写愈觉得没啥意思。
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会用积极的眼光来打量这个美丽的世界,不会因为寒风凛冽,就不愿意起床去观看日出东方。李吉林之所以在情境教育上有很大成就,说到底,就是对教育特别热爱,懂得尊重生命,知道生命不可以忽悠,只有用心构建特别环境,才能让一个个生命在参与中绽放精彩。我发现,只要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都会在审视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挖掘生命的魅力,让一个个生命个体在行动中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美丽,一个孩子一旦爱上了无限魅力的世界,他怎么会敷衍或者抹杀来之不易的生命呢?
大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强调结果,就是忽略过程散发的浓郁生命气息。就像爬山,我们如果盯着山顶不放,忘记在闲庭信步中欣赏大山本身送来的体验和美丽花花草草,你就会抱怨声起,顿觉前路漫漫,为什么要爬山受罪呢?
人就是奇怪,一旦被名利迷失方向,就会看轻生命,欲望支配一切,人也变得猥琐起来。没有了欲望,人自然会变得刚强起来,可以说,医有医道,人活着就应该参透生命之道,如果不能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那么,人就会不知足,不知足就会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东西,自然也就会愈来愈被情绪所左右,这样的人,你能指望其在事业上不断精进吗?一切值得怀疑。
我觉得学校想要培养出社会有价值的人才,应该从生命的认识入手,不断地启发孩子们认真审视生命,让生命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快乐,感受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此,孩子们才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生命才会构建出更加精彩的世界来。(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