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者要有“被弹劾”意识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学校管理者要有“被弹劾”意识
时下,学校管理者十之八九都是行政任命的,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乌纱帽了。有人说得好,如今只要你进入了学校的管理队伍,无论才能优劣,不知害怕自己脱离这样的群体,除非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因此,我们看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学校管理者队伍不断扩大,可做事情的人却愈来愈少。很简单,一些人一旦头上有了一点衔,不是想着做更多的事儿,而是尽想着怎样的去享受,反正没有什么危机意识,自然也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就算每年都会有什么述职,那也不过是走走场的。再加上社会上还流行着潜规则,自然只要找到门路的,都可以戴上乌纱帽吓唬人。
真的,如此途径选拔出来的学校管理者,他们不会真正意义上为学校的存亡考虑,绝大多数都是在为自己着想,想着怎么样升官,怎么样晋升职称,就是不想着学校怎么样走上正轨。久而久之,自己只愿意躲在办公室里虚度年华,不思进取,自然会失掉民心,想要指望这样的学校管理者能够让一群人跟在后面奋进,那是难比登天。
作为教师,我们坐在台下常常看到新上任的学校管理者信誓旦旦,自己的目标是如何的远大,信心是怎么样的十足,措施是怎么样的得力,自己是如何的努力,可是天长日久,可能遇到了许多无法想象的问题,不免松懈下来,自然会放松并放纵自己,渐渐平庸下去,那是多么的可悲呀!
古人就是聪明,在《周易》里开宗明义就说,人应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你想要成为大伙心中的英雄,不是靠一两句豪言壮语就能解决一切,需要我们自强不息的努力,对别人要有大地一样包容的胸怀,如此,你才能享受地天带来的安泰祥和。
问题是,世间目光短浅的人比比皆是,否则,曹刿也不会说“肉食者鄙,不能远谋”,可以说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许多人还是物质至上,看上去似乎想要有所作为,殊不知,自己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你能指望他们将心比心,把自己的事业当回事吗?为啥不是天地泰,而是地天泰,意思很明确,天地只有相互为对方着想,安泰祥和才会自然到来。管理者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处处为别人着想,那么很显然,你是难以得到别人的支持,这是许多管理者很难想象的。
我觉得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只要管理者稍微替下属着想,下属给予的回报那是难以估量的。我觉得学校这样的场所尤其需要如此,毕竟,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有尊严的人,他们不会忍受一个人耀武扬威,指手画脚,你一旦学会尊重老师,老师也会特别尊敬你,这是相互的,你无需质疑。
当下,许多学校管理者不是普通教师选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行政任命的,出现惟上是从也就不怎么奇怪了。许多学校管理者不把教师放在眼里,似乎这些人就应该拼命为学校工作,殊不知,教师工作的热情有时需要靠学校管理者去激发,就算你说上几句人性的话,说不定老师也会激动半天,为你呕心沥血的。
我发现一所学校想要有生命力,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时刻到校园周围走一走,而不是躲在办公室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此,你才会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我们总喜欢做言语的巨人,不喜欢做一名实干家。然而,学校真正能够翻身,十之八九都是靠实干出来的。许多学校之所以能够创造一定的奇迹,这与学校的领头羊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有很大关系。为啥会说,一个好校长决定一所好学校,意思很明确,学校管理者的理论素养、自身素质、身体力行的程度将决定一所学校到底能走多远,这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学习,及时反思,勇于实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一个团队创造奇迹,这样的优秀才是光荣的。我们很少看到学校管理者一心一意为了评职称能够让学校有很大改变的。你学会为人人,人人才会为你着想,道理非常浅显,可是做起来确实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敢于舍弃一切子虚乌有的东西。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有忧患意识,在学校,这一点尤其重要。每每学校管理者在台上对教师信誓旦旦的讲话,我都会在心里问无数遍,你说的话到底能够做到吗?记得四年前,我们这儿组建了一个活动研究室,但是要求每个成员每天都要写一些教学反思,我就暗下决心,每天不写完一千字不放弃,但是,就有人怀疑,你说的能做到吗?还好,我做到了,不是一天一千字,而是不断地增加,乃至如今的二千五百字,没想到,生活充实了,幸福自然也就来了。
人不要说多少,你应该时刻想着,如此不作为,老师会不会弹劾我,让我下台。唯有如此,你才不会躲在被窝里不出来,也不会对教师吆来喝去,不知道尊重人,你的政策也不必大而无边,别人无法落实。
学校里的许多政策都存在,问题是没能坚持执行下去,刚开始轰轰烈烈,到最后是不了了之,如此的管理又怎么可能让学校变得优秀。其实,学校的政策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自己要身体力行,尤其是在教师面前承诺过的东西,无论如何,你都要做到,哪怕是刀山火海,否则,你的许多话就算再怎么铿锵有力,那也是白费口舌,没有人听你说。
许多学校管理者会觉得到新的环境里不适应,为啥教师存在的许多问题不去找各个部门,而是找你呢?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管理者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过去有多少事儿,教师们去找过各个部门,就是没有好好地落实,这时候,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还要督促各个部门切实为广大教师分忧解难,如此,你才能确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时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教师本来还有个工会,可是许多单位的工会是名存实亡,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广大教师的利益,这就导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紧张,一旦形成了固执僵化的认识,那么学校不瘫痪那才是奇怪呢?走进办公室,如果我们听到老师们在说凭良心工作,那么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就要认真反思,你的管理肯定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不正视,问题只会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一所学校想要保持活力发展,需要一代代学校管理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想要让学校堕落沉沦,那是只要一两句不切实际的话,一切都会变得糟糕起来。
我觉得教师想要依靠自己的工会来与学校管理者认真地交流,那是不切实际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但是就目前来看,学校管理者的监督还是有限的,完全可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权力的无限放大自然不利于一所学校正常发展。学校如果仅仅靠学校管理者单干,我看不会走得有多远。真正兴旺发达的学校,从上到下应该是一条心,否则,就算学校管理者能耐再大,那也干不出多大的成绩。
真正有智慧的学校管理者应该给自己设计一个大大的笼子,这个笼子是由教师的舆论与监督编织起来的,你只有甘愿钻进笼子里,努力做教师的行为楷模,时刻为教师的利益着想,可能装你的笼子才会变成五彩金光,届时,你的威信自然提升,学校也会自然走上正轨。
我们现在的许多学校,校长不是装在笼子里,而是想尽办法把教师装进笼子里,千方百计地刁难与监督教师,自己提出的要求只是马列电筒只照别人,不关注自我,如此下去,一旦笼子里的教师窒息得反抗起来,懈怠下去,这无疑不久证明了自己的管理失败吗?
本末倒置的管理模式确实让许多学校平庸下去,管理者与教师相互指责,我看在华美坚硬的大船,都会在大风大浪中沉沦,很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愿更多的学校管理者觉醒过来,要有“被弹劾”的意识,始终把教师放在眼里,不妨对自己狠一点,相信你的言行一定会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到时候,你还担心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吗?目光有多远,志向有多高,每个学校管理者都需要及时反思。(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