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业余生活不可随便打理

(2014-12-28 07:13: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教师业余生活不可随便打理

教师业余生活不可随便打理

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的差异在业余,也就是说,谁对业余生活进行规划,谁就有可能成为属于自己领域的领军人物。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取得的成绩,殊不知,一个人,他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常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科比之所以能够成为 NBA的传奇,投进一些不可思议的球,原因就在于先生拥有一颗冠军的心,每天都会晚上十一点多钟回家,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全身心都投入到练球中去。其实,想要在NBA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刻苦精神,一切都不会那么轻易得到。

当然了,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教师,自然不会过分苛求自己,否则,人活着也就太单一了。时下,教师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去思考业余生活,整日里像转陀螺一般,忙完学校,再在家里忙个不停,更可悲的是,有时候,学校里的事务还要拿到家里来继续,真的苦了教师的亲属。

事实上,工业化体制下的思维管理习惯,让置身其中的人失去了生活的准心,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像一颗螺丝钉,整个身子愈来愈紧,没办法放松下来,这就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那种随意辱骂学生,提到考试就全身紧张,教师怎么可能不处于亚健康状态呢?

教育,说到底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强壮的身体,用自己的阳光来沐浴孩子的成长,如果整日里愁眉苦脸,病歪歪的,我觉得学生不可能学出什么样来。教师给学生的影响,不一定完全是知识,我看更多的是人格魅力。试想想,如果我们走进课堂,心力交瘁,又能指望学生保持什么样的热情去学习呢?

一旦教师心态不理想,那么教育质量自然下滑,如此恶性循环,自然会让整个校园变得异常紧张起来。教育需要人与人之间自由的呼吸,不是什么考试梦工厂,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挑战与合作并存,胜利与幸福同在,而不是紧张与失败常态,否则,青春成长是不是太没有滋味了。

如此,我觉得老师需要好好地打理自己的业余时间,否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不会在事业上创造出什么成绩,只能让糟糕的心情伴随一生,想来又何必呢?

我觉得快乐的教师,他的业余时间应该首先学会用来学习,经常看到有些老师上课紧张兮兮,喜欢照本宣科,孩子们上课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更加痛苦的折磨,用一些人的话说,这样的课,不上还比上着好。如果你去问问这些执教的老师,他们十有八九都是不认真学习的主儿。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打理业余生活的,反正语文老师,如果不读一些书,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杂家,那么你的课想要上得精彩,那是非常困难的。极个别老师为啥上课只能围绕着教参来,不就是自己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没有打通的思想境界,也许你要说,这些玩意学生要考的,我看未必,事实上,学生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愚笨,他们完全可以在不断地阅读与思考中得到意外之趣,这是许多老师不敢想象的。可以这样说,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完全是课堂了,他们更多地会在课外学到更多东西,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及时更新知识库,否则,你讲的东西说不定孩子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学得差不多了,想要在课堂上铸造亮点,显然有些异想天开。

老师业余时间不学习,就如住在井里的青蛙,自以为是,殊不知世界之大,不学怎么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老师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些老掉牙的玩意,课堂就算准备得再充分,又有啥用呢?有经验的老师,他不仅关注教材教法,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此,你的课堂才会风趣幽默,充满着新意。我想,如果让学生选择老师,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会惨遭淘汰呢?亏得有考试这个大帽子,不要抱怨考试,我们亲爱的老师,如果没有考试,任由孩子随着兴趣学习,那么老师你在业余时间不认真学点绝活,我看你不被淘汰才怪呢?如今,有些老师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以这个玩意考试要用,这下好了,孩子们不敢马虎了,课堂就算枯燥无比,那也得坚持下去。

其实,自古以来,许多伟大的教育家,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还是唐朝大教育家韩愈,一个韦编三绝,一个成日里翻阅经书史籍,很少去想学问之外的事儿,如此,他们才可能早就教育上的神奇。不要高估自己,人活着,本来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丢了这样的本分,你想要在讲台上永葆青春,那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其次,我觉得教师的业余生活还要享受天伦之乐。时代的步伐愈走愈快,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到底为了生活而存在。实际上,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作为老师,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能够给家庭带来温暖,那么你就算事业上成就再大,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我讨厌老师把学校的任务领回家去继续,更讨厌在家里接到来自学校的电话,原因很简单,人活着有时候要分清自己的角色,不要混淆。曾几何时,有一种提法,那就是以校为家,我觉得欠妥,人活着,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不要搞不清楚,否则,一个人的神经整日里绷得紧紧的,其实,人的灵魂需要休憩,就像一只鸟儿,它无论飞多高,总是要找个树枝休息,否则,怎么可以飞得更远、更好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觉得在足够广袤的空间里,我们没有一个合适休憩的地方,那么,心力交瘁又有什么奇怪呢?许多教师之所以活得累,要么是学校的管理者不知道人文关怀,要么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分辨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等到头昏眼花,生命垂危再来眷恋家的温馨,这是多大的悲剧呀!

教育竞争愈来愈激烈,更可怕的是许多时候的竞争是不再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也就更加难为老师们了。我相继写了《向胆敢做教师的人致敬》、《教师的权益谁来维护?》这些文章,用非常负责任的文字述说老师的尴尬,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相应,看来,大家活得都不容易。那么在如此环境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用丰富的理论来拯救自己的忙碌,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驾驭能力,这至少可以减轻我们的自身的负担,另一方面,我觉得家庭的温馨需要每个人去维护,不要一回到家,什么都不愿意动,或者还在为学校里发生的事儿耿耿于怀,不愿意放手,殊不知,家庭是一个人幸福成长的避风港。许多老师为什么活得特别累,不是不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搞得家庭支离破碎,人没有了家庭,常常会后脑勺空荡荡的,自然没办法开心的工作了。我反对一些老师把工作的情绪延续到家里来,似乎在工作上不顺利是由于家庭造成的,这样的情绪常常会给家庭带来伤害,一旦家里失去了温馨,我们还能够高枕无忧吗?人的快乐常常是正确认识自我,能够知道自己的不同角色,有小孩子特别遗憾,自己的母亲是老师,为啥呢,在学校里听老师说,在家里还要听做教师的母亲说,真的特别讨厌,一旦自己的孩子不能够安心学习,你就算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我看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古人就知道人只有先成家然后再立业,如果家都没办法处理好,想在事业上创出个名堂来,确实不值得提倡。

业余生活学习也罢,经营温馨家庭也罢,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维护,也就是说,我们也应该给一部分时间享受运动的快乐。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是常常喜欢拖泥带水,混淆身份,不知道自己也应该张弛有度,想想,就算是一台机器,如果成日里工作,不让其停下来,不也是要冒烟罢工吗,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如果不给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休息,那么保持工作的高强度,那是不可思议的。人的悲哀是在身体好的时候,会无休止地向身体索取一切,等到身体糟糕了,才陡然明白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实际上,我们这个群体,许多老师都没有认真关注自己的身体,一心扑在工作上,殊不知,如此下去,对工作、对家庭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在打篮球,北风吹来,他们却你喊他应,丝毫不觉得多苦多累,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顿觉惭愧,看来,正确打理业余生活,让生活有滋有味,那才是真正的王道。(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