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给孩子一分钟的呼吸自由
铃声响了,我赶紧下课,毕竟孩子们要吃晚饭,如果稍微拖课,孩子们说不定吃不上暖暖的晚饭,饿着肚子学习,这是任何教育工作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有意思的是,沿路上,孩子们一直在问,老师,今天的晚自修是谁来上,我有些莫名的诧异,谁上晚自修不是一样吗?
追根问底,终于有孩子道出实情,如果我不上晚自修,其他老师不可能给时间自主学习,只能把作业留到晚自修后,到那时候,只能熬夜,第二天也会觉得特别痛苦。等到听说我来上晚自修,并保证给一定的时间写作业时,他们特别高兴,保证上课加快速度,完成教学任务。
吃完晚饭,我和一小部分孩子走走说说,有孩子唠叨晚自修的作业,其他班的孩子不提到也罢,一提马上也变色,说什么,作业怎么不多呀,没办法,每天都要学习到将近十二点。我不知道一个孩子,还没有对人生有什么完美的规划,已经被无数的作业给折磨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我上课不喜欢紧张兮兮的,看着孩子的表情,非常明显,大家都特别紧张,似乎就是为了一场考试,如果考不好,那该怎么办呀?课堂上,我提到了周围的名胜古迹,孩子们一脸茫然,问之,他们答曰,不知道,没时间去看。实际上,如今,在本市境内,不用多长时间,都可以玩遍所有的古迹,可惜的是,孩子们真的没有时间,双休日名义上放假,可实际上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我说,你们完全可以等到中考结束后再出去玩,孩子们依旧摇头,问为什么,他们到非常懂事,说道,怎么行,我可要上高中,考大学的,如果那个时候松懈,不是又不能跟别人比了吗?
孩子们老说自己没时间,可悲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需要生活的丰富多彩来加以支撑。决策者们、专家们、领导们,你们不要再高谈阔论了,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不妨放下高昂的头颅,低头看看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吧!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难道就是要扼杀孩子的个性,仅仅为了规范地答好一张张试卷吗?
孩子可能因为一张小纸片而慌张不已,也会因为一个字没有签而哭泣没完,家长也会紧张兮兮地送孩子上学校,诚惶诚恐地离开,生怕哪儿照顾不周,影响孩子的学习。我在课堂上尽量地让孩子们放松,可他们似乎更加紧张起来,说什么,这样讲,考试有用吗?我知道,在功利者面前,只要是实用的,哪怕是臭鸡蛋,也会变得昂贵鲜美起来。
一篇文言文,本来可以讲得特别有情趣、有内涵,可是,要考试,我们必须反反复复在字、词、句子上纠结,似乎不这样讲,不如此说,就不能考试一样。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学习文言文到底为什么,不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多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底蕴,古代的社会习俗,从而自然而然地驾驭文言文,不是要成为什么古文专家,只不过是让孩子懂一些常识而已。然而,现实的教育并不是如此,我们似乎把每篇文言文的每一个字都要嚼烂嚼透,讲出来的都是千古不变的步骤:那就是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古之圣贤的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在断章取义中我们似乎没有了品味的空间。
其实,孩子们完全可以轻松地学习文言文,亏得在《课程标准》里还在反复强调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实际上,未必如此,我们的编者有些虚伪,把许多重量级的文言文都压在毕业班,许多孩子本来还朝气蓬勃的,这时候不免要问自己,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我喜欢与孩子交流,更愿意听孩子的心声,不知为什么,上帝总是在耳边念叨,一个孩子,怎么能够忘记自己活着为了什么,就像养鸡场一只只可怜的鸡,只知道一味的生长,不知道如何打理快乐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孩子们的课程等到了毕业班,一切都变得没有了空隙,体育课,本来可以稍微喘一口气,可是,为了考试,老师也在加大训练量,搞得三两个孩子实在吃不消,坐在位置上直恨自己腿怎么抽筋了。
吃饭,孩子们似乎也在赶时间,我们只要在路上有点停留,不出几秒钟,就有孩子提醒,快点,说不定老师又已经进了教室。孩子们只要有一点瑕疵,马上得到的是铺天盖地的批评。我发现,许多平日里看上去比较仁慈的老师,一旦走进办公室,来到教室,都会板着脸,变得凶巴巴的,似乎在告诫孩子,你们这些小不点,不要小瞧我这小女子,不听话,会让你吃苦头呢?
其实,毕业班的孩子有一个不变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怎么样才能考出好成绩,有一个永恒的念头,那就是希望什么时候能够美美的睡一觉。快节奏常常是初三的主旋律,这里没有可以喘息的机会,上课、下课,一切都在战斗,没有人愿意等待,没有人愿意浪费一点时间抬头看看天上的繁星,去理会早晨的太阳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万物的生长。
老师一脸委屈,孩子则是满肚子苦水,但是必须咬碎钢牙挺着,谁都知道,不坚持,不加油,别人个个在挑灯苦读,稍不留意,自己就有可能在千军万马挤着的独木桥上掉下来,跌得很惨,谁也不会回头看你一眼,只知道一味地往前冲。
这么长时间的教学,我总是在尽量地让孩子少点痛苦,可是初三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留,一场场考试总是火药味十足,你没办法改变,只能熏得满脸烟气,说起来话,也要装模作样,变得异常老成起来,似乎唯有如此,老师才可以放心,家长才可以安静走开。
一天不断地变换角色,一会儿是教室里的普通教师,一会儿又成为巡课的工作人员,一会儿又坐在教室后面听课,我看到小学生还能够唧唧咋咋,脸上有丰富的笑容,可是初中,却异常的寂静,等到了初三的教室,孩子们低着头,急急忙忙地记着笔记,眼睛还在眨巴眨巴的,我知道,他们一定在记着什么东西。初三的课堂常常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你只要说,这玩意要考,马上下面就慎重起来,每个人都在认真记忆,谁也不愿意偷懒,如果哪位稍微走神,马上老师会投来刺眼的目光,你想躲都躲不掉。我和妻子争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既认真学习,又能够更好地学会生活。
每次谈到这样的话题,我们都不免佩服起孩子们来,为什么呢,孩子们能够每天如此,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寒风酷暑,一切都照常。就算遇到点委屈,只要稍微说几句,孩子们会马上含着泪笑,他们会非常听话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
天渐渐的黑了,晚读课就将结束了,我的文章如长江之水,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本能告诉我,必须停下来,为啥呢,孩子们需要我赶紧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还有更多地作业要完成呢?
仰望星空,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思维跳跃,脚踏实地,我们可以更加完美的设计人生,在孩子们青春最美之时,我们却在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又会赶紧鼓掌加油,谁也没办法在此徘徊,恐怕初三本身就是最美的乐章,只有勇者才能够跨越,才可能飞得更高,干得精彩。
铃声响了,我马上向教室走去,远远地听到孩子的笑声,走近,一切又不是那么回事。(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