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村管理者微笑面对开学困境
标签:
开学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优秀乡村管理者微笑面对开学困境
暑假严格意义上说老早已经结束了,老师和学生可以把9月1日作为自己开学的第一天,可教育管理者却从8月份开始就已经进入上班状态,尤其是基层学校,什么招生啦,培训啦,人事啦,……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绞尽脑汁,学会弹钢琴,否则真的会耽误事。
有人说得好,9月10日作为教师节确实有些不着调,刚刚开学,一切还没有稳定下来,就马不停蹄地搞什么表彰,这无疑就给开学工作带来困难。上一次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开学前的纠结何时休》,就是反映出管理者的尴尬与无助。实际上,在基层学校做管理者真的很难,许多人有辞职不干的想法,为啥呢,什么东西都没有,还要给出像样的结果来。
如今的乡村基层学校,生源在一步步地减少,老龄化在渐渐加剧,可是生力军却被无限制地选派到城里教学,用某些同志的笑话说,我们乡村学校连汤里的油花都没有了,上级可不管这一切,还在一个劲儿地喊着教学质量,甚至威胁说什么,再不好好干,就会有关门的危险。
我们这儿换了好几任校长,都是些生力军,本来还朝气蓬勃,可是啥事都那么纠结,等到离任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两鬓苍苍,想来真的有点对不住。在乡村基层学校做管理者,有时候真的考验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你急不得又慢不得,什么事儿都得精打细算,没有点定性啥事也很难干出点花样来。
最最捣乱的是人事和招生方面有意无意地想着城里倾斜,似乎乡镇的学校可以不要干了,这不,如今在搞什么城乡交流,也就是选派城里的教师到乡村来支教,选派乡村的教师到城里去顶岗学习,自然在待遇上也没办法比,城里支教的老师有补贴,乡村教师没有这方面的好处,但是乡村的许多年轻教师愿意去,为啥呢,水往低处流,人却往高处走,由于搞均衡,城里许多学校表象上看不得组织考试录取乡村优秀教师,然而,一些优秀教师还是通过顶岗学习如愿以偿,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这一切都决定了乡村优秀教师的流失,许多学校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就这样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为什么乡村里的优秀教师愿意到城里吃更多的苦,很简单,在城里,生源占据优势,自然会有成就感,至于一些优惠,明着的,暗着的,自然是乡村学校很难想象的,再说了,一些优秀教师为了自己的孩子,自然想尽办法到城里去工作,一方面可以学点工作上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城里老师的优劣,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到城里上学做准备。
有专家说得好,一所学校要想生存下去,第一靠优质的生源,第二靠能力超强的师资队伍,第三才是严格科学的管理,我们的一些头头们,没有给乡村学校带来优质的生源,又在用各种途径让优秀的师资流失,就算你有再怎么强的管理方法,也会大打折扣。这里我不是为管理者们说话,而是实际上就是如此。
上级主管部门可能会说,就那么一点学生,还有那么多的教师,还在一个劲儿地吵闹,要这要那,真是的。殊不知,你应该细细地分析,一切就不是如此了,乡村学校事实上都是合并之后形成的,学生是变少了,可是班级的数量并没有因为这少多少,自然老师的数量应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再加上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教师的老龄化也无形中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是实际问题,每个管理者都无法回避。再加上花花绿绿的世界,许多思想像一张网无情地冲击着纯洁的校园,一些不怎么公平的考核制度挫伤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些无疑是雪上加霜,许多管理者手头人员紧张,什么都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是在这样岗位的人,都会紧锁眉头,内心如打了五味瓶不知是啥滋味。
学校管理者们不是不会干事,也不是不能干事,但是人情网让许多人窒息,难怪有人说,这人情网太恐怖了,可以把规章制度践踏,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什么事儿都可以发生,只要你坐在这样的位置上,随时都会有地雷般的电话来让你吓一跳,学校不再是和平的净土,似乎成了权力角逐的战场,人们如在火炉上炙烤,谁也不敢稍微懈怠,难怪有管理者苦着脸笑道,我这样做不知得罪了多少领导,得罪了多少教师,反正是为学校好,算了,就是没办法升官,也要硬着头皮干下去呀!实际上,一个善于为学校未来考虑的管理者都会莫名其妙地走上得罪人的道路,
其实呀,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对得起教师和孩子,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有时候都敢于得罪自己最最要好的朋友,为什么呢,管理者之间尽管私下关系不错,可是在生源与师资方面都是从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如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那么学校就会从一开始就步入下风,这是任何管理者所不愿意看到。
我知道,管理者们在角逐之中,他们会浑身使出解数,出尽奇招,这难免会让管理者之间莫名地尴尬,甚至一些刚刚走在教育管理岗位上的人有些不理解,等到事儿过了,大家走在一起,又会很快恢复平静,一切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在外人看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大家骨子里都知道对方的处境,都能够理解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是为自己,完全是为自己的团队,这样的认识如果让管理者双方埋下怨恨,那是很少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学校,尤其是乡村生源流失严重的学校,管理者日子如坐针毡,什么事儿都是不敢懈怠的。家长抱怨学校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孩子伤感地发现过去的同学一个个离开,难免有自卑心理,老师则面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发呆,这可怎么办,我拿这孩子去与城里的学校比拼,真的难呀,尽管上面一直在念叨,要破除生源论,殊不知,这样的话只有傻子才会认为是真的,否则,每个学校也不会利用暑假千方百计地进行宣传,目的不就是希望有好的生源。明眼人都知道,特别优秀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要过度操心,自然能够取得你特别满意的成绩,有这样的好事谁不去争取呢!再说了,一个班有特别出色的学生存在,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风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班之所以能够立足的关键,当然老师也希望有这样的学生走进。乡村优秀教师为什么要到城里去,这也是不可忽缺的原因。
乡村学校的管理者们,开学前后,就如在品味苦涩的咖啡,那变幻莫测的环境就像一壶热水,只有不断地搅拌,这苦涩的咖啡也会渐渐适应下来,没有什么,等到品尝完这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在夜深人静之时,你会在苦涩中慢慢地享受到生命的乐章带来的精彩人生。
人可以无助,可以伤感,但是不能够放弃,这就是每个乡村学校管理者之所以能够继续出发的原因所在。
我不是什么学校的头头,但是整日里与这些管理者接触,我总是能够听到他们忧郁的声音,总是难以忘记他们焦急的眼神,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间和上帝都会帮助好心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生命的乐章因为忍耐与智慧变得更具魅力,毕竟学校上下都在看着你,你的沉着冷静,你的魅力人格,在煎熬中慢慢地构筑一个独特的管理者。优秀的管理者,给别人魅力微笑,给自己加油,才会得到广大师生的加油,说不定,这加油声不断会让社会听到,到那时,你就会一路顺风,在云淡风轻之时,听到鲜花绽放的浓郁芳香。(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