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读书学校怎会不平庸?
标签:
校长读书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校长不读书学校怎会不平庸?
学校与学校的差距到底在何处,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朝这方面想。有时候,看到某个学校的一个创意,我会不由感叹,怎么自己的学校没有这样的东西呢?细细一思量,陡然发现,一个创意,不一定是一个人的主意,它可能是许多人智慧火花碰撞的结果,毕竟,人家那样的手笔,凭一个人是很难想得这样的周全细致。
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世界存在天才,但是,能够把一个创意发挥到极致,我认为还需要许多人头碰头的思考、筛选,从而获得质的飞跃,这才是真正智者的选择。有人曾经问刘邦,自己能带多少兵,先生非常现实,据实回答只能带10万兵马,至于能不能取胜,那还是个未知数。可是,刘邦最大的特长,那就是善于用人,用兵信任韩信,理财信任萧何,谋略依赖张良,照样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
一所学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异样,一个人,在这所学校干劲十足,到了那所学校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觉得这需要管理者进行认真的思索,到底如何才能让一所学校焕发顽强的生命力。
清醒的管理者都知道建立一个团队非常重要,自然会想尽办法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团队保持高速度运转。可惜,这样的团队总会因为种种原因,随时都会有崩溃的可能性,难怪,一些管理者感叹,现在做校长真的很难,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人。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任校长刚走上岗位,自然雄心勃勃,似乎一所学校不在自己的话下,只要他的带来,就可以立马焕然一新,等到深入工作,发现困难重重,又会悲观失望,觉得手忙脚乱,浑身有劲使不上。校长到底应该怎么当,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教师而言,自然没有资格去说三道四,但是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有必要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然而,真正有智慧的校长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凤毛麟角,许多校长还是在疲于应付各种工作,没办法静下心来思考学校需要什么,尤其是什么样的团队可以让学校从困难中脱颖而出。事实上,有些学校能够从困境中华丽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的努力加偶然的机会带来了彻底的变化,难怪许多校长从困境中走出来之后,不是信心满满,而是直呼自己侥幸,否则,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了。
学校应该是一群有理想的读书人为了民族的未来一起思考,一起努力,从而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教育本身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不可能独立社会而存在,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政治的烙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读书人的独立精神。
问题是,当下社会,花花绿绿,人们都会被追名逐利迷失了双眼,我们这样的团队也变得涣散无比,简直是一盘散沙,无章法可言。有人说,如果学校是哪个人的,不知还会不会有这些光拿钱不干活的怪现象存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已经愈来愈不喜欢读书了,竟然还有勇气在讲台上度过春夏秋冬,那也算得上是个奇迹。
我一直在想,有些人总是抱怨别人不读书,至于自己读了多少书,那也是一个问题。读一本书容易,读一天书也容易,难就难在一辈子都在读书。我们喜欢以各种理由来拒绝读书,似乎读书耽误了自己的工作,甚至会认为,只有闲着没事干的人才会读书呢,殊不知,没有了书的相伴,许多苦恼照样找上门来,自己反而没了主意,自然工作被动,没有什么章法,愈忙愈乱那是无疑的了。
一个有智慧的团队领导者,他需要时时刻刻有读书的意识,一旦自己读出点名堂,自然会影响身边的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推行的伟业。我们有些年轻的校长,也许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许多工作等着自己,乃至于整日里忙这忙那,就是没有工夫坐下来,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用光了,自然威信扫地,没有人愿意跟在后面,工作又怎么能够干好。
我觉得一个好校长,无论一天有多忙,都要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说不定,在读书中忘记了是是非非,反而有利于事情的正确处理。佛教强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到底就是希望人们忘记无边无际的苦恼,到时候,真正的智慧会自然而然地来到。许多事儿,就是因为我们的校长太焦躁了,反而阻碍了事情的正确处理。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自然会发现那些过去的事儿,不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或者前怕狼后怕虎,总之,把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想复杂了,等到伤害已经有了,再想着和好如初,那已经晚了。许多校长会说,如果当初那样,也不会现在大伙在一起会这么尴尬。
明智的校长,他不会过于强化自己的意志,只会在指挥团队中潜移默化地使用自己的意志,这反而能够激发团队的能量,从而保证学校正常地发展。我们为什么会在一个成功的学校里会有家的感觉,不就是我们的领头人有团队经营的艺术,自然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会觉得有奔头,有能量,不会觉得怎么样的累和苦。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说的就是一个团队拥有一个昏庸的执行官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觉得成功的团队领头羊不一定要干多少事情,他应该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起努力,完成一个个任务,并让每个成员保持成功感。如果一个领头人自私自利,不顾身边人的死活,荣誉属于自己的,罪过永远是别人的,那可以告诉你,这样的团队必然是人人自私自利,学校的堕落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学校的主心骨能够每天都静下心来,思考学校需要什么,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难题,有必要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每两周都开一个团结会,让每个人畅所欲言,总会有处理的办法的。校长活得累,十之八九都是不愿意跟别人商量,总是喜欢自己说了算,可是,当下社会,这样的独断型管理方式自然得不到大伙的认同,执行起来难度可想而知了。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力量需要领头羊不断地添柴加火,否则,总有一天,团队会因为种种原因变得名存实亡,那是任何学校所不愿意看到的。常常会有老师感叹,自己的学校过去如何、如何,现在怎么样怎么样的糟糕,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主要领导的管理思想出了问题。
试想想,一本书,一个校长没时间看,或者认为没有必要看,那么人的智慧从哪里来,一味地死楸蛮干,一味地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一味地抱怨埋怨,……说什么,自己已经黔驴技穷,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们没有必要惊讶怎么会出现。
这不,一个孩子被捆绑着出现在校园里,教育主管部门以代课教师为由加以搪塞,就是不愿意直面自己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这样的讳疾忌医又怎么可能保证下次不再重演这样的悲剧。
校长固然要集中培训,教师固然要以各种形式来强化专业知识,但是一个不愿意读书的人,再怎么培训,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增加一些额外的经费那倒是真的,至于学校的团队提升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谁也无法打包票,直接说打水漂有点悲观,但也不可否认这种结局的出现。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校长能够正确地看待读书这件事,到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就会有希望了,但愿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不管了,自己先读书再说吧!(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