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馨教室师生幸福之家

(2013-09-24 05:59:56)
标签:

教师

教室

温馨

孩子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温馨教室师生幸福之家

温馨教室师生幸福之家

参加一次党员干部专题报告会,听着国内外政治大事,我不免有点分神。恰恰上天送来了一样入眼的东西,原来桌面上竟然有星星点点的字,要么是男女同学传达爱意之词,要么是一些骂人的话。最刺眼的是这样一句话,用方宽宽圈着,写道:爱犬某某某之墓。我知道这个某某某不是别人,就是具体到哪位老师。

千万别小看这句话,却反映了肇事者小毛孩的复杂矛盾心理。一方面称呼老师为爱犬,自然是想爱这位老师,另一方面又是谁之墓,可见这个老师已经在小毛孩心中死去,可以想象,复杂的心理历程一下子表露无遗,真的佩服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常常把和谐的师生关系看做校园美丽的主角,可恰恰因为种种原因忽略这样的关系。每每听到老师在讲台上训斥某个孩子,总在想,问题真的就那么严重吗,乃至于要浪费全班孩子学习的时间。我觉得人总是有些羞涩之心的,作为老师,如果不善于保护,孩子往往自暴自弃的居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儿。

想要有一个温馨的教室,我觉得仅仅靠环境的涂脂抹粉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老师的温文尔雅,张弛有度,这是一个温馨教室形成的前提。教室,过去人称之为学堂,可以说,这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需要建立在温馨的人际关系之上。许多人,误以为把孩子压住了,自个儿的威信就自然有了。殊不知,真正建立老师威信的不是比谁的嗓门高,而是自己学问是否渊博,教育手段是否具有人情味。孩子一旦愿意亲近某个老师,自然会在这门学科上有很大的建树。

其实呀,一个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可是,我们的许多老师眼睛里就是不能溶入一点点沙子,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搞得人仰马翻。那种“爱犬某某某之墓”自然会在一些孩子心中萌生,这是一种绝望的表现,值得每个教育者认真反思。

每次课堂下来,我都会问一两个孩子,这样的课能够习惯吗?一段时间下来,我还会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孩子们提一些意见,目的只有一个,自己可以更好地教学,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学习。我觉得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师生之间的默契,温馨教室已经有了存在的基础。

当然了,温馨教室也需要一些文化气息来点缀。有一次,我到某个教室去帮某个老师代班,不经意间发现后面的黑板报上竟然还有错别字。当时我就有点困惑,这么多孩子,还有来来往往的老师,就怎么看不出瑕疵所在呢?讨教了孩子,才恍然大悟。原来呀,这个黑板报是上一届学生留下的,现任班主任并没有重起炉灶,而是把日期,一小部分内容改了一下而已。可以想象,孩子们自然不会关注,毕竟这不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许多老师一直抱怨班级的孩子不懂事,没有理解人的心。我看呐,这还得从自身找原因,一个班级,没有一定的精神来激励,自然不利于孩子们快乐成长。班级的一草一木,只要老师用心,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班会课,挖掘孩子的潜能,从而形成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再利用教室的边边角角承载一个个用生命力的文字,这比什么都来得有效。有人把这些师生共同形成的文字称之为无声的老师,随时纠正着一些孩子的缺点,给老师省许多的心。

教室文化不能建立在摘抄的基础之上,我觉得老师要想想,孩子们需要什么,在文化布置方面多多考虑。同时,我们还要掂量掂量,孩子们能够展示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孩子的智慧,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

有一次,班上有人提建议,说下课了,教室里打打闹闹的,乌烟瘴气的,人也变得浮躁起来。我让其想办法,孩子们真的不简单,竟然买了一盆盆花草,自然教室也眼前一亮。这下好了,孩子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了花草幸福的生活。老师们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方式,都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课,心里美美的。

其实呀,教室的温馨是开放变化的,毕竟不同时期的孩子,他们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只有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多借助一些平台,形成一些与时俱进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环境,师生才会喜欢,否则,形式没有了主观接纳,再完美的教室也很难达到温馨的程度,又怎么可能成为孩子的幸福之家呢?

温馨教室孩子幸福的家,我觉得还有许多工作等着自己去做。(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