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何必为难孩子——写给第二十九个教师节

标签:
教师教师节刁难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师何必为难孩子——写给第二十九个教师节
今儿是教师节,可以肯定,当下人们更多地不是谈什么尊师重教,而是给教师这个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节日,在网络间,社会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教师的花边新闻,真的让人特别难堪。
我不想过于评价人们的异常表现,只想思考这样的行为背后的一点东西。有人建议教师节由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原因是那一天据说是孔子诞辰的日子,借助老祖宗能不能挽回点教师的颜面,殊不知,人们的偏见一旦形成,恐怕孔老夫子也帮不了忙。君不见十年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矛头直指孔家店,似乎老夫子的那点神气一点也不灵验。
其实,我们这样的世界,人们崇尚的是金钱与权势,才不管你是个什么玩意呢。猴子带上了皇冠,穿上了龙袍,套上了龙靴照样可以称大王,如果谁不服气,照样可以烹你的狗头。楚霸王项羽就希望得到权势时可以回家吆喝,朱买臣就认为人得到权势不衣锦还乡就如锦衣夜行一样,我们的教师之所以拥有如此尴尬的形象,多多少少与队伍过于庞大,人员过于混杂有关系。
有人说,只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不就行了吗?我看未必,人的偏激观念一旦形成,那是非常糟糕的事儿。许多教师可能受环境的影响,逐步养成了自以为是、瞧不起学生、刁难学生的恶习,这自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试想想,一个这样的老师带四五十人的班级,不知不觉中,社会会有多少人对我们这个行业存在误解。
教师刁难学生,我看十之八九就是惧怕孩子的一种表现。也许是知识的储备不足,总觉得孩子超过自己,有点影响自己的面子,没有办法,搞点花样让孩子灰头土脸,自己乐得可以驾驭。
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一只老虎拜一只猫为师,这只老虎跟着猫学了许多本领,等到学到一定的程度,就像把猫给吃掉,没想到,猫并没有死,毕竟为了生存,这只可爱的猫留了一手,没有把爬树的本领教给老虎。乖乖,猫肯定想,亏得留了点东西,否则,命都没有了。殊不知,许多听了这个故事的人,尤其是老师,都会对自己面前的学生存在不信任感,生怕哪一天这些小不点会超过自己,导致自己颜面扫地。我特别欣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可惜的是如荀子这样的老师人间少之又少,刁难学生在学校仍然可以看见。
我们的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些异常举动,往往会眼珠子一转,搞点难一点的题目来,给班级小朋友去做,自然孩子们是做不起来的了,这个时候,老师特别的高兴,似乎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人们常讲背圆周率的故事,其实,故事里的老师只不过希望为难一下孩子们,自己可以偷偷地溜进山顶上,满足自己的嗜酒的欲望,可惜的是,孩子的力量特别大,结果老师却成了孩子取笑的对象。
自古以来,老师就有些自卑,可能只有落第的秀才才会到某个角落当什么私塾先生,正如胡屠户对范进所说,到底寻一个馆,做个私塾先生,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老婆是真。除非你做了皇帝的老师,那才会有些风光,否则只能如贾雨村一样,依傍着学生谋自己的仕途,师生关系总觉得有些别扭。
当下,不是有许多老师拿着孩子发迹在别人面前吹嘘吗?殊不知,当是自己是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的,说不定也会刁难、刁难。
教师刁难孩子无非就是在题目上下功夫,无论是平日里作业了,还是时不时的考试了,似乎孩子们焦头烂额、愁眉苦脸,就能显示自己的水平一样。可怜的是,这样的做法恰恰带给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阴影,导致师生关系莫名的紧张。孩子们害怕上这样老师的课,惧怕做这样老师的作业,尤其是考这样老师的试卷,毕竟,老师可以跟家长联合起来,那时候,竹笋炒肉丝,滋味一定不好受。
学校每天都在上演猫和老虎的游戏,猫站在讲台上,未必看什么底下黑压压的小老虎,不信,你听课的时候,可以看看老师的眼神,有一些老师,不是在看孩子们的学习动态,而是在盘算下一个题目是啥,一旦整个教室冷场,那时候,有希望某个孩子成为救命稻草,可惜的是,底下的孩子也战战兢兢,这样的师生关系又怎么能够和谐起来。
我觉得真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服务型的,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也罢,试卷也罢,应该把握一定的梯度,课堂也罢,课文也罢,要多注意教学设计,谈话方式是否具备可接受性,多朝这方面想想,你就会非常自然地享受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快乐。
心情舒畅了,教师节老师还需要什么,我看这比什么都好呀!(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