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的那些蒜皮事儿

标签:
语文课堂鸡毛蒜皮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我与孩子的那些蒜皮事儿
我这个人呢,可能有点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为孩子们准备这,准备那,生怕课堂上没事可做,用妻子的话说,一堂课千万不能误人子弟呀。
语文课,在许多人眼里,可以算是可有可无,无非就是借助一篇篇课文捣鼓捣鼓,孩子们也会在漫长的语言学习中变得不怎么感兴趣。这不,我在课前为孩子们设计了语文学习的问卷调查,顺便准备了有关阅读方面的《新课程标准》里的内容,生怕有些孩子吃不饱,又选来了两篇课外记叙文阅读题,大脑里始终在盘算一堂课如何的展开,直到走进了课堂。
由于我们这儿是农村,自然有钱有势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孩子送到了城里去享受优质教育,我们学校每个班的孩子陡然减少,用有关老师的玩笑话说,这是被小班化。还好,孩子们还算不错,课堂上也能得到一些物外之趣,我总是闲不住,不由自主地记录下来,至于为什么,也不想知道。
这个班,孩子们一看见我,就喜欢笑,也许我这个人样子不咋的。自然,我冒出了一句玩笑话,孩子们,上帝给了我这样的容颜,没办法改变,你们就将就着享用吧!这样的开场白自然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了。
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做着《语文学习问卷调查》,我也不闲着,这可是走进孩子的好机会,此时的自己完全是一位观察者,你可以发现孩子的一些习惯。这不,有些孩子写着、写着,就伏在桌子上,甚至有些长头发的女生,也不知眼睛能不能看见字,总之头埋得很厉害。我只能一个个的纠正,三十几个人的班级,到将近一半的人戴着眼镜,这可不是好现象。可悲的是,一个孩子,你要上前去纠正很多次,一个不好的习惯,我明白想一下子改过来真的不容易,为了孩子的健康,只要发现了,就会马上给予提醒。
自然了,一个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一张《语文学习问卷调查》,做得快的二十几分钟就搞定了,做得慢的,写出来的字就像蚂蚁在地上爬一样,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为了让每个孩子不浪费时间,我只能一边等待一边让已完成的孩子看《新课程标准(选摘)》,这样整个课堂不至于冷场。其实呀,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很快发现孩子接受能力、解决能力到底是什么程度。
有一个孩子还没有写好,其他孩子要么在细细品味《课程标准(选摘)》,对照反思平时的阅读状况,最快的孩子已经在做记叙文《阅读理解》题了,我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给这个小毛孩一点点时间。一开始,这家伙不敢写什么东西,写一个字,旁边的孩子就要笑,我有点恼怒,说道,谁再笑别人,我请他从眼前消失,我相信你能够完成,还好,这小毛孩总算完成了,字写得也不怎么乱。
我这个人不喜欢把班上的孩子分为三六九等,更不喜欢在课堂上嘲笑什么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嘲笑别人,会不由自主地加以阻止。在小家伙写调查报告的同时,我会关注整个班级的动态,及时发现有些孩子的困惑,三言两语,许多孩子能够得到一点实用的东西。
我知道,孩子看到《新课程标准(选编)》(我专门选择有关阅读方面的内容),自然会明白上了八年的语文课,我们到底需要学什么。至于问卷调查,孩子是一个个上缴的,我只要发现特别的答案,总会走上去交流一番。无非是给一些孩子好的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问卷调查都交过来了,《新课程标准(选摘)》大多数孩子都有了印象,中考记叙文阅读,有些孩子也有了尝试,我明白下一堂课有更多的事儿等着去做。没想到,一个孩子走上来,悄悄地跟我说:“老师,你给的评价不合适!”
我没有放过这样的细节,自然让其到办公室交流。到底是初二的孩子了,有了自己的见解,他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他写的想对老师说的话,其实是家长的心思,他本人还是喜欢生活,热爱运动的,在问卷调查里写得清清楚楚的。(在问卷调查里,有一题,我进行了一百五十字的自我介绍,要求孩子们也自我介绍)
我不免为孩子的坦诚而感动,有人把走进课堂形容为接地气,其实呀,这是对老师灵魂最好的洗礼场所呀。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不需要玩一些歪门邪道,只要真心对待,你会得到孩子们最美的回报。
课堂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眼里有孩子的人才会发现美好的一切。(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