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酷暑难耐之时

标签:
酷暑老人死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写在酷暑难耐之时
一大早,只要是离开空调房间,走进书房,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查查今儿温度如何。只要坐下来写点东西,往往是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不知为什么,长年的积习还是决定自己写点东西,就像种田的人一样,天再怎么热,也要起个大早,到一亩三分地里去忙碌一番,否则,会觉得对不起整个人似的。
网络间这些天老是在说,某某地方由于温度高,热死了人。我一直困惑不解,这些数字从哪儿来,据老婆解释,不就是医院里统计一下中暑的病患者,有死亡病例的上报给专门的机构,一切一目了然。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儿,果然电视里有人在说今年同期中暑人员比往年要多几倍,看来所谓的数字还是有些依据的。
我仍旧戚戚然,万一有人等不到上医院就在半路上拜拜了,不知医院有没有统计,如果这方面不注意,可能官方数字与实际还是出入悬殊,毕竟在派出所,很少有人去关注什么死因吧,更何况,在农村里,中暑而死总归有点难以启齿,除非要到法庭上打官司,才会生怕周围的人不知道。
人呐,尤其到了中年时期,总会惦记着小的,又不忘老的。我和妻子明白,直接打电话给老爸老妈,不一定听,最好的办法是让儿子来打,说不定还有些效果。这几天,由于值班,没有时间回家,今儿好不容易有空,总算可以回家一趟,除了要去看看老人们,还可以出去钓钓鱼。恰巧昨天晚上乌云密布,尽管没有下什么雨,毕竟在其他地方下了一点点,自然空气清爽,气压上升,这对钓鱼是一件好事儿。
还好,老人们都很自觉,没有一个到外面去忙乎,看到我拿着渔具朝外走,还直报怨,这么热的天,又有什么鱼钓?专家的话有时候听一听还有好处,有人说,这种天气,人不舒服,鱼舒服,只要选择的地方有鱼,自然不会等空钩子。没想到,整个湖面异常冷静,路上行人也很少,水里的鱼儿多少天都没有见到诱饵,自然会迫不及待,一条又一条野生鱼上钩,眼睛被汗水模糊,可激情似乎与高温一样暴涨。
等到整个大地开始白花花的,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一会儿是儿子的,一会儿是老婆的,一会儿又是老爸的,总是在叮嘱,快点回家,否则要中暑的。我总认为,人有时候还需要跟大自然玩点意志,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加强壮。鱼儿不断地咬钩,一连上了将近三十条,自然是鲫鱼和有胡子的鱼居多,勉勉强强战斗了两个小时,还是决定撤退,毕竟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等到老婆再次打来电话,我已经在老家吹空调了。老妈在厨房里忙午饭,我和老爸在房间里看电视。其实,老爸最关心屏幕下面的各个城市的问题,自然也就唠起了热死人的事儿。
老爸这几天特别的忙,这不是种田的事儿,而是作为吹唢呐的给别人送葬。自然了,有自然死亡的,有耐不住高温突发死亡的,更有特殊变故而奔赴黄泉的。一路说下去,我似乎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一味地自以为是,却搭上了可怜的生命,只能去享受更高的温度,化作一缕青烟,落得周围的人只有叹息的份儿。
据老爸讲,我们村有一户人家,老头只有五十九岁,亲戚家有事儿,可能是喜事,大概天气太热的缘故,人家好心好意开汽车来接,也不知老头怎么了,也许家里还有活计没有忙完,竟然拒绝了,自个儿要求第二天骑自行车过去。这下好了,那一天,温度出奇的高,他也不负众望,骑着老爷车,硬是顶着酷暑前行,跟老天爷叫上了劲儿,可以想象,肯定浑身湿透,整个人都被窒息的空气包围着。人是有忍耐力的,对于这些普通的农民而言,更是如此,他肯定是咬着牙前行,等到到达目的地,意志松懈,一头栽下去,竟然死在亲戚家了,也许老天爷要发笑,怎么会想到跟大自然作对,自找苦吃。
在吃饭的时候,老妈又说,一个包工队,帮着人家拔野草,这么热的天,一亩田可以挣一百元钱,自然没有不干的道理。没想到,人多未必力量大,全队六个人,三个人中暑白白地死去,另外三个人住进重症医院,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把命都搭上了,真的有些悲哀。
至于稍远地方的一个小木匠,待在家里,可能以为有房子的庇护可以不防暑,自然也一命呜呼了。
老人们谈着家长里短之事,看来做子孙的,那份担忧是多余的,身边血淋淋的例子,谁听说了不会动容。
写在酷暑之时,愿人们少点自以为是,还是乖乖地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毕竟老天爷是没有必要与之较真的。(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