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高宗凭啥要自毁长城

(2012-11-22 06:49:55)
标签:

宋高宗

岳飞

秦桧

于谦

文化

分类: 文化漫谈

宋高宗凭啥要自毁长城

宋高宗凭啥要自毁长城

从小,我就喜欢看岳家军的故事,那连环画可是颠来复去地看了不知多少遍,里面的情节可谓是了如指掌,尤其是不忍看到风波亭,似乎岳飞这位大英雄一死,南宋就此别过,没有了继续研究的欲望了。

自从了解了一点历史常识,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认识,岳飞是死了,南宋并没有灭亡,活得好好的,不是灭于女真族,而是毁于铁木真之手。曾几何时,我特别不能理解,好好的一位精忠报国的将军,被奸臣秦桧定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不明不白的就死在了风波亭。也许是后辈之人为了抬高英雄的形象,属下要造反,英雄一百个不答应,直到读了岳家小将,才顿然舒了一口气。

岳飞是死了,我有些嘀咕,这么伟大的英雄怎么说完就完了呢。秦桧不过一个文职官员,就有那么大的能耐,让一个有天大功劳的英雄死得不明不白。西湖畔,确实有岳飞墓,也有跪着的秦桧像,还有一副对联,说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之类的话,给人传递的信息就是这位大英雄确实死于秦桧之手。

秦桧似乎太可怕了,竟然把皇帝的长城毁于一旦,可见能耐不小。事实上,真正要杀岳少保得人恰恰就是宋高宗本人,尽管岳飞立了那么大的功劳,甚至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宋朝。可是,岳飞的理想是什么,他的《满江红》里说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壮志饥食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说白了,就是恢复北宋时候的统治,迎二圣还朝。

宋高宗是在岳飞节节胜利的时候,连发十二道金牌,结果英雄回家,死期将近,没有这位皇帝老儿的允许,秦桧纵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更何况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我们知道,岳飞死于风波亭,当时人并没有表现出怎样的愤懑,只有韩世忠去过问了一下罪名,一听说“莫须有”,自己顿然明白,从此不理军务,乐得安稳度过余生。

其实,仔细思量,如果宋高宗全力以赴地支持岳家军北伐,灭掉强大的金国,迎接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回家,那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情,天下出现了两位太上皇,一位还跟自己的年龄差不多。此时的宋高宗能够睡得着觉吗?祖宗就说过,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赵构先生可不是皇家长子呀,哪有宋钦宗来得高贵。可以说,宋高宗不希望岳飞迎二帝还朝,他支持抗金,全力剿灭杨么农民起义,对岳飞也是信赖有加。一旦岳飞离自己的理想愈近,自己的死亡也就自然到来了。

我真的挺佩服宋高宗的目光远大,死一个岳飞似乎与朝廷的兴衰关系不大,如果迎来了囚徒二圣,那就是在自己身边安上了定时炸弹,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一睁眼,有人拿着刀,明晃晃的要自己的命。历史真的很会循环,时间指向大明帝国,无巧不成书,也发生了皇帝老儿明英宗被也先给俘虏的事情,也先非常聪明,没有像金国人那样,抓住人不放,而是谈了一定的条件,就轻轻松松地把人给放回家了。那时的于谦,一位像岳飞一样的大忠臣,可能有些激动,至少他没有走岳少保的老路,可惜的是,他的那份天真带来的是更多的人的流血。明景宗不知怎么搞的,一命呜呼,明英宗赶紧复位,至于死多少人,我们无法想象,反正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是死了。

宋高宗没有这样做,他跟金国人谈判,也没有一条是迎二圣还朝,难怪两位皇帝在遥远的北方直叹气,这不能怪皇帝本人,只能怪游戏规则。在岳家军攻势很猛的情况下,金国人终于妥协了,岳飞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许多人的活,这是一件千秋万载的伟业。

岳飞是死了,其他哭着、喊着要抗金的将军也明白了朝廷的意图,纵然辛弃疾在哪儿喊还我疆土,陆游临死时无奈地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也不关朝廷痛痒,议和在胜利中得到了最好的解读,迎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对和平。

秦桧终于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他百口难辩,至少这位大英雄是自己给定的罪,人们有理由去痛恨。皇帝老儿挺聪明,潜意识里明白,皇位这玩意儿不好坐,一旦有机会,赶紧让出去,自己乐得做一个太上皇,尽管自己的儿媳妇不孝顺,终归还活了八十一岁。

从历史来看,杀岳飞不利于统一,从皇家来看,杀岳飞真正意义上拯救了南宋王朝!(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