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官不必大惊小怪


标签:
儿子当官管理社会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孩子当官不必大惊小怪
妻班上有个女孩子,她的父母亲开学前打招呼,说自己的孩子不需要做班干部,问原因,生怕做了班干部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忙碌了一天,回家还没有做到沙发上,我就看见儿子一脸的喜气,在书房里大声的读书,没想到小家伙长大了。问缘故,儿子非常乐意的说道,上了三年级,老师让他进大队委,可以管全校的一些事务。我想,所谓管全校的事务,无非就是检查全校的卫生、两操而已,可这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班级、学校有自己的地位,我的儿子也不例外。儿子非常兴奋地说道,本来 班主任老师只需要一个孩子进学校大队委,那时老师就选的他,后来又增加了几位。言下之意,他在老师的心目中地位非常重要,难怪这小子回家一个劲儿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总比被动学习强百倍。
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家长,他们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才不管别的琐事,就像妻班上那个女孩子一样。作为班主任,许多人对这种行为也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方式,毕竟在这个社会里,家长才是上帝,孩子充其量是家长虚荣的执行者。没有哪个老师愿意轻易的得罪家长,更何况这个小小的要求。
不知为什么,儿子进了大队委,我也跟着高兴,潜意识里总觉得这是好事。也许这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时间,但是只要孩子干事情专心,这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社会,真正支配人发展的,并不完全是知识,恰恰关键是一个人的管理能力,这种在学校里培养的能力,一旦走进社会将会给你带来许许多多的益处。曾几何时,我上学时,就是很难当上班干部,要么是自己太调皮,老师不放心,要么是自己太爱学习,老师不愿意,导致上了初二,才偶然有机会去当劳动委员。奇怪的是,这个弼马温式的小官,却激发了自己的潜能,本来自己在班上只考二十几名,正因为这个官,我通过自身的努力竟然考到全年级前五名,连老师都觉得意外,至于什么原因,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还好,老师们及时改变了偏见,我有机会做一些或大或小的官,上高中,也当上团委书记,参加过竞选,尽管失败了,但是还是获得了许多。最大的锻炼是进入大学,班主任老师直接任命我做班长,而且一当就是三年,这其中有快乐,更有悲伤,种种滋味现在回想起来,尽管有些苦涩,可是终究培养了自己的能力。毕业了,进入工作中,我很快适应,有许多方法其实都是在学校当干部时积累下来的,想想真应该感谢我的班主任们。
在学校里,孩子们当班干部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这些并不能在课本学习中找到,老师也不会在课堂上专门讲解。有许多孩子,步入社会,他们会不知所措,只能借助一些管理学方面的书,可是跟自己的实践比起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只有从小就有管理经验的孩子,才能边学习边实践,才能更有心得。
说白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再加上全新的管理知识,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真正立足。那些单纯靠关系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士,他们一开始风雷电掣,大胆地搞一些不切实际的改革,往往会把许多事情搞砸了,一旦错误发生了,自己又会出现一招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怪现象,这样的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又显得没有一点魄力,反而导致自己没有了威信,一个单位也就会出现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导致大伙跟在后面遭罪,不亦悲乎!
儿子当上了班干部,也给自己的手机设置了许多闹铃声,我看这份责任是难能可贵的。作为家长,我只要在做人方面给他以帮助,又何须担忧这小子的成绩。(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