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路曲折而漫长

标签:
课改国家师生世界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课改之路曲折而漫长
我习惯于一大早就坐在电脑前,敲击自己的思绪,书写自己的人生。也许是习惯成自然,每当五点钟来临,无论昨天何时睡觉,总是准时醒来,一旦静下心来,总有三言两语要写。
最近,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展开了博弈,许多人都认为政府非常懦弱,外交非常软弱,激动者希望自己能够代替政府去跟日本人干上一架,以抚慰自己的怒火。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我看不是民间说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冷静的看待世界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审视自己的力量。
我们这个民族,并不像宣传中所说的那么强大,跟日本人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大地震,日本人的秩序依旧井然,可是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却因为谣言而出现抢购的悲剧现象。这种民族素质的差距需要我们去深思,也不是摇旗呐喊所能解决的。多年后,假如中日出现一战,我们的胜算几何,恐怕并不怎么的乐观。
民族的发展,经济只是一个方面,更何况我们的经济还有许多水分,一旦经济大盘失去了平衡,或者外部势力强行介入,我们就不会那么的乐观,一盘散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我觉得民族的自立还需要价值观、文化建设、教育发展来支撑。
这些天,我在看佐藤学先生写的书,看完了《学校的挑战》,又在看《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在思考教育目前现状的同时,不免为自己的国家而担忧。不知什么原因,我曾经不怎么喜欢看日本人写的书,总莫名的认为,美国的发展才代表世界,日本充其量只是跟英国一样,是它的小弟弟而已。
事实上,我的认识是错误的,日本人在学习美国的同时,它真正在研究整个世界,这样的观念渗透到日本的每个角落,涉及到无数个领域。征服世界,日本人曾经吃过大亏,研究世界,日本人如今得到了实惠。
有许多人喜欢看村上春树写的小说,其实,这位作家骨子里的顽强代表了日本民族的修为。他每天坚持长跑,喜欢用自己的作品激烈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中国,也不知道这样的作家有几个?有许多人,他们总希望干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最好一夜成名,好快快乐乐地享受。这一点上,我们不如日本人。
俗话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家也是如此。一旦国民不愿意学习,只愿意在那儿侃大山,这样的民族是要好好的反思。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自己才会觉得自己浅陋,才会感觉世界的伟大,才不会在那儿说三道四,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走在大街小巷,我有点痛心,人们不是在认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那儿玩牌、应酬、闲聊,这样的浮在表面上的和谐其实隐含着无限的危机,就像在草原上吃草的羚羊,如果没有对身边环境的警觉,一旦吃得忘乎所以,不注意奔跑训练,危险也就离自己不远了。
看看我们的教育吧,老师能够在孤灯下读书的人真的不多,孩子们在完成老师的作业,至于这些作业有没有价值,很少有人去思考。反正,存在就是合理的,孩子做了就能考上像样的分数,家长也可以风光一阵。
我们也在喊教育改革,可是每次改革,上上下下的阻力都很大,人们希望改革,又害怕改革。这就是不善于学习的结果,人呐,如果固步自封,自己就会眼界狭小,不免有些低俗,没有品味。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两个专家在那儿学习的教育,它取决于每个老师的学习力,取决于每个家长的思维力,更有赖于社会学习氛围的促进。
如今,学校的教育还在改革中艰难行进,许多人都看不到前面的路,家庭、社会教育,那更是一片空白。这显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素养的提高。
读了佐藤学写的书,我才明白课堂改革非常必要,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经走进了许多国家的历史博物馆,我们还在那儿反反复复的使用,真的跟国家的强大不相协调。课堂改革,只有在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的改变,由单一的师生对话变为学生与学习对象、学生与自己、学生与老师和伙伴的多元的对话,在小组合作、探究,独立思考中获得思维力的锤炼,这样的改革,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复杂就选择推却,因为世界在向前走,我们不能停留,否则就OUT了。(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