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议小班化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特点

(2012-07-16 06:59:54)
标签:

小班化

农村

孩子

课堂

情境

特点

教育

分类: 教学天地

小议小班化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特点

小议小班化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特点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强调老师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天花乱坠,孩子们却听得昏昏欲睡,再现一个个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一个情境的设计,任何一个老师都可能设计得非常完美,可是,在一堂课中,让情境如放电影一样,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是任何老师都很难完成任务的。

小班化教学中的情景设计其实比大班额课堂上要求更高。大班额课堂上,老师往往在开头和结尾精心设计,在穿插一些过渡语,至少对于有经验的老师而言,过渡语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灵机应变,更何况,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老师讲得多,孩子活动偏少,即使活动,也是老师牵着鼻子进行的,这就方便了老师进行课堂设计。

相反,小班化教学课堂,由于孩子相对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尤其是中等的孩子,他们的自信心不够足,课堂的气氛需要老师进行合理、有效地情境设计。一旦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课堂又会变得不确定性,这一些都给广大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合作成了主旋律,我们的教师也不例外。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学校组建的备课平台,发挥大伙的智慧,积极探讨设计一个个有效地情境,从而极大的提高小班化课堂的效率。在设计情境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情境设计需要以学生为本。在小班化教学课堂上,我们的情境设计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成长,如果把目光仅仅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之上,不顾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如此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我们在设计一个个情境时,千万不能为了情境而设计情境,尽管有些教育情境从设计方面讲很完美,但是,它不适合这一群孩子,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去掉。任何一个人,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生活,我们的情境设计只有建立在孩子们生活的基础之上,孩子们才能积极的进入情境中去,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样一堂课,一个老师,他设计的情境非常完美,课件制作也不可谓不尽力,可是,他脱离了孩子们的认知基础,孩子们有好奇之心却无探究之力,只能很盲目地听老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大打折扣的。而另外一名老师,他把学校门口的超市、医院、农贸市场等都搬进了课堂,孩子们,他们几乎都在超市里买过东西,到医院里打过针,赶农贸市场买过菜……老师的情境里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他们一定会很清晰的认识新的事物,这对于小班化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情境设计需要讲究通俗易通,许多学科,它们都有本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专用名词或者典型的公式、定理,对于孩子们的认识来说,无疑是进入了一个毫无准备的崭新世界。老师如果在这个无知的世界里,也过于专业化,这无疑是把好奇者赶出去,学习一旦不开窍,学习这门学科无疑是最大的痛苦,这样的课堂学习,又有什么效果可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些新的知识设计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情境,如在物理学科中讲杠杆原理,就没有必要在黑板上指手画脚应付了事,不妨让孩子们亲自去关门,提一提长凳子,这样的亲身感受比老师讲十句、百句都有效。经常有老师在抱怨,有些知识点,自己到讲了几十遍,还有些孩子出错,究其根源,还是在情境设计上没有讲究生活化,一旦知识的理解离开了通俗易懂,课堂的效果无疑是一场灾难。

情境设计需要讲究逻辑递进。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堂课都需要大量的情境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进行灵机的变动,这就需要广大的教师课前认真设计每个情境,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去编排这一个个情境,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课堂,没有一定的严谨性,仅仅图个热闹,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孩子们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旦思维出现了混乱,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系统性,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无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为什么有些孩子老师出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知识链出了问题,它们在孩子们大脑里打架,这在运用时就会产生模糊性。一个人的成长,逻辑思维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课堂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分关注。只有情境之间注重逻辑递进,孩子们学习才有一定的层次感,运用知识才会更加轻松,我们千万不能忽略。

面对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探究情境设计,做到以学生为本,高度关注生活,讲究通俗易懂,注重知识的生活化,力求逻辑递进,为孩子们建立合理的知识链服务,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快速学习、运用新的知识,从而快速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效率。(钱永华  张海燕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