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语文教学作文王笑梅孩子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让语文教学快乐无限!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年代,我们的教育一直在高效与优质的道路上高速运转,似乎课堂就是搬运工厂,孩子们只要能考试就行,难怪有校长叫嚣,没有好的升学率的学校就是垃圾学校。
在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思维的今天,我们往往直截了当地灌输一些知识,美其名曰,这些知识我都讲过了,我问心无愧。这时候,许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甚至产生了全国性的效应,慕名而来者比比皆是,大伙都想找到一条捷径,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诸不知,校长们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收获,毕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知识性较强的理科,一些模式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可偏偏这个世界上还有文科,它不可能像理科那样,只要掌握了一些规则、定理,再加上一些操作,就可以大胆地进行题目解谜。尤其是语文学科,它根植于母语,有意思的是,母语又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形成了知识之间的代沟,读不懂的文章并不少见,还有一些经典的篇目,编者喜欢,孩子们并不喜欢,生命力量的传递并不是哪一种模式所能解决的。
语文学科,它需要有灵性的老师精心地处理,才能发出时代的强音,这不是任何模式可以代替的。李凤老师的无痕教学恰恰适应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强调教师的丰富创造力,这有利于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其实,语文一直是融工具性与文学性这两大特性为一体的,过于强调工具性,难免要走进程式化的死胡同,过于强调文学性,又会走进无休止的教育说教当中。毕竟普通地老师不是艺术大家,他们能深入的研究教材,再兼顾孩子们的情况,反复地讲解一些语文常识,至于效果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反正考满分的孩子,那简直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作文课了,孩子们由于整日里在学习中度过,即使有双休日,家长们也把孩子送到某些机构去补课,或者把孩子扔在家里,任孩子在电脑游戏或者电视动画中度过,很少有孩子愿意走进大自然,更何况老师也没有布置。如此这些,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作文课成了炸文课。
孩子们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只能捧着一本作文书,在那儿胡编乱造,真的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乃至闹出了许多大笑话。老师们看到这些作文,尤其是雷同作文,那种无奈无法形容。作文既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又怎么可能写出新意来,哪怕有更多的写作技巧。说实在,写作不能简简单单看作华丽辞藻的堆积,更多的是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这是自己独有的,正所谓人的个性决定了文章的风格,可这对于刚刚上路的孩子而言,那比登天还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老师就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风,风的走向决定了孩子们写作水平的高低。在新生代通派名师中,王笑梅老师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智者。
读王笑梅老师写的《嬉乐作文让儿童乐并成长着》这本书,我佩服王老师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她用心寻找作文教学的源头,给孩子们作文成长开辟了新的天空。
可以说,王老师带的孩子,走进高等学府,那种写作与生俱来的力量已经在每个孩子心里生根发芽,这是任何作文技巧很难解决的。王老师领着孩子们赤着脚享受大地的温情,带着孩子走进广阔的芦苇荡,吹响美妙动听的绿笛,来到茫茫的雪地,回味鲁迅美好的童年,亲亲金黄的油菜花,激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滚动欢快的铁环,一切在河边打水漂,到桑田采桑果,玩陀螺圆舞曲,挖红薯,挖蟛蜞,放飞幸福的风筝,养蝈蝈……这一切户外的活动,无疑丰富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年,激发了孩子们潜在的诗意,有助于孩子们更好的感悟生活,享受快乐的人生。
只有精心的设计孩子们美好的童年,用心引领孩子们创造魅力的生活,孩子们才能走进写作的广阔天地,快乐健康成长。
如此语文教学才有无限的快乐!(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