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爱单个孩子不容易


标签:
爱老师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老师爱单个孩子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写道:“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民”要困难得多。”这一段话,反复咀嚼,个中三味荡然于胸,顿觉自己的渺小来。
在这本书里,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悲观绝望于战争带来的痛苦,而是和他们的孩子一道,用自己的行动去拯救失落的孩子,破碎的家庭,给社会带来一丝人性的温暖,这种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不知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他没有如今的一些教育家理论一套又一套,总是在讲述爱的故事中品味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真理。
爱一个人真的不容易,有时,我们需要勇气。我们走进课堂,面对新的孩子,总会不由自主的凭着自己的好恶,从而决定孩子的未来。一个其貌不扬,穿着邋遢的孩子,老师一般都非常的讨厌,距离自然而然的疏远。一旦有孩子,成绩老是考得不理想,这时候,老师不会想尽办法去拯救他,反而会采用一些极端的做法,令这样的孩子痛苦,用苛刻的语言讽刺,用不合理的制度摧残,可叹的是,走进社会,就是这样的孩子懂得尊敬老师。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去关爱那些学习优秀者,可是,爱的又不怎么合理。只要成绩好,犯一点错误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成绩出现变故,我们的老师表现过分的紧张,找其谈心,无非是成绩不好,将来会考不取理想的学校,再将来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切都那么的势利。
细细想想,我们爱孩子,有时不是爱的孩子本身,相反,是爱的孩子的成绩,潜意识里希望孩子考一些成绩,自己好有面子。再加上家长们爱孩子,也是冲着孩子的分数说话,这时候,孩子们完全围绕着成绩再转,爱只不过是给取的好成绩提供理由而已。
自古以来,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我们总是把空泛的理想挂在嘴边,似乎不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了。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闲聊,你不能说什么,只能感叹,天地之大,人太不爱自己了。
他们不愿意思考问题,更懒得去拯救别人,总喜欢在闲聊中荒废自己的人生。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非常的孤独,难道有思想的人注定要享受独处,难怪古人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看来天地生人,人却不知爱惜。
见了面,无非就是衣食住行方面的比攀,一旦出人头地,就找不到天南地北了。整日里想着升官发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真理,总在现实中变得虚无缥缈,世风又怎么不会低下。
不信,只要你提一下新闻中某些官员的升迁,总会有一大批人参与讨论,你一定会非常惊讶,他们研究中国的官职简直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可见在他们潜意识里是多么的渴望自己也能在宦海中疯狂一番。
这样的人又怎能引领纯洁的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一点上,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毕竟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这些大人都不能正确的自爱,又怎么能让孩子们做到自尊?
爱一个人不容易,它需要我们自爱,连自己都管不好,爱别人永远是一句空话。我们爱别人,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只要踏踏实实的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行了。否则,小悦悦的惨剧也不会发生,人性还是那么的具有温情。
其实,人的内心都具有恻隐之心,可惜随着进入社会,被世俗的一切迷失了方向,他们喜欢空谈自己的伟大,很难从身边做起。在说爱人类之前,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到底帮助了多少有困难的人。
每年,许许多多部门的领导都会到民间走一走,送一些慰问金,以显示自己是多么的亲民。也许他们太忙了,总是匆匆而来,又急急而去,总不愿意停下来去听听人家讲讲话。这样的慰问又有什么价值可言,有人说得好,慰问,不仅仅是送上礼品,更主要的是安慰和问好,说的多好,可做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一直在课堂上,在大会上反复倡导要爱人,可是为什么涉及到个人,我们又那么的草率,也许在集体场合中讲述可以显示自己有良心,而行动起来,那要涉及自己的好恶,这也是言行不一致的根源所在,难怪孔夫子会说,听其言,观其行。
无论是普普通通的一名教师,还是那些达官富人,我们在大谈特谈爱人类、爱人民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某个具体人,这样,你会找回真正的自我,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