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们读书刻不容缓


标签:
读书专家推荐书目经典教师孩子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关注孩子们读书刻不容缓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天气异常的晴朗,空气也是那么的清新,漫步在校园里,精神倍感振奋,读书,如何更好的读书,我不由思绪万千。
每天,我喜欢到自己的书橱旁去看看,即使不翻书,自己也在跟那些先贤们交流思想,书香四溢,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人活着更加有意义。
我不喜欢刻意去买什么书,那种畅销书,更不是及时选择的对象,反而喜欢古之圣贤留下的思想著作,毕竟这些书经历了时代的洗礼,更加能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古人读书生活时最大的感悟。我不喜欢人云亦云,更不在意别人的吵吵嚷嚷,一心读自己喜欢的书,置于其间,快乐无法与君细说。读书,不是为了博取什么回报,否则你会非常的痛苦;读书更不是为了炫耀知识,否则你会非常的肤浅;读书也不是为了超越古人,否则你会变得蛮横,没有了书生气。
我常常疑惑一些好为人师者,他们喜欢为孩子瞎做主,总是强迫孩子读一些不喜欢的书,甚至用考试的手段加以实施。我们的《课程标准》里选了一些经典的书籍,也不知是选择的人跟孩子们存在代沟,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总是把一些艰涩、高雅的书推荐给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分数上,才不管孩子们喜欢不喜欢,一味的逼着孩子们去读,那些出版商则钞票多多,无需在大街小巷吆喝着卖书。
孩子们需要推荐一些书,可是用成人的眼光来选择一些书籍,难免会瞎子点灯白费力气。看看那些课本上的文章,尤其是初中阶段,孩子们很难从文本里获得一些鲜活的时代气息,这无疑让孩子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误解。再看看推荐的书目,无论是《名人传》,还是《格列佛游记》,孩子们似乎都不怎么喜欢。他们都这样的书,无非是为了考个好成绩。一旦考试结束,这些书籍马上回到旧书摊,进一步摧残后来的学弟、学妹。
这些书是不是好书,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可是这样的书,孩子们不喜欢,也很难理解。老师们没有办法,只能采用下下策,自己找一些书里面的内容,然后整理出一条条知识点,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错,可是,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得大打折扣了。
绝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书,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可是,孩子们读书有些不务正业,他们不喜欢读专家、老师推荐的书,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在漫画里遨游,大一点的男孩子则喜欢看一看历险记、侦探方面的书籍,女孩子则喜欢一些多愁善感的书籍,再大一点,孩子们更多的喜欢看一些玄幻作品,记住这些书都是孩子们私下里偷偷地阅读,有时还要被老师、家长没收,许多孩子宁愿待在书店里,也不愿意把这类书带回家,更不敢带到学校里去。
一边是专家、老师推荐经典的作品,一边是孩子们偷偷摸摸地看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这无疑降低了读书的品位,毁灭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经典的作品,我们不是不可以推荐给孩子们,但必须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同时,我们的家长、老师也应该率先读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跟孩子们沟通,提升读书的思维力,拓展、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视野,培养真正的语文素养。
其实,孩子们还是希望老师、家长能讲一讲读书的感悟,只要你能侃侃而谈,孩子们也会聚精会神地把书读下去,简直是不知疲倦。
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家长,他们很难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读书的种子。如果社会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全身心地读书,那么古人的思想精髓很难延续下去,人类的文明很难传承并发扬下去。
书,只有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经典,教育才能更加的有情趣,学习生活才会更加精彩。(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