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惜春没办法完成姥姥的画

(2012-04-19 07:26:32)
标签:

刘姥姥

惜春

大观园

史太君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文化漫谈

惜春没办法完成姥姥的画

惜春没办法完成姥姥的画

刘姥姥,这样一位积古的老人,非常幸运地攀上了贾府这个高枝,得到了琏二奶奶的接济,高高兴兴的回家务农。庄稼人就是懂得回报,田里的瓜果自己不敢擅自先吃,而是不忘主子的恩德,不顾劳顿,第二次走进贾府,求得自身阿弥陀佛。

没想到,天总是眷顾着好心人,正巧投了老太太的缘,得以到大观园游玩一番。刘姥姥,到底见的世面多,很快融入大观园,以自嘲的方式,博得贾府上下笑声一阵又一阵。老人家为了让老祖宗高兴,千方百计地吹嘘大观园多么的美丽,比过年的年画上还要漂亮。老祖宗一高兴,推荐贾惜春给刘姥姥照着园子画一幅,以便回乡下可以显摆显摆。

也不知道是客套话,还是一时的主意,反正贾惜春确实把这一活接下来了。这一项工程无疑跟大观园的诗社发生了冲突,姐妹们都有些生气。也不知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祖宗,需要贾惜春花费心力去谋划构思。薛宝钗为之想办法买颜料,林黛玉为之乱点主题,还是凤姐干净利索,一会儿工夫,就把大伙认为难办的事情解决了。

这次作画跟以往不同,不仅要画亭台楼阁,最难的是还要画生动形象的人物,这才是作画之难的关键。贾惜春,她的丫鬟叫入画。小说中,作者喜欢用小姐们的丫鬟以及自己的住所作为提示,表明各自的特长。迎春的丫头是司琪、元春的丫头为抱琴、探春的丫头是侍书,显然贾惜春喜欢画画。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的诗与画一向是融为一体的,正如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中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悲的是,在大观园里,最没有才气的就是惜春和迎春,只能打打下手而已。

有意思的是,贾惜春并不是荣国府的小姐,她离荣国府比较远,是贾珍的胞妹,由于贾母喜欢,才跟其她姐妹一起,在大观园里住下。这丫头性格孤僻,可能是没有父母的关心所致。小说中,她的母亲已经死去,父亲贾敬一心好道,几乎跟死的没有什么区别。而自己的哥哥,又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才不管自己妹妹生活如何?她喜欢跟小尼姑智能儿在一起玩耍,可见其对世俗充满着极端的误解,总觉得自己身边没有好人。

有一次,自己的嫂子尤氏来关心看望,贾惜春不但不感激,反而千方百计地挖苦嘲讽,似乎姑嫂两个是仇敌一样。至于后来,抄检大观园,这位大小姐发现自己的丫鬟入画有问题,也不问青红皂白,一个劲儿的让别人赶走,似乎没有一点感情。

这样的姑娘,有如此的心性,又怎么可能去专心致志的画好一幅画,更何况这幅画还是大观园的全貌图,里面还需要画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就难上加难了。她恨周围的一切人,更不把刘姥姥放在眼里,只不过是不好驳老祖宗的面子而已。

在图画中,由于作画者本人过于误解这个世道,她又怎么可能把大观园每个人的热情画出来,这样的作为是很难入画的。作者最后也没有交代这幅作品是否诞生,毕竟大观园里人心涣散,一个个是乌鸡眼似的,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和谐本来是一幅画最基本的精神,这里显然没有承载住,斗鸡一样的生活,再加上惜春的小心眼,大观园只能是贾宝玉的梦,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随着大观园里的姐妹,死的死、嫁的嫁、打发的打发,美丽的世界已经不再拥有,贾惜春只能看破红尘,到尼姑庵出家为尼,一幅画只能在墨未干时无情的撕碎,悲剧美在这里有了着落,更加的令人感叹。正如作者所说:“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不知刘姥姥还记得这幅画吗?也许积古的老人老早就忘了,家里的农活不容许自己随便的高雅?(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