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无边
大海无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52
  • 关注人气:34,3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店里闲余的人太多

(2012-04-17 07:33:34)
标签:

家长

孩子

社会

书店

读书

烦躁

休闲

分类: 谈天说地

书店里闲余的人太多

书店里闲余的人太多

每次逛书店,我总觉得这里的闲杂人太多,他们老是打破读书人的美梦,在那儿东游西走,令人直皱眉头。

也许是社会的功利性太强,读书的人愈来愈少,那些能够在书海之间停留的人就更加少了。我非常喜欢那些读书的孩子,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总把目光投向一本本书,只要是合适的,就拿出来翻翻,甚至蹲下身子,一看就是成个小时的。

我佩服有些年轻的女家长,她们陪着自己的小孩子一起看书,而是耐心的讲解,声音尽管很低,可是孩子却非常满意。可以想象,没有这些高贵的母亲,人类很难让读书的种子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

我特别在意那些规规矩矩的读书男士,他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一本书,席地而坐,时不时的思考,有点收获,微笑自然流露。这些人,我不敢打扰他们,走起路来,也非常的轻,生怕打断别人的思维,给安宁的书店留下一丝遗憾。

说实话,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的不到书店里逛一逛,你将变得非常的浮躁,进而特别的庸俗。我们离不开这块精神的家园,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洗去世俗的尘埃,获得生活的真谛。

有许多人也向往到书店里净化自己的心灵,可就是太忙了,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刚想停留又没办法放弃工作,只能匆匆而过。我想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通讯工具关闭,留给自己一点读书的时间,缓一缓急促的呼吸,说不定工作会更有灵感,更具价值。可惜的是,他们不能放弃这种奔波,时间就是金钱,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每次,我总听到一些不耐烦的家长,刚刚走进书店,就催促着孩子赶紧选书,嘴里也不闲着,谩骂成了最好休闲的方式。一旦孩子稍微慢一点,他们就嗓门变高。我感觉这类家长把钱看得最重,结果也是如此。如果孩子选的书过多,他们就会抱怨孩子不懂事,乱买书,紧接着就是跟老板为了一两毛钱而吐沫横飞,彻底打破了读书本来应有的宁静。

烦躁的人最好不要走进书店,那是人们灵魂休憩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急促,更不需要无谓的世俗。孩子们需要在这里获得理想,成年人需要到这里洗去污垢,老年人需要到这儿焕发新春。

一本本书,就像思想的舞台,需要每一个读者去经营,去创造,才能把有价值的思想在人间传承。这一切似乎变得非常的困难。瞧瞧书店也变了样,除了卖书,还卖电子文具产品,而且书也是以教辅用书为主,社会正在步步为营,逐渐地吞噬着灵魂的家园。

我有意地观察店里的营业员,她们似乎对书籍并不在意,时不时地朝读书人看,像防贼一样,生怕书遗漏,给老板造成经济损失。即使有人问哪些书在哪儿,他们也很难说的准确。读书人只能自己一个个的逐一寻找,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这些工作人员,他们很难对书发生兴趣,更多的关心自己生意的好坏,难怪承载灵魂的书籍愈来愈少,甚至还故弄玄虚地搞一些畅销书排行榜,无非还是金钱在作怪。记得阿累在《一面》里描绘鲁迅先生跟内山先生亲切的交谈,那已经成了古老的传说,很难在现实中找到。

还好,爱读书的人毕竟还有一些,他们不在乎周围的嘈杂浮躁,一门心思地钻进书海中,让自己的思想放飞,让自己的灵魂净化,这也是我愿意到书店逛一逛的原因所在。

捧一本书,静下心来,忘记一切世俗,在书山学海中漫步,跟尼采交流教育,与弗洛伊德畅谈梦境,邀柏拉图描绘理想世界,此中真意谁人能知?(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