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怎一个“罚”字了得

(2012-03-05 07:37:58)
标签:

孩子

老师

惩罚

作业

班主任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孩子怎一个“罚”字了得

孩子怎一个“罚”字了得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了,由于种种缘故,学校进行了重现的分班。这下好了,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换成了陌生的大多数,一切只能从头再来。妻甚至冲着我嚷嚷,因为班上许多东西又要重新设计,孩子的习惯又要绞尽脑汁的加以纠正。

这不,一分班,就有前 任老师介绍某某同学老师不做作业,用尽了许多方法,仍然没有效果。有意思的是,这个学生名气太大,许多老师都喜欢打听他最近的发展情况。妻子有些纳闷,不免有些担心,生怕这孩子教育不好,一世的英明都咋在这孩子的手里。

可能由于做班主任时间长了,见识的孩子也多了,大脑里很快有了自己的教育步骤。根据长期的经验,这一类孩子,刚刚接触新的老师,也会认认真真的写上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千方百计的逃避写作业,如果老师听之任之,他就会很快恢复原样,这时候,你想改掉他不良的习惯,那就难上加难了。

这孩子,一开始,也能像模像样的完成作业,妻还以为同事的讲话有些言过其实。事实证明,同事们的话是对的,没过两个星期,坏毛病的尾巴就露出来了。一开始,星星点点的缺作业,紧接着,大面积的不做作业。还好,我们的任课老师非常的负责任,他们很快发现了不好的苗头。妻很快找其谈话,尽量逼着孩子在学校里把作业完成。这下好了,从周一到周五,孩子还能顺顺利利的完成每一项作业。妻舒了一口气,打心眼里认为这孩子毛病可以解决掉了。我明白,好戏还在后头。

在潜意识里,我知道,这类孩子,不做作业,既有学校的缘故,更有家长的错误导向造成的。事实就是如此,上周一,一到校,许多孩子反映这小家伙双休日作业什么也没有完成,各科老师都非常恼火,妻更是冲着手机朝我嚷嚷,似乎孩子们犯错误就是我犯错误一般。

正常的办法,先了解孩子双休日在家情况,接着教孩子写保证书。有些老师,气急败坏时,还会给以超强度的惩罚,引起他对作业的重视。妻尽管生气,可还没有出这样的昏招。在接手这孩子之时,我和妻就认识到,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写作业,其中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老师漫无目的的机械罚抄。可以说,每一个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招。如果用在其他一般的孩子,这招管用。可惜的是,这孩子不一样,他已经习惯了老师们重复的伎俩。

妻叫他写保证书,他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就把保证书写好,让你都很难再继续教育下去。他写的保证书大概内容是如果下次再不写作业,教爷爷来陪他一起学习一周,直到不犯这个错误为止。原因很简单,孩子的爸爸长期生病,妈妈很少照顾他的学习,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据妻介绍,孩子的妈妈也管不住孩子。

在中国这样社会,爷爷奶奶很少管自己的孙子辈,只要孙子、孙女高兴,才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呢?这里爸爸妈妈教育孩子,那边就赶紧走过来,维护孙子、孙女们,这无疑增加了孩子教育的难度。

有句话说得好,5+2=0,意思是,在学校里五天培养的习惯,孩子待在家里两天就会恢复原样,这孩子也不例外。

我想起了从前的一个孩子,他从初一开始,就经常迟到,他的历届老师和同学都明白。我没有简单的训斥、写保证书、喊家长。而是跟他一起分析迟到的原因,接着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每天早晨,我都准时打电话到他的家里,他只要听到有电话铃声,就赶紧起床。这个活,我一直干了一年时间(他那时上初三)。后来,孩子的父母亲知道了,很是感激,孩子赖床的坏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在跟妻讨论的过程中,我讲了上面的故事。我觉得双休日打电话会有效果,这比简单的说教会更有效。这不,本周六上午,妻打了一次电话,孩子可能刚刚起床,下午又打了一次电话,据爷爷说,孩子出去打篮球了,晚上又打了一次电话,那时已经是九点多钟了,电话那头仍然是爷爷的声音,讲孩子还没有回家,在人家吃饭。妻给孩子爷爷介绍了保证书的情况,爷爷一下子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周日一大早,妻又给孩子打了电话,电话仍然是爷爷接的,据爷爷介绍,孩子昨晚很快被喊了回来,今儿五点多钟就被喊着起床了,作业一直在做。要到中午,妻很兴奋的告诉,孩子已经来了电话,说作业全部完成了。我们决定下午再给他打电话,要求其问一问任课老师,保证双休日作业全部完成。

我明白,这孩子还需要坚持双休日打电话,说不定一个学期都要重复这一简单而又繁杂的工作。

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坚守?用心教育,收获一定会有的。(张海燕  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