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审视高效课堂

(2011-12-10 08:55:51)
标签:

王军文

高效

课堂

老师

活动

孩子

语文

教育

分类: 教学天地

重新审视高效课堂

重新审视高效课堂

自从如皋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进行行政化推动以来,尤其是借助“两岸三地”大型研讨活动平台,许多学校慕名而来,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学与研的过程中,一些思维的火花碰撞出来,拓宽了大伙的视野,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更快更好的发展。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我们的领导目标远大,跟扬州市文津中学结为研究伙伴,很高兴能看到外边美丽的世界。据说,扬州文津中学曾经跟我们一样,遇到了尴尬,家长不信任,社会不放心,学生没有自信。文津中学又是幸运的,他们修来了王军文校长,一位有思想、会思考的校长。

结交文津中学这样的伙伴,给我们生源不怎么好的学校带来了希望。这不,王军文校长在百忙之中,带着课改的疑惑,给我们一起进行研讨活动。听了他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课堂改革的方向,明白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改进的地方,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王校长第一个问题是“活动”到底是谁在活动的问题,显然,活动的对象应该是指学生,指出我们许多活动单,师生活动混淆,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带来了孩子们拿到活动不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如何导学,是不是仅仅用一些廉价的“谢谢”、“很好”之类的组织性语言进行评价,这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知识的辨别误差。我们规定老师少讲,是不是老师讲得愈少愈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千万不能建立在学生什么都懂的基础之上,教师的导学作用千万不能忽略。毕竟孩子们还处于思维发展阶段,认识问题还具有片面性、激进性,没有老师的恰到好处的引导,很难提升自己的思维力,尽管教师的话不多,但是很重要,每句都要追求精练。对于有些能力性强的问题,教师有时还有必要精讲。“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课堂并不是对老师的要求降低了,相反是提高了。要求我们的教师课前必须有多方面的预设,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以便自如驾驭课堂,给孩子们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该设计怎样的活动,活动不能等同于问题,它必须根据文章本身,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进行设计。千万不能设计出大而化之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思考,没有深度,没有指向性。最好在大活动下预设一些小活动,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路可走,有方法可寻。

第二个是语文课姓什么的问题,从字面上看,它姓“语”,教师千万不能忽略这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更不是简单对话课,它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围绕文体特点,有效的设计活动,讲究深度,更要有递度,预设各种可能性,精练自己的引领性语言,注重关注孩子们展示内容的提升,沿着有效的方向发展。课文的选择,尤其是课外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让初三的学生去研究初一学生都能学会的文章,这不是在提升初三学生的能力,而是在浪费时间。老师可以给一些方法,让孩子们在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语感,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专家的眼光就是不一样,在别人应付式表扬之外,总能深入的思考,给大伙以新的启迪。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没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没有一线专家的真话引领,无论模式怎么先进,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非常惊讶王校长的专注,他就像摄影机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自始自终没有停止自己的教学思考,在交流中,坦诚中包含着睿智,思考中不忘鼓励,能聆听先生一席话,纯属天籁之音!(钱永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