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水”教师能听到天籁之音

(2011-11-11 06:59:52)
标签:

下水

老师

孩子

天籁

教育

分类: 教学天地

“下水”教师能听到天籁之音

“下水”教师能听到天籁之音

在办公室里,在教室旁,在研讨会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发牢骚,要么叹息孩子们不能领会自己的一片苦心,要么大声讲一些空洞的理论,要么抱怨孩子们太笨,自己似乎选错了班级。

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些不解,孩子们真的就是那么样的不可救药么?尤其是语文,作为一名中国人,写的是中国字,读的是汉语写的文章,没有理由说不好。尽管英语目前空前的重视,可跟母语比起来,那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被汉语包围着,除了考试出了指向问题外,没有理由不学好!

记得有人说过,作为语文老师,自己的素养决定了孩子们的语文高度,它不取决于你上了多少语文课,也不取决于你花费了多长时间。回过头来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魏书生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完全是建立在魏书生先生的语文思想之中。

如今的老师,在讲道理上一套又一套,尤其是孩子们做完测验之后,他们总是唾沫横飞,似乎自己是神仙,这个讲过,那个训练过,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孩子们自己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跟老师没有关系。

我想,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跟孩子一起考试,说不定你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更可况,孩子们一天不仅仅考你这一门,在做题目时,总会有个难易,情绪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也就不奇怪了。

孩子们需要老师从他们的角度从思考问题,可又有几个老师能体会到。我们见到许多老师拿着标准答案在那儿侃侃而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也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其实,孩子们拿到答案也能说个一二,不信,那些课前研究过教辅用书的孩子,回答问题一点也不比你差。

难怪现在的课堂有些没有趣味,老师们讲的东西,自己早就知道,只不过老师抑扬顿挫而已。我们自己不能走进文本,和作者心灵相约,又怎么能带领孩子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泳?将那些干巴巴的常识,恐怕孩子们很难派上用场。至少你干扰了孩子们考场上正常发挥,我们看看孩子做的语文试卷,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老师讲过的课文,一考,并不能尽如人意,反而那些课外文章,孩子们能得到一些你认为不可思议的分数,原因很简单,孩子们面对学过的文章,不由自主的想着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忘记看文章本身,不如人意就自然而然了。

我们老师如果能拿着孩子们考试的卷子,跟孩子一起考一下,你就不会那么狠命的批评孩子们所犯的错误了,可惜,老师因为面子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结果老师牢骚,孩子们有怨没处伸。

有些老师在课上介绍写作经验,无非是主题怎么写好,开头、结尾如何出色,如何感情真实,语言如何生动?孩子们可以说自从有了写作课时,老师就这样重复的灌输,至于效果那就谁也说不准了?

我想老师如果每天多写写文章,尤其跟孩子一起写下水文章,你就不会讲这些无聊的空话了。原因很简单,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自己的长期写作体验,很难体会曹雪芹的“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写作心境。

人哪,写一篇文章容易,每天写文章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我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学下水,这样才能找到孩子们学语文的门道,讲一些有用的话,这才是孩子们渴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有勇气下水,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得到天籁之音!(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