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再好,可不能贪杯


标签:
喝酒文人村支书政治家文化 |
分类: 谈天说地 |
酒再好,可不能贪杯
最近,我们村的老支部书记晚上突然仙逝而去,据说是在酒桌上喝多了的缘故。老书记一生正直,没有做什么亏心事,可能天国有些乱,急需要人间的实干家去管一管,他当然首当其冲了。
曾经看到一则笑话,讲述人间的政治家都是酒鬼转世,细细想想荒诞中隐含着几分寓意。无论在什么酒桌上频频举杯的都是有些身份的人或者是想向上爬的人,他们似乎是餐桌的主宰者,敬你酒你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不敬他酒,那就是你没礼貌,反正总是他说了算。
上天对本人太好了,也许是上天不愿意穷秀才荒废大好时光,留着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我天生就酒过敏,只要一沾上酒,浑身就起红疙瘩,乃至面愈来愈广,只能请医生打针了事,可怜的是打针需要一周才能见好转,周围的同事都是善解人意的好同志,每当遇到红白喜事应酬,有人劝酒,我总不在喝酒行列,乐得自己轻松吃菜,饭饱汤足。
酒桌上,说话比吃饭的时间长,由于人们身份不一样,角色不相同,往往总能拿自己的工作说事,再加上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东扯西拉,很快就能集中到国事上去或者感悟人生的真谛,作为快乐的聆听者,收获是相当的多。每当酒席散尽,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圆圆的月,放歌一曲,其乐融融。一旦到家,文思如涌,上千字的豆腐块一挥而就。
文章里的思想其实是受喝酒者启发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我只不过是加工者而已吧!过去挺讨厌到外面应酬,既然有这样的好处,我不再做顽固派,硬摆着穷酸样,而是快快乐乐的作聆听者,就像季羡林老先生一样,他是不开会就没有灵感,我是不听喝酒者唠嗑就没有豆腐块的小文章。
我觉得这些喝酒者辜负了上天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的骨子里,上帝其实种下了智慧的种子,只要他们愿意思考,一定会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是,仅仅注重觥筹应酬,忽略了思考,只能成为平庸者,甚至会误大事。
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大文人,又有几个不是借酒说事的呢?竹林七贤里的刘伶,一生嗜酒如命,形骸放荡,乃至裸着身子在家,说什么天地为房屋,自己的房子不过是衣服而已!相信他吧雄心壮志融进了酒,不愿意再睁开眼看看这丑陋的世界;晋朝的陶渊明,一贫如洗,风扫地,月点灯,环堵萧然,性嗜酒,亲旧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没有酒来麻醉神经,他老人家很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诗人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乐得唐皇忘了自己是谁?
那些政治家们,如果有酒助兴,往往也能歌赋一曲,以壮其志,读曹孟德的《短歌行》,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难怪中国有许多事情,在台面上难以完成,在酒桌上总能立竿见影的解决。否则,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也不会到现在都在人间传唱!总比南唐后主面对如钩小月,在寂寞的院子里理离愁要好多了!可见南通市的五项禁令里很无奈的写了这么一条: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或贪酒精的饮料(受组织指派从事外事、招商活动除外),小小括号里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细想是多么的悲哀!
酒再好,可不能贪杯,我觉得这句广告语恰如其分!可又有几人能管住自己呢?鬼才知道!(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