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委员会岂能徒有虚名


标签:
家长学校孩子班主任教育 |
分类: 谈天说地 |
家长委员会岂能徒有虚名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组成的铁三角共同作用才能有效。失去一方面,三角形的稳固性都会遭到破坏,进而教育会变得惨白无力。
做班主任的都知道,我们接待的家长往往离开时,都会说:“拜托老师,我最近挺忙”之类的话。这让很多热心肠的班主任有点失落,除了肩上担子变重之外,更多的感觉是家长的教育领域的空白。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然而,时代的发展,许多人在为家庭的温饱而努力奋斗,有些人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更有甚者在国外打工几年才能回家一次,至于孩子,吃穿住行,只能拜托自己的父母,学习只能拜托老师了。我明白现实的残酷,往往是教师在校园里五天的教育,孩子在家两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想想每个孩子的智商差别并不大,至于原因,我发现家长的教育徒有虚名应该是首当其冲。
我们的家长很少管孩子学习的过程,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交流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成绩如何?至于成绩如何取得,很少关注,略微好一点的也是在孩子成绩不好时,找几名老师补课而已。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家长跑得最勤的往往是孩子刚进学校或者即将毕业之时,至于中间,你打电话预约,他往往会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如果没有,就是电话那头好话连篇,千言万语就是学校拜托您,我没办法教育孩子。
等到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后,不是反思自己,往往把原因归结为孩子的脑子笨、老师的不够尽心、学校的管理不够严等方面。抱怨声连连,教育问题就这样被无限扩大。原因很简单,在物质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视金钱如父母可以理解,再加上国家的财富并没有达到世界中等国家水平,择校费往往够父母在外打拼大半年,这时,学校成了罪魁祸首,教师成了谩骂的对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学校很少有校长会被家长传颂,很少有老师会被家长赞扬,除非学校特牛,老师特棒,好学生一拨一拨,否则,你就是被骂的命。同时,我们的教育专家在教海的岸上大声疾呼课改,整个教育界变得纷纷扰扰,云山雾罩。
如何解决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重矛盾?家长委员会不能徒有虚名,它不能仅仅填几个家长名字了事。家长委员会必须成为校长室的有力监督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更好的让家长与学校联系紧密。家长委员会应每周请一部分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科研活动,各类学生德育教育活动,如果家长忙,可以采用轮值制,每一次明确一名家长负责人,针对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及时跟学校联系,争取学校管理更好前进。每一学期,家长委员会务必召开一次全校家长总结会,总结家长委员会工作情况,学校工作情况,让广大家长明白、放心。同时部署下一学期的委员会工作,推荐教育子女取得成功的家长作经验介绍,全面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性。
只有如此,孩子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学校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形象差的问题,教师的劳动才会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