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4日

标签:
畅想未来教育 |
畅想教育美好未来
教育部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
教育经费占GDP4%尽管是个国际“最低标准”,但对于生在基层的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一阵春雷,教育美好的春天仿佛就在眼前。
天依旧在下雨,寒风依旧刺着自己忧愁的脸,我的思绪却飞得老远老远,我渴望公平教育的春天来到,渴望孩子们都能快快乐乐的在校园生活,渴望教师们不再为自己的清贫生活而劳苦奔波。
曾几何时,素质教育红红火火,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均衡教育喊得震天响。结果教育还是那样的教育:孩子每天挑灯苦读,老师每天苦口婆心,家长每天过着孩奴一样的生活。
“考不取公费,三万元,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你不拼命,行吗?”老师和家长过去讲得最多的话。
当时有许多学生恨自己为什么投错了胎,生在这样一个国度,而不生在加拿大或者美国。难以想象,许多留美学生不愿意回家,除了美国条件优越之外,恐怕学生时代的摧残教育也是一大理由,有谁愿意自己的后代享受如此的炼狱呢?
教育经费终于有可能跟世界接轨了,我们终于可以畅想教育美好的未来了。也许别人会笑话,但我还是非常认真的畅想教育的美好未来。
民族兴衰,教育为本,生为炎黄子孙,我希望教育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它不应该是人们追名逐利的场所,不应该是灌输知识的加工厂,更不应该是等级森严的人间地狱。
“一二一,一二一……”久违的跑操声又似乎在耳边回荡,外面雨依旧在下,但我渴望教育美好未来的心永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