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僧师徒随想

(2009-11-17 19:37:07)
标签:

悟空

八戒

杂谈

唐僧师徒随想

唐僧师徒随想

《西游记》可以说是大伙心中的爱物,超过了其它三个经典名著,尽管《红楼梦》炒得沸沸扬扬,然终因高贵让人望而却步,没有《西游记》来得老少皆宜。

天尽管变冷了,唐僧师徒却变得活跃起来,不写他们有点对不起这几年读《西游记》。可能受《委屈了就想起悟空》这篇日志的影响,我开始悟人世间如何走路。

有一本书题目是《悟空是个好员工》,在许多管理者的眼里,如此兢兢业业,不怕委屈,奋勇前进的员工确实少见,甚至稀有。

为什么悟空在西天路上如此忠心?八戒要闹散伙,看着悟空的猴样,也只能乖乖的牵着马奔跑在困难重重的西天路上。

我想名如其人,悟空这个名字说明了一切。所谓悟空就是把万事万物都看透,没有任何的杂念,眼里只有打妖怪取经的念头,在《西游记》中我们看得最多的悟空场面就是打斗,尽管现在的无聊之人也让悟空拥有了情,显然不符取经的主旨,人怎能无情?但悟空不能有情,五百年前的大闹天宫他应该在五行山下悟出,无非空空而已。那么何人有情,这时八戒的出场是最好的说明。

八戒对人间太有情了,乃至唐僧不得不给他多少戒律,让他的情降得最低。他的法名悟能,其实是观音菩萨给他取的,我想观音大士这个法号不是送给八戒,而是送给唐僧。因此唐僧的二徒弟不是猪八戒,而是白龙马,为什么,无他,悟出了空才能清清白白,由凡人脱胎换骨,变成人们想象中的龙,龙与马一结合就产生了成语龙马精神,人一旦拥有了精神,能力就会产生。菩萨无非希望唐僧先要把人间的是是非非悟空,然后能力自然顿现。然八戒并不死心,一旦取经受阻,不是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想自己的安乐窝高老庄,难怪家是每个人避风的港湾。

干大事的人不能想家,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就是这个道理,要求人四海为家,这不是禅的境界又是什么。

八戒一有念头,往往悟空立即把他灭掉,取经这件大事不能乱想,导致心智迷失。

至于沙和尚,每一件大事没有像他这样的人又显然不行,但太普通,普通得失去了个性,只让我们记得名而已。这也是人生的归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千头万绪理还乱,不觉天已大白。

唐僧师徒随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冷酷有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