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in the Techno

标签:
新浪潮科技时装动态大片时尚 |
分类: FashionTalk |
曾几何时,科技在时尚界看来是粗鄙而可耻的,无论是大工业时代那些典型的大型机织面料还是信息时代由0和1组成的数码世界,丝毫不能和传统那些带有体温的手制工艺以及家族世代相传的奇技淫巧相媲美。以“人”为本的时尚,向来尊奉人的灵感和技艺,强调独一无二的设计背后那些情感和故事,而不是冷冰冰而无趣的科技。然而,这样的固步自封的时尚产业即使标榜自己的产品并不来源于那些机器加工的生产线,依然走向了同质化的死胡同:设计师们的作品们越来越相似,抄袭诉讼案此起彼伏,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苦思冥想的新设计拜生产迅猛的fast fashion行业所赐,转眼间就有相近的款式提早几个月来到了顾客的手中,价钱便宜了不止一半,时尚界高傲的面孔终于狠狠被科技踩在脚下。
于是,一些设计师开始寻找新出路,科技成为了时尚的救命稻草。以Prada为首利用科技对面料进行改革的科技派们,将品牌的大部分热情投入到难以复制的独家面料中。过往不登大雅之堂的人造皮革、尼龙、聚丙烯带着未来感、实验性和环保主义的新旗帜,再加上高科技的加入而焕发了奢侈的新生命。正如你永远不可能在Zara和H&M里买到和Dolce&Gabbana在T台上一样利用热融合技术令羊毛和散发出金属光泽的款式。在科技的帮助下,时尚再次重拾了自己的尊严,树立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光辉形象。另一些设计师则看到了科技不为人知的美丽一面,他们在科技和时尚的交叉点寻找美感,将时装设计和表演作为一场艺术的科学实验,去发现更多可能。已逝的鬼才Alexander McQueen正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早在98年他就让机器人现场喷绘出裙上的美妙图案。在06年秋冬系列中,三维全息投影的运用让Kate Moss仿如古老喜剧中的幽灵,成为了时装史上永恒的影像奇观。在秀场上被震撼到不行的人们终于意识到,笨拙的机械臂膀也能绘出斑斓的图案和色彩,三维全息投影的技术更仿佛令他们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境——科技和时尚的结合居然如此美好。于是,我们看到接下来的时装秀里充斥了各种科技的元素和隐喻:Chanel 06年的高级定制系列发布会上,Karl Lagerfeld干脆把一个巨大的电脑屏幕和巨型键盘搬上T台;科技怪人Hussein Chalayan不断推陈出新的飞机装,LED时装;Burberry 2010秋冬的3D时装发布......即使未来科技主义的时装并未在T台上成为主流,但也奏响了一出科技时装的浪漫恋曲。
而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以及大西洋彼岸苹果公司的推波助澜,则让时尚和科技的关系脱离了以衣饰为物质基础的依赖关系,将时尚彻底转变为数码时代的信息流,升至云端。即使Tom Ford推出女装之际,意图反潮流而动,回到私密小众的复古时代,但依靠网络的迅速传播,他的设计依然早早曝了光,证明了信息化时尚的能力。因此在现在,比那些印满各色Monogram和Logo的ipad case更流行的是ipad和iphone所代表的数码时尚终端本身。大牌如Louis Vuitton、Gucci、Chanel在开发配套的皮具硬件之余,更是加大精力和投入,将重点发展放在线上,打造自己的时尚云端平台。在Gucci的iphone app里,你不但能够欣赏到最新的系列款式,更重要的是你还能听到Gucci的设计师Frida最近ipod里放的是什么音乐。而在Burberry以Trench Coat为主题的SNS网站里,你能和世界上所有着经典风衣的同好互相交流。Dolce&Gabbana的Swide以及Chanel的app随时随地为你奉上品牌独家的幕后花絮。LVMH投资Nowness.com则迅速积累了数百万热衷高端时尚的死忠订户。Net-a-Porter的网购热潮至今仍未消退,顺势推出男装在线购物Mr.Porter,点击之际,就可购入最新款的时髦新品。与此同时,时尚被科技浓缩在方寸指尖,迅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里。如果你为配搭每天的衣服感到烦恼,你可以通过iphone上一款名叫Cool Guy的app,拍摄下衣橱里的每一件衣服,然后在iphone上进行虚拟搭配,甚至可以拍下商店里那些心仪的衣服然后回家和自己的衣服搭配一番,看看是否合适。还有一款叫做Go and Try it On的app,让你在犹豫纠结挑选不同场合究竟穿什么的时候,拍下自己准备的装束,让成千上万的网友们给你意见,在“Wear it”和“Change it”中迅速做出选择。一支小小的iphone不但成为了你的时尚讯息接收终端,还是你的穿衣顾问和贴心的衣橱管家,甚至是你的私人的专属买手,无论是了解时髦资讯还是寻求穿衣意见,抑或是需要购买万里之外的一件限量版的衬衣,有了科技之助,一切都简单随意,手到擒来,时尚显得从来没有那么亲民和方便
科技对于时装品牌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一针强心剂,无论是宣传推广,还是贩卖通路一切都显得顺畅无比,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便捷利器。而科技对于传统的时装媒体来说,则更像一柄双刃剑——传统的时尚媒体人们一面担心网络科技蚕食了他们的市场,让平面媒体已经日薄西山的处境更加难过;另一面他们也借助着科技的力量,用新锐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改造纸媒的创作方式,让时尚媒体也掀起了一股时髦科技新浪潮。诞生了十年之久的Style.com已然成为了网络时装媒体的权威,可以和本家Vogue分庭抗礼,以至康泰纳士集团不得不重新调整旗下网站经营策略,在关闭几间平面杂志的同时,重新改组Style.com,Vogue.com和GQ.com,使其三权分立,分工明确。由摄影师Nick Knight成立的网站SHOWstudio.com利用科技呈现时装创作过程和背后故事的平台,我们在网站上看到不同的时装拍摄、SHOWstudio团队工作室的情景、名模们在时装周的留言、现场访谈,还有实验感十足的时装艺术短片。而本就态度新锐的杂志《Dazed & Confused》旗下的Dazed Digital网站将杂志的个性和趣味带入,并通过互联网召集了更多新一代的时髦天才和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在Dazed Digital的网站上,你可以看到独家的小众设计师的视频采访、音乐新星的现场录象、时尚幕后报道,以及大量的未出现在杂志中的相关内容。同时Dazed Digital还为其全球作家、摄影师、艺术家以及积极分子开设了专门的Blog,培养和支持具有创作天赋的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他们还试图颠覆纸质杂志的一些条条框框,那些时装杂志上的所谓3D大片简直是小打小闹,Dazed Digital找来摄影组合Pamela Reed 和Matthew Rader拍摄了自己的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时装大片;随后同样走先锋视觉路线的《Vogue Hommes Japan》在其数字版本第一期里,又再度献上了一组由众男模穿着Dior Homme演绎的动态大片,只不过这次的实验在背景音乐和仪式感的配合下显得更加纯属,达到了平面媒体不可企及的效果,也为平面媒体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