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游世界顶级酒乡,绝世美酒香飘纳帕(组图49)

(2011-10-07 17:53:26)
标签:

美国加州

那帕

酒乡

葡萄

徐振亚

品酒

出境游

旅游

1http://s5/middle/624d4e1dg77ded1e4f164&690
 与葡萄酒的缘是在法国普罗旺斯结下的,而真正广泛深入接触葡萄酒还是在纳帕谷开始的。

2http://s15/middle/624d4e1dgac74eb1bfa4e&690

    从夏威夷搬去北加州后住在伯克利一带,经朋友介绍才知道附近有个酒乡叫纳帕谷,说是不远,可以去看看。

3

http://s7/middle/624d4e1dgac74eab133a6&690

说是附近,其实开车也得个把小时。不过到了山谷里就立马发觉一种难以言表的异样感。纳帕是个很可以品的地方。酒香、景美、情趣浓,游客也自然不少。酒香看来的确不怕巷子深。

4http://s9/middle/624d4e1dgac74d3fb4ef8&690
纳帕这名字一听就引人注意。第一感觉像日本话,日语大白菜的发音也是napa,后来知道英语napa还真有中国大白菜之意,而且还正是从日语发音而来。

5http://s10/middle/624d4e1dg77dda2b74d49&690

    不过这个地名napa是印第安语,具体意思似乎已经没人说得清楚,有几个完全不相干的翻译:灰熊(Grizzly bear),祖国(mother land),和鱼(fish)等。

6http://s12/middle/624d4e1dgaeb47b68b0ab&690

    纳帕谷被叫做酒乡那是中国话的说法,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叫法。在中国,一个乡都干同样的买卖那是种规模和级别,表示大且好。

7

http://s3/middle/624d4e1dgaea04aa91692&690

   英文里相对接近的是叫法是wine county(葡萄酒县)。在北加州这一带,被叫做wine county的地方不少,纳帕谷所在的sonoma县也被称谓葡萄县(Sonoma Wine County)当然,那是因为有纳帕谷的缘故。

8
http://s2/middle/624d4e1dgaeb3bfd148a1&690

  纳帕谷的一大特点是酒家多,整个30来英里的峡谷里酒家一字型排得没空隙。早先听说有二百来家私家酿酒的,现在看介绍已有了四百来家,比在欧洲见识过的那阵势着实壮观不少。

9http://s9/middle/624d4e1dgaeb47f7ed618&690

    纳帕有这么多酒家,可我去纳帕酒乡并不是去买酒。原因让人不可思议:同样的酒,在厂家买比在超市买贵。这有点像“中国制造”,在中国买比在美国买要贵。这是哪门子逻辑就不去研究了,一贯勤俭过日子的我,这样的冤大头是不会去做的。

10http://s5/middle/624d4e1dg77a546d512d4&690

   不过这只是一种情况。还有种情况是纳帕有些酒家不在市场卖酒,只在自家门口出售,或者只卖给有合同关系的饭店酒店。这类自销酒基本属于特殊精品,物美不美要自己品尝,但价大都不廉的,没眼力劲儿的人恐怕也玩不了这个。

11

http://s4/middle/624d4e1dg77a546de2e93&690

    说起来喝葡萄酒我只是处于温饱阶段,既谈不上品牌更不讲究特色个性,只是在“吃饱穿暖”的初级层面,自然会图个价廉物美,所以不适合在纳帕买酒。

12http://s10/middle/624d4e1dgaeb3c9d67fa9&690

    很庆幸有机会能多次长期接触纳帕这样的酒乡,否则对葡萄酒的距离感一定会比现在大许多。葡萄酒虽不一定原产于西方,但今天的葡萄酒无疑是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的产物。作为一个东方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想把葡萄酒喝出点味道,还真得下点工夫。

13

http://s7/middle/624d4e1dg77a546f395b6&690
    过去,我眼里的葡萄酒无非就是红酒、甜酒、淡酒、女人酒,甚至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小儿科”。大老爷们拽瓶葡萄酒可算不上是什么体面事儿。可在西方,情形就有所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喝葡萄酒不仅体面,还很有品味,喝白酒、烧酒反而有那么点不登大雅之堂。 

14http://s1/middle/624d4e1dgaeb3ce749460&690

   同样的葡萄酒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竟然如此偏差。或许,这很可能是翻译惹的祸。酒的英文是Alcohol,而葡萄酒则是Wine,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连词根都没有相关度。可Wine到了中国话里也成了酒,只是带色儿的酒。

15http://s10/middle/624d4e1dgaea048b34e79&690

    有色儿酒的确也是酒,除了度数不高还有啥特色呢?这个问题是到过纳帕酒乡以后才慢慢明白的。在纳帕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尝酒(Wine testing)。

16

http://s15/middle/624d4e1dgac74e8d8274e&690

   纳帕说是山谷(valley)却并不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峡谷,而是有几英里宽,一眼望去,像个有远山背景的原野,一派安居乐业的田野风光。

 17http://s11/middle/624d4e1dgaea049b4f58a&690

  曾去过贵州茅台酒厂,里面的确是到处散发着酒香,可想免费尝酒是万万办不到的,眼下甚至花钱尝酒都很困难与此相反的是纳帕数百家酿酒厂,个个开着大门欢迎顾客品尝,还有不少都免费品尝,十多年前我初次去纳帕时,免费尝酒的比现在更多。即便是要付钱尝酒也只是个形式,意在尝酒,让更多人了解他家葡萄酒的特殊品味。

 18http://s10/middle/624d4e1dgaea056a53e49&690
    尝酒自然有营销的因素,但也有自身的特殊原因。欧洲人做葡萄酒自由发挥空间很大,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一个口味,甚至一年一个样,这里有客观条件,如每年的葡萄因气候差异而有变化,更有人为因素,时候的把握和添加味的差异,使得葡萄酒味的微妙差异是千差万别,而且哪家都认定是自己的这个口味最棒,因此总希望客户能接受。于是,卖葡萄酒的都有让客户先尝后买的传统。这很有点像韩国人卖泡菜的情形。  

19http://s5/middle/624d4e1dg77a5471e4664&690

  在纳帕品酒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酒家多,酒的类型也多,还有人随时解答你的各种问题,能让人在比较中慢慢找到感觉,这很有助于学习和理解葡萄酒的奥秘。二是有多家免费品酒,我甚至都在一酒家得到了张能来此终身免费品酒卡。

20 http://s9/middle/624d4e1dgaeb3d3eeb018&690
   品葡萄酒的要点在于葡萄味道,而不在酒精浓度/纯度。或者说不是关心酒纯不纯,更不是酒精度高不高,而是葡萄味以及其他添加味好不好。把酒酿到百把度这工艺对西方人来说小菜一碟,谁也不会对着75度的酒伸出大拇指。葡萄酒通过特殊工艺(蒸馏等)加工后就是纯纯的酒精了,这曾经是在欧洲酒贩子用来运输酒精的方法,就像中国的酱油膏,带上一块酱油膏能稀释出一大桶酱油来,酒精葡萄酒被带到目的地后再稀释勾兑出出售的葡萄酒。白兰地就是稀释到比葡萄酒度数高点的蒸馏过的葡萄酒而已。

21http://s5/middle/624d4e1dgaeb3ea67fee4&690

   老外品葡萄酒和中国人欣赏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书法写的是字,主要欣赏的却是“法”,而这字的对错准确与否却不重要的。

22http://s8/middle/624d4e1dgac74d3907c77&690

   在纳帕谷种植的葡萄种类据说很多,可常见的大约有这么四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霞多丽( Chardonnay)、 梅鹿辄(Merlot)和, 粉黛( Zinfandel)。一般酒家都提供一套四款(个别也有六款甚至更多)的品酒服务,让顾客体验这四种不同葡萄酿的酒

23

http://s9/middle/624d4e1dgac74e56325a8&690

    品酒时每款的量不大,也就一大口能闷干的量,好在葡萄酒要细品慢尝,足以让人对这款的味道有所了解。在品酒前都会有一些常规介绍,并随时都能得到有关各个细节的回答。

24

http://s3/middle/624d4e1dgac74e6296ff2&690
    罗伯特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是常去的一家。其原因是比较靠近谷口,占有地理优势。也有形象因素,酒庄正面造型像汉字的宝盖头,给人印象朴实、低调却深刻,温馨亲切得让人去造访不太会有心理负担。这个门面差不多成了纳帕的地标性图标(icon)。这也是纳帕最早的大型酒庄,二战以后开始壮大,现在还依然是世界上著名的高产量大牌子。

25http://s12/middle/624d4e1dgaea86a74464b&690

   罗伯特酒庄也是许多旅游团选择的停留点,不少婚纱摄影也爱在这里取个小景,这里有不错的酒窖可参观,也有各种不同档次的酒可以品,不过不免费。

26http://s14/middle/624d4e1dgaeb3f0198f5d&690
  贝林格(Beringer)也是我常去的酒庄。这家不仅规模大,风景好,而且年头长,自称纳帕第一酒窖。

27http://s7/middle/624d4e1dgaea0571f5516&690

   其实贝林格只是比较早期来纳帕开设酿酒厂中的一家,并非是真正第一个在纳帕谷吃螃蟹的。这对德国兄弟Jacob Beringer 和Frederick Beringer在1868年从德国的Mainz来纽约发财,结果发现纽约的气候比德国老家冷太多,后来听说加州那儿暖和,挪到加州后一眼就瞄上了纳帕谷的自然条件,于1875年为自己的葡萄园买下了第一块地,而早在1861年 Charles Krug就已经在纳帕开酿酒生意了。

28

http://s2/middle/624d4e1dg77a5476158b1&690
   贝林格在纳帕谷里不是最早,也谈不上最好,人气却名列前茅。和罗伯特蒙大维酒庄不同的是,贝林格酒庄的在纳帕谷比较尾端的地段,虽说不是最后一个,可当人们在前面观赏了大部分的酒庄后,最后往往就选择在贝林格落脚,算个收尾。

29

http://s2/middle/624d4e1dgaea04cbf1451&690

   陈酒都得放在恒温的地方,大都是地窖。进了地窖总让我想起防空洞。文革全国百姓挖的那么多防空洞要是也用了存放点什么的话,可能也会培育出一种很有魅力的文化吧。

30

http://s4/middle/624d4e1dgaeadac9dc8e3&690   硬件是贝林格酒庄的强项。相当大的院子里开辟了一个不容易停满的大停车场,穿过有石头围墙的大门,在弯曲的小道上穿行于参天巨树下,树丛中一栋颇有城堡气派的尖顶洋楼,喷水池,小花坛,还点缀几株椰子树……就着门面,客人想不进来都不容易克制。

31http://s7/middle/624d4e1dgaeb3e5f94956&690

    这家老板生意做得挺有章法。参观酒窖和品酒都是免费的。如此好的风景,还有历史底蕴,这么过硬的硬件,再加上如此地道的服务,搞得这酒庄里的人总是像山像海还像火。

32

http://s8/middle/624d4e1dgaeb362872817&690

  不过这么大的山谷不可能一家独领风骚,在谷的中段也有一家火得不行,始终顾客盈门车水马龙,甚至有时连找个停车位都困难。

              33

http://s3/middle/624d4e1dgaeb49db70172&690

34

http://s12/middle/624d4e1dgac74e7e3ef0b&690

    我常去这家酒庄歇个脚,吃点喝点。这家的一大特点是一个内容相当丰富的品酒大厅,里面不仅能品酒,还可以购物,卖的主要的食品,而且大都是和品葡萄酒相关的食品,如腌制橄榄,各类香肠、腌菜,品种最为丰富的是奶酪。各式奶酪不下百种,品牌来自世界各地,味道不只局限美国风格,欧洲各地风格的奶酪也有不少选择。

             35

http://s7/middle/624d4e1dgac74e7793bc6&690

36
http://s11/middle/624d4e1dg77a5471398da&690     品个酒,选上自己中意的那款,找几样风格迥异的奶酪,多半会考虑一款法国的,一款瑞士或意大利的,然后来块鸭肝酱,再加一盒意大利风味的色拉,来几条法国面包,去院子的草坪上找个木桌椅坐下,望着山间斜阳下的葡萄园,品品葡萄酒的醇香尝几口西方饮食经典滋味,和周围桌上的朋友闲聊几句,端着相机顺手按几张记录一下生活情趣浓郁的场面……,这是纳帕行中常出现的一个情节。

37

http://s12/middle/624d4e1dgac74d307183b&690

    在纳帕还有件挺有情调的事情,就是乘坐纳帕谷中的小火车在行驶中享用晚餐,当然免不了品酒。夕阳下,小火车缓缓地在谷中行驶,精致地道的西式大餐经外貌礼仪具备的服务员一道道端上,摇晃着手中葡萄酒杯,闻闻杯中的清香,透过晶莹透彻的葡萄酒品尝一下窗外的田园景色,来到人世间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美不美,只有自己去品尝体验了。遗憾的是我只去过一次,不仅是因为价格不菲,也需要预约,因喜欢这款日子的日真还不少。

38

http://s2/middle/624d4e1dgaea04c44f6d1&690

    游玩纳帕的时间伸缩性很大,找个地方住下细细品味几天是很多老美的选择,这辈子要在纳帕小住几天,这差不多已经成了许多美国人一生中想做的事情之一,也可开车二三十英里个把小时一溜而过。如果好不容易难得一个机会来看一眼的,而且对田园风光和西方文化愿意细品的,那去个大半天(五六个小时以上)是情理之中。不过硬要说不就是个种葡萄并酿点酒的地方,不看也罢,——这当然也是个比较自信的选择。
 39
http://s16/middle/624d4e1dgaea04c46ed9f&690
 40
http://s14/middle/624d4e1dgac74e9cc42dd&690

41

http://s15/middle/624d4e1dgaeb369098c2e&690

42

http://s14/middle/624d4e1dgac74e961776d&690
43

http://s9/middle/624d4e1dgaea88db060f8&690
44

http://s11/middle/624d4e1dgaeb36d53eb7a&690
45

http://s12/middle/624d4e1dgaeb371ffe08b&690
46
http://s9/middle/624d4e1dgac74e675d018&690
47
http://s11/middle/624d4e1dgac74e6d146ea&690

   葡萄酒的味道时间并不是完全来自于葡萄,而是添加了许多各种天然香味,例如各种水果、花草、树叶等天然香味,这种手法从欧洲传到美国后更加发扬光大了,纳帕葡萄酒对这种手法尤为热衷。这是让参观者试闻各类原始添加香料的香味。

48http://s4/middle/624d4e1dgaea081ab8a73&690
    纳帕是个印第安人居住了数千年的富饶山谷,这里气候温和,没有严寒,阳光充沛,是个只要播点种子稍加打理就能活命的地方。早期白人来这也是务农活命,这些标本都是当地盛产的各类谷子等农作物,先存放在一个由早期来此居住的白人传教士的居住地改成的展览馆里。
49

http://s8/middle/624d4e1dgac74d28cfad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