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2009-12-15 17:08:05)
标签:

美莱

石青华

光爱学校

美莱国际

慈善

教育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石青华

 

当我第一次看到芬必得广告里,石青华是如何拉扯103个流浪儿成长的时候,心里是有些怀疑的,总觉得这可能只是个广告炒作罢了。直到我拿到了几张照片,是光爱学校一个被严重烧伤的小朋友,层层绷带里裹住的小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

 

我不是个能说什么太多豪言壮语的人,只是赶紧买了些据说还不错的从德国进口的烧伤药,想给他送过去。没想到被员工们知道了,她们的积极性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一周不到,两大包干干净净的过冬的衣服、围巾、帽子、鞋,二十多本各类图书和漂亮的本子,还有很多日用品,像小山一样堆在了办公室里。

 

之后的那个周末,一位员工和司机师傅一起,把这些东西送到了光爱学校。可能对现在的108个孩子来说,这些衣服和书本实在是不够一人一件,日用品也会很快用光。但我希望他们知道,可能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但这世界总是有爱的;也希望他们能够相信爱,不管未来如何,也能保持一颗爱人的善心。

 

附:《美莱情暖光爱学校》文/美莱国际员工

 

美莱轻暖光爱学校

 

    2009年12月,本是冰冻寒冷的北京三元桥凤凰城10层,却让人怀疑是盛夏时光,每个人脸上心中都洋溢着似火的热情。原来是大家在为北京光爱学校的师生进行募捐活动,在艺术总监王小灿和总经理郭博士的带领下,办公室里很快有了两大包过冬御寒的衣物,和二十多本各类图书、笔记本,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12月6日周日下午,从三元桥到高楼金,一辆小车载着美莱人的一片爱心驰骋在京津线上。不过学校过于偏远,我们的司机师傅在土桥附近打转,经过石校长的电话指引,直到天色将暗才在六环附近名叫高楼金的小村庄里找到了光爱学校。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在一条小巷子尽头的光爱学校大门)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办公室的外墙,旁边是电脑室)

 

由于石青华校长不在校内,已经做了三年志愿者的王老师接待了我们,一个瘦小的女孩主动上前来帮忙,和我们一起把物品搬进了学校值班室。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美莱员工捐赠的部分物品)

 

值班室里感觉很空荡,有几个旧沙发和一个小茶几,最显著的莫过于一张老式办公桌,一个书柜,窗框顶上挂着几根网线和路由器,穿过水泥墙插进隔壁。办公室里没有暖气,仅靠一张大大的厚门帘维持略高于室外的温度。三四个小孩子看着我们拿着大包小包,就陆续跑进办公室来看热闹。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王老师在办公室里办公,好奇的学生们一直在望着我们)

 

美莱国际的总经理郭博士在我们出发之前,特意叮嘱,一定要把一大包从德国进口的烧伤药喜疗妥乳膏带给一位曾受过重度烧伤的小朋友。王老师马上叫来了何洪伟,人如其名,相比较之前在照片里看到浑身裹满绷带的样子,已经魁梧了很多,一副大小伙子样了。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何洪伟小朋友已经健壮了许多的身板,拿着药一个劲儿地感谢着)

 

现在光爱学校已经由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领导和监督。所有将捐赠物品整理清点后,王老师给我们开具了加有“北京众光爱教育咨询中心”公章的捐赠物品“入库单”。


这时,时间已经将近他们的晚餐时间,尽管对他们的起居作息非常好奇,但天色已晚,我们也不便打扰他们学校的作息秩序,便告别了同学们和王老师,离开了学校。虽然正值天气寒冷的周末,还是有不少同学出来目送我们离开,走出了很远,他们还冲着我们的背影大喊:“再见!你们还过来吗?”这个答案毫无疑问,我们一定还会再去的。

 

让世界充满爱——美莱情暖北京光爱学校(多图)
(光爱学校租用的前张家湾中学的校址)

 

PS:因芬必得广告而浮现在舆论目光中的光爱之家——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培训中心,是由石青华创办的专门收留流浪儿的慈善学校,目前由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领导和监督。石青华的家庭也遭遇过一场劫难,在经历了流落街头、孤立无助之后,还是在社会的帮助之下挺过了难关,由此产生了回报社会、收养流浪儿的初衷。由最初个人收养七八个孩子,到现在拥有十余名老师培养一百余名学生,并不富裕的石青华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