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惩罚也是教育的一只翅膀

(2009-10-10 11:37:12)
标签:

教育

惩罚

赏识

分类: 无涯轩主的教育随笔
 

惩罚也是教育的一只翅膀

无涯

       完美的教育需要一双翅膀,即赏识与惩罚,缺一不可。
     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下,学校、老师更多的倾向于赏识教育,认为只有赏识教育才是教育学生的良方。在赏识教育的光环之下,许多老师不再敢去惩罚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只有口头的说服教育,避讳惩罚,怕人们冠之以体罚和变相体罚之名。教育对学生的爱已经发展到了另一种极端,即溺爱,赏识教育也随即蜕变为溺爱教育,这种教育不但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弱化了教育的力量。
     我认为真正的学校教育要说教与惩罚结合,自律与纪律相伴,批评与激励配合。成人有是非判断能力尚且需要用法律来约束,何况是心智并未成熟的儿童。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例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可以惩罚其为集体打扫卫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可以惩罚其给另外的同学辅导,并明确辅导到什么程度;课间操不认真,可以惩罚其到操场跑步等等。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要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因为自己年幼而总是推卸责任,这应该是法制社会公民应具有的起码素质,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为己任,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只会推卸责任不会承担责任的学生,祖国明天将会怎样?当然,惩罚前的规章制度一定是有的,依法办事,让学生受到惩罚也心服口服。
     
歌星杜德伟小时候很顽皮,常常在外头惹事生非。有一天,他又跟街头小流氓打架,父亲忍无可忍,决定惩罚他。但有两种方式让儿子选择:挨揍与挨饿。
      杜德伟选择了前者。一阵痛打之后,杜德伟没哭,父亲转身而去的时候却流泪了,他心疼。夜深了,杜德伟推开父亲的书房,父亲的眼睛仍红红的。他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扑到父亲怀里痛声大哭。是父亲的老泪震撼了自己,而不是高高举起的木棍。从此,他痛改前非,好好学习做人,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如果我们教育者像父母那样以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去惩罚学生的错误,学生不但不会记恨你,反而会更加信任你,感激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我们明白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掌握不好会得不偿失。但我们不应否定惩罚的作用,教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只有赏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带着一颗炽热的爱心,正确地赏识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惩罚也是教育的一只翅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