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的看书,投入的思考

标签:
读书生活读后感好书推荐文化 |
分类: IN南京 |
周末在家一直没有出门,天气太冷,龟缩的状态很好。最近眼睛用的太厉害,包里随时装着书和杂志,还有电子书,我老公说我,不是在床上看书,就是在桌子上看书,不是在地铁里看书,就是在马桶上看书。迟早了瞎了去。我抬头一笑,要是瞎了眼,那我有多远死多远,不老您费心。
最近买了MP5,下载了长篇小说,看起来方便,可终究不及手指翻起书页带来的质感可比,油墨的清香和摩挲纸张的触感,让人安心。阅读是一种习惯,不是强迫,不是勉强。我相信很多的习惯一定是天性使然,一定是从小养成,一定是父母言传身教。如果我以后有小孩,陪她念书做功课的最好办法,就是我也在旁边一起读书。
每月都要看的书和杂志,无非以下几种。
一、长篇。
地铁里,每天早晚来回,大概两小时,一般看长篇,尤其是那种简装版,没有很娇气的书皮、腰封、护封,字体不是太小不是太大,最好密密麻麻,让人一头扎进去再也出不来,便可忘了那漫长一小时的地下穿行时间。
2011年1月过半,看了五本长篇。
《秘书长》,一、二、三,洪放著。官场的明争暗斗、言不由衷、跌宕起伏,在这三本书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原本官场小说并非我的阅读首选,因为离的太远,也搞不懂那些微妙的官场游戏哲学。吸引我的是秘书长这个职位,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暗中较劲、此消彼长,为了彼此的利益相互妥协,秘书长就是这么个救火队长,将“协调”和”平衡”的艺术发挥到极致。
其实,官场小说多如牛毛,哗众取宠的内容也不少见,整个三本书看下来,倒也一气呵成。中国的官场,让每个人都戴了厚厚的面具,官大一级压死人,命运的起伏似乎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谈笑间让你生、让你死,完全不由你做主。每个人都被巨大的力量压迫着,随着政府运转的机器推进、前行,互相撕扯、彼此牵制,平静的海面之下,是翻滚的波涛汹涌。我常感叹,一入官场深似海。难怪当初我姐一家人坚决不让姐夫去当官,这里面的风险真不是一星半点。
《怒江之战2》,南派三叔著。自从《盗墓笔记》系列之后,南派三叔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第八本望眼欲穿的还没出版,没没回想起那里面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便觉得有些人真是天才,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天文地理历史考古无所不通的综合知识,悬疑、想象的情节设计和严密的逻辑性,都让我望尘莫及。
南派三叔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向真实的故事背景靠拢,前有《大漠苍狼》系列,后有《怒江之战》系列,这本书就是依托了中国赴缅甸远征军这一历史背景而展开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超级大谜团,谜面揭开一层又一层,却始终没有到达终点,节奏快速,没有丝毫的停顿迟缓,拉动着神经一刻不停的兴奋到结尾,而看完之后回头一想,诸多细节之间的诡异气氛又开始在脑海里交替出现。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鬼吹灯之牧野秘事》,天下霸唱著。《鬼吹灯》系列开创了中国盗墓小说的先河,畅销五年,这话我觉得一点不夸张。最开始看这些书,我甚至会在夜晚觉得害怕,边看边抖,又吃了罂粟一样忍不住的往下读。天下霸唱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和南派三叔一样,会讲故事的人从来都不缺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文字驾驭能力,真让人仰慕。
《牧野秘事》是天下霸唱在《南方都市报》开设的专栏,以闲笔随心讲述精彩传奇故事。这次推出《鬼吹灯》系列的收官之作《牧野诡事》,向读者完全交代自己的灵感和素材来源,都是小短篇,很适合快速阅读,随便抽取一篇来看,都是有滋有味。口气很直白,结构很松散,就是在对你讲故事,告诉你,《鬼吹灯》系列里,那些匪夷所思的情节设计都是怎么来的。很值得茶余饭后随手翻翻,稀奇古怪的故事总比较适合消遣。
还抓紧时间消灭了另一部长篇,《后宫--权倾天下》,后宫小说的阅读兴趣从小西推荐给我看的《甄嬛转》开始,有点野草般疯长。陆陆续续看了《九重封阙》、《甄嬛转》七部、《风求凰》、《未央沉浮》等等,文字水平参差不齐,故事情节不免老套。后宫的女人战争,无非争风吃醋、争奇斗艳、谋权害命,盈盈燕尔、花红柳绿。后宫小说里的皇帝只是一个符号,朝堂也真是一个背景,一切都是浮云,只有女人们之间的斗争才是实际。
这类小说因为有哪些斗争的伎俩和手段,所以看的很过瘾,反倒忽略了文字的平淡和偶尔的逻辑混乱。
二、杂志
床头上,因为临近睡觉,一般看《城画》或者《东方》,前者一月两期,后者一月四期,雷打不动,每期必买。
《城世画报》的清新文艺气质,从那一页页略有凹凸质感、硬质粗粒的纸张中、从那一期期封面摄影的独立特行中、从那不随大流格、关注小人物的专访中,一点点透露出来。很多人都是跟随着《城画》成长起来的,那种气息相通的感觉,妙不可言。我喜欢看欧阳应霁的专栏,看他做菜、讲人生、聊旅途。
《东方文化周刊》是南京本地的一本周刊,栏目众多,生活气息浓重。电影、文学、阅读、旅行、评论、专栏、情感、美容、理财。。。什么都有,刚开始觉得这本杂志没有自己的气质,因为内容泛滥,自然也却了本身的味道。后来看久了,倒觉得特别像南京这个城市的特质,平淡、宽容、懒散,对什么都不过分关注,对什么都喜欢涉及。一副爱读不读的姿态,一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品相。
三、各种时尚杂志
自从离开报社后,我就很少再看时尚杂志,有时候翻翻《时尚旅游》、《男人装》、《GQ》,有时候买回来好几本,隔了下个月才想起来看。杂志越来越厚,翻的越来越快。时尚从来都建立的钱包的坚实度之上,而过分的关注,只会觉得日渐无力的内心,被那些名牌的化妆品、服装和包包鞋子塞的满满的。
《嘉人美妆》是我现在坚持看的一本,因为她比较好玩,没有那些正统的言论分析和严谨宏大的编辑主题,或者所谓主流阶层的生活方式写照,《嘉人美妆》就是一本所有人都能看的懂、学得会、并乐此不彼的达人美容书。记得第一本创刊的时候,我和小西他们都竞相收藏,有些东西一出世就让人觉得路子对了,绝对有前途,这本书便是如此。